首頁 > 滾動 > 正文
“北斗”正成為中國北方更多牧民的“千里眼”
2020-08-02 20:49:56來源:新華社編輯:楊玉國

“北斗”正成為中國北方更多牧民的“千里眼”

  ↑“北斗”放牧系統“視頻看牛”功能傳來的畫面。受訪者供圖

  新華社呼和浩特8月1日電(記者于嘉)中國北方廣袤的內蒙古草原上,牛羊走到哪,牧民就跟到哪的傳統,正借助“北斗”系統悄然改變。隨著基於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智慧放牧應用推廣,越來越多牧民坐在家中就能放牧。

  在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鎮沙巴日太嘎查,蒙古族牧民敖特更吉日嘎拉家的60多頭牛分成3群,在一碧千里的草原上吃草。50歲的敖特更吉日嘎拉沒有像前些年那樣守在牛的附近,而是在幾公里外的耕地中查看玉米長勢。

  “這多虧‘北斗’放牧系統,讓我不再整天被牛‘牽著走’。”敖特更吉日嘎拉説,“有了更多時間,還承包30畝耕地搞種植。”

  他所説的“北斗”放牧系統,由牛佩戴的“北斗”項圈、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的微信小程式組成。

“北斗”正成為中國北方更多牧民的“千里眼”

  ↑“頭牛”(左一)佩戴著“北斗”項圈。受訪者供圖

  記者看到,“北斗”項圈是黑色的,上面有一個圓柱體裝置,裏面裝有信號發射和接收晶片;項圈還配備太陽能電池板,可持續給裝置供電。整個項圈重約0.2公斤。

  牧民在移動終端開啟微信小程式後,螢幕上就顯示出牛的地理位置,這是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定位功能實現的。

  不久前,這套系統推出新功能。在螢幕上點擊“北斗衛星聯動”選項,則可“視頻看牛”。

  “我們在牧場地勢高的地方裝了高清長焦攝像頭,視距可達7.5公里。通過螢幕操作給‘北斗’發出視頻看牛指令,攝像頭則會對準牛的位置發回實時畫面。”負責“北斗”放牧系統技術指導的伊金霍洛旗科技特派員朝魯説,這用到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短報文通信功能。

  這套系統還有“電子網圍欄”功能。“牧民可在系統中設置電子坐標,圈出牛羊的活動範圍,一旦它們超出這個範圍,小程式就會發出警報。”朝魯説,系統還可載入牲畜自動飲水等功能。

“北斗”正成為中國北方更多牧民的“千里眼”

  ↑敖特更吉日嘎拉放養的部分牛。受訪者供圖

  敖特更吉日嘎拉從2016年起就嘗試使用“北斗”放牧系統。他説,牛喜歡群體活動,所以只需買6個“北斗”項圈給領隊的“頭牛”佩戴,就能掌握60多頭牛在1萬多畝草場上的行蹤了。每套項圈300多元,年服務費不足50元,比起整天騎摩托車放牛,花費少了很多。

  “以往在草原上跟著牛羊,每天得花10小時左右,其他活兒都不顧上幹。”敖特更吉日嘎拉説,“現在有了時間搞種植,也增加了一份收入。”

  朝魯從事“北斗”放牧領域研究和實踐近10年。他説,目前內蒙古從事相關科技研發應用的企業已有數十家,據不完全統計,穩定使用“北斗”放牧相關應用的牧民達到五六百戶。

  “如今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我激動得很,這將推動智慧放牧技術的研發應用實現新飛躍。”朝魯説。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