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脫貧後不返貧,是這個青年努力的方向
2020-08-02 20:51:17來源:人民日報編輯:楊玉國

  彝族青年鄭吃合是四川省昭覺縣三河村人。三河村平均海拔2500米左右,土地貧瘠,居住條件艱苦,村民長期以來過著靠天吃飯的日子。與村裏很多年輕人一樣,鄭吃合高中沒畢業就外出打工了, 在江西一家養豬場打工的時候,他學習到了規模化養豬技術。

  鄭吃合想,家鄉的烏金豬肉質好,但是沒有規模化的養殖場,自己也可以搞個養豬場試試。2017年8月,鄭吃合返回三河村,開始養豬創業。

脫貧後不返貧,是這個青年努力的方向

  鄭吃合和妻子洛古有惹在山坡放養烏金豬(7月22日攝)。

脫貧後不返貧,是這個青年努力的方向

  鄭吃合的妻子洛古有惹在苦蕎地裏採摘嫩葉做豬草(7月22日攝)。

脫貧後不返貧,是這個青年努力的方向

  鄭吃合把烏金豬從圈舍趕往田野(7月22日攝)。 蓋豬舍缺乏資金,鄭吃合找朋友東湊西借;通往豬舍沒有道路,他就自己租挖掘機來修。養豬的活兒又臟又累,他和妻子整天開著三輪車往返于家和養豬場,打掃衛生、打豬草、趕豬進樹林覓食……這樣的日子既單調又辛苦,但是看著小豬一天天長大,鄭吃合無比開心。

脫貧後不返貧,是這個青年努力的方向

  鄭吃合和妻子洛古有惹用菜葉喂豬(7月22日攝)。

  一年後,鄭吃合的烏金豬銷售一空,他也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許多原先不相信烏金豬可以規模養殖的鄉親來到鄭吃合的豬場參觀取經。鄭吃合覺得壯大規模的時機成熟,在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他成立了養殖合作社,吸收村民加入,擴大養殖規模。

脫貧後不返貧,是這個青年努力的方向

  鄭吃合三歲的兒子在山裏追趕一隻烏金豬(7月22日攝)。

脫貧後不返貧,是這個青年努力的方向

  鄭吃合與妻子洛古有惹、兒子鄭凱文在一起(7月22日攝)。

脫貧後不返貧,是這個青年努力的方向

  上圖:鄭吃闔家原來的土坯房,已經廢棄;下圖:鄭吃合新居所在的三河村阿基組集中聚居點(拼版照片,7月22日攝,無人機照片)。

  為了讓村民放心,鄭吃合免費向村民發放豬苗,收豬時再將豬苗款扣掉。如今養殖合作社已有近60戶村民加入。今年合作社烏金豬存欄量約三百頭,農戶散養的也有近兩百頭。

脫貧後不返貧,是這個青年努力的方向

  鄭吃合(左)在當地農村信用合作社網點幫鄰居辦理貸款(7月23日攝)。

脫貧後不返貧,是這個青年努力的方向

  鄭吃合(右二)扛著在集市上購買的光葉紫花苕種子(7月23日攝)。光葉紫花苕是一種很好的豬飼料。

  在成功脫貧後,鄭吃合準備繼續用心去學,用心去做,擴大養豬規模,把手頭的事業做好。

脫貧後不返貧,是這個青年努力的方向

  鄭吃合在網上學習養豬技術(7月22日攝)。

  攝影:江宏景、李夢馨

  視頻:胥冰潔、李夢馨、江宏景、古毅(實習)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