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坐著高鐵看中國丨西藏那曲:趕著牦牛奔小康
2020-10-05 10:17:0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韓基韜

  穿過草原、越過冰山,青藏鐵路仿佛一條巨龍,穿梭在世界屋脊。進入藏北草原,飛馳的列車外出現了一群新的朋友,一頭頭憨態可掬的牦牛。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物種,那曲市色尼區更是有著“中國牦牛之鄉”的美譽。如何保持牦牛與自然和諧相處,怎麼樣在帶動牧民增收致富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一起去那曲看一看。

 

坐著高鐵看中國丨西藏那曲:趕著牦牛奔小康

 

  藍天、白雲、碧草,一頭頭牦牛在設定的區域裏悠閒地曬著太陽、吃著草。在那曲市色尼區嘎爾德生態養殖示範基地,600多頭牦牛有序地進行著半牧半圈飼養,早上7點出欄散步,中午12點回圈休息,牦牛們既親近了大自然,又不會因為過度散養而破壞草場,這就是那曲市近幾年大力推廣的“草畜平衡”生態養殖模式。

  那曲市色尼區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是全西藏生態最為薄弱的地區之一。自然環境使得這裡的土地難以種植作物,靠天吃草的牦牛和藏羊就成為當地農牧民主要的收入來源。

 

坐著高鐵看中國丨西藏那曲:趕著牦牛奔小康

 

  西藏那曲色尼區牧民 普次仁:以前我們牧民是遊牧而生,養幾頭牦牛和藏羊,就是靠牛奶和羊毛賣些點錢,生活品質很差,在沒有加入合作社以前,我們全家四口人一年的收入不到9000元錢。

  今年51歲的普次仁,是那曲色尼區地道的牧民,他説過去遊牧式的養殖牦牛主要是自給自足,自己家守著兩百多畝的草場,因為人手不足,也很難維護草場的健康生長。2017年普次仁一家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了幫扶貧困牧民改善生活、提高收入,2018年當地進行了生態移民搬遷,普次仁一家和另外十多戶牧民從偏遠的山上搬到了鎮上。除了居住條件的改善,普次仁也見識到了牦牛養殖的新方法。

  西藏那曲色尼區牧民 普次仁:我們牧民以前住得分散,擠出的牦牛奶要走很遠的路才能到鎮上去買,很多時候就不新鮮了,現在我們住在鎮上了,家門口還建起了加工廠,這樣我們的牦牛奶就可以很快賣掉。

  2018年,搬遷到鎮上的普次仁把自家的兩百多畝草場入股合作社,交由村集體管理,因為有著豐富的養殖經驗,鎮上新建的生態養殖基地招聘他為養殖專員,他的妻子和孩子也相繼加入,生活品質得到了極大改善。

 

坐著高鐵看中國丨西藏那曲:趕著牦牛奔小康

 

  西藏那曲色尼區牧民 普次仁:加入了嘎爾德生態養殖示範基地以後,我們全家每個月將近有8000左右的工資,然後一年的話差不多9萬多,比以前翻了10倍。

  像普次仁這樣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嘎爾德生態養殖示範基地就有56人。當地大學畢業生南卡旺秋因為家人去世一度陷入困境,2018年他加入了生態養殖示範基地,在這裡他發揮了一技之長,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西藏那曲色尼區村民 南卡旺秋:我現在做了一個檢驗員,然後在我每個月收入的話3200左右,然後在公司上完保險,然後再上住房公積金,然後我現在也有一個穩定的工作,然後我繼續努力工作,繼續提高自己的收入。

  推廣合作社整合草場資源,解放勞動力的同時利用龍頭企業科學化養殖牦牛,那曲市通過精細化管理的方式,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加“特色幫扶”的牦牛養殖思路,目前,那曲市40余萬農牧民中,超過80%都已經加入專業合作社,通過草場入股、牲畜入股等方式,提高收入,那曲市現已孵化出多家品牌企業,實現了牦牛養殖集約化、科學化發展。

  西藏那曲市農業農村局局長 石循凱:2019年我們全市的農牧民可支配收入是達到了12150元,同比2018年我們是增收增加了12.5%。(總臺央視記者 白央 馬力 昱皓)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