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美國最新研究:特朗普是新冠疫情虛假信息的最大推動者!
2020-10-02 19:38:5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靳松

  據多家媒體最新消息,當地時間10月2日淩晨,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過社交媒體證實自己和夫人梅拉尼婭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並將立即開始隔離。隨後,白宮醫生報告證實兩人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他們將留在白宮中接受治療。

  此前,特朗普曾在多個場合就新冠疫情發表了有違科學界共識的觀點。10月1日,美國多家媒體報道,美國康奈爾大學當天發佈的最新研究顯示,美國總統特朗普是新冠疫情虛假信息的“最大推動者”。

美國最新研究:特朗普是新冠疫情虛假信息的最大推動者!

△《國會山報》:研究發現,特朗普是新冠疫情早期“虛假信息的最大推動者”。

美國最新研究:特朗普是新冠疫情虛假信息的最大推動者!

△《紐約時報》:研究發現新冠病毒虛假信息的“最大單一驅動者”——特朗普

  康奈爾大學最新研究:特朗普成“信息疫情”最大推動者

  康奈爾大學科學聯盟的研究人員統計並分析了1月1日至5月26日期間全球英語媒體上發表的3800多萬篇關於新冠疫情的文章,其中超過110萬篇含有虛假信息。這些文章在各社交媒體上引發了3600多萬次轉發,其中四分之三的轉發發生在“臉書”。

  分析發現,特朗普相關言論佔“全部虛假信息”的近38%,這使他成為“信息疫情(infodemic)”的最大推動者。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是對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中有關新冠疫情虛假信息的首次全面調查。

  該研究將虛假信息進行分類,統計出11種普遍存在的虛假信息類別。在這11種類別中,報道最多的是關於治療新冠肺炎的“靈丹妙藥”,這類話題出現次數比其他10個類別加起來還多。

  例如,很長一段時間,特朗普在沒有提供任何科學依據的情況下,無視科學家的警告,大力宣揚抗瘧疾藥物氯喹和羥氯喹的功效,即便這兩種藥物可能引發危及生命的惡性心律失常;4月23日,特朗普還曾在白宮記者會上聲稱,向體內注射消毒劑、紫外線照射身體或許可以消滅新冠病毒,引發輿論譁然。

  研究顯示,在特朗普建議注射消毒劑的第二天,“靈丹妙藥”類虛假信息的文章數量激增至3萬多篇,在此之前,只有不到1萬篇。

  除了“靈丹妙藥”類,“陰謀論”類別的虛假報道也比較多,相關文章有4萬多篇。例如,2月份,特朗普聲稱,為了獲取政治利益,美國民主黨製造了新冠疫情騙局。美國一些媒體緊隨其後,製造“新冠疫情是一場騙局”的輿論。此外,特朗普關於“福奇等衛生專家及媒體故意誇大疫情”“病毒是中國生物武器”“疫情暴發歸因于中國人吃蝙蝠”等虛假信息皆被列入“陰謀論”類別。

  研究發現,一旦特朗普發表類似陰謀論的言論,隨後就會出現大量陰謀論文章。研究人員寫道:“因此,我們得出結論,美國總統是新冠疫情虛假信息最大的驅動因素。”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預計還會發現更多涉及陰謀論的文章。目前,該研究正在接受一家學術期刊的同行評審,但這個過程花費時間太長,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必須儘快分享信息。

  “新冠疫情虛假信息是美國抗疫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令人驚訝的是,美國總統居然是新冠疫情虛假信息的最大驅動因素,”康奈爾大學科學聯盟主任、該研究第一作者薩拉·伊萬尼加説,“這非常令人擔憂,因為它對全球健康有著可怕影響。如果人們被虛假信息誤導,他們就不會遵守官方指導,進一步增加傳播病毒的風險。”

  伊萬尼加還表示,部分媒體在有意或無意地報道中,也起到了傳播新冠疫情虛假信息的作用。它們放大了特朗普等人的言論,即使這些消息是不正確的。

  《紐約時報》稱,公共衛生專家再三警告,清晰、簡潔和準確的信息是應對傳染病暴發的基礎。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約書亞·沙夫斯坦表示,關於新冠疫情的虛假信息是“美國在抗疫方面表現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缺乏治療方案或疫苗的情況下,真實透明的信息傳遞至關重要,”沙夫斯坦説,“否則,就會出現更多感染和死亡。”

  《國會山報》援引公共衛生專家的話表示,特朗普推動新冠疫情及治療方法的相關虛假信息,降低了公眾遵從科學衛生建議的可能性,這無異於將他們的生命置於危險之中。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直言,為什麼美國人對新冠疫情的態度如此分裂和困惑?這都要歸咎於特朗普政府。自新冠疫情出現以來,特朗普經常口頭上強調他的政府做了“非凡的工作”,卻並沒有付出有效行動,現在這場疫情已導致美國超20萬人死亡,造成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

  白宮新冠病毒工作組前顧問奧利維婭·特洛伊表示,她對康奈爾大學的研究結果並不感到震驚。“在以前的特別小組會議上,總統總是會説一些與專家及醫生相矛盾的話,我以前每天都能看到這樣的畫面。”

  據NBC報道,白宮沒有立即對這項研究進行回應,但一般來説,特朗普會將任何批評貼上“假新聞”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