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甘肅扶貧路上的“臨時一家人”:為柴米油鹽更為美好生活
2020-11-24 15:12:50來源:中新網編輯:位樹理

  中新網蘭州11月24日電 (記者 魏建軍 李亞龍)“有些貧困戶都住上了小洋樓。”吳新民自2018年3月任甘肅平涼市靜寧縣余灣鄉張溝村第一書記、幫扶工作隊隊長以來,在扶貧路上組建了“臨時一家人”,為村民和“家人”柴米油鹽奔波。“雖然已經脫貧,還要想辦法持續增收,過上美好生活。”

  張溝村自2013年以來共納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0戶245人,屬於深度貧困村。經過近年政府和相關單位幫扶,至2019年底,剩餘貧困戶1戶4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52%,實現整村脫貧退出,目前,已經全面脫貧。

  “耕地面積1800畝,人均2.3畝,果園面積1600畝,人均1.15畝,其中挂果園1400畝,幼園200畝……”在調研中,每到一戶,吳新民都要將貧困戶的需求情況詳細記錄在隨身攜帶的“民情日誌”上,能解決的問題力求得到解決,無法解決的反饋給村上和鄉上。

  在每次入戶走訪中,吳新民都要認真查看貧困戶家庭條件,存下他們的電話號碼,把自己的姓名和手機號碼留給貧困戶,並告訴他們,有困難就來找他。“對張溝村産生足夠的信任感和歸屬感,把村民當‘自家人’,村民才不會把自己當‘外人’。”他説。

  2019年下半年,作為中國工商銀行靜寧支行副行長的吳新民,帶著媳婦一起去駐村了。因其妻子患病在身,需要人細心照顧,“帶著媳婦來駐村,既不會耽誤工作,也能夠好好照顧她。”吳新民説,就這樣,妻子也成為了扶貧“大家庭”裏的一員。

  同年6月,工行平涼分行客戶經理曹會明帶著扶貧任務,也來到了張溝村,作為大家庭的新成員,他在這一年半的時間裏,走遍了村裏挨家挨戶。因去年脫貧任務艱巨,幫扶隊成員幾乎每天都要加班,中午帶點乾糧,白天就幫農戶在蘋果地裏忙活,晚上回來還得整理資料。

  “幫扶的6個貧困戶,5個是光棍。”曹會明説,其中一個69歲的單身漢,他每週都要過去幫其打掃衛生,收拾屋子。不過,這位“五保戶”單身漢,日常生活起居由住在鄰村的侄子照料,每週補給生活物資。“他一人住山溝裏,搬遷地不願去,工行還給他修建了兩間新房。”

  在幫扶過程中,幫扶隊還制定了詳細幫扶措施,針對有勞動能力,無發展項目的幫扶戶,幫其尋找合適的項目,爭取小額貸款,助其創業,或提供就業信息;針對留守兒童戶,引領村幹部積極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並帶去學習用品等。

  吳新民説,針對年老體弱或因病致貧戶,他們走訪確定了“一對一”聯繫戶,製作了便民聯繫服務卡,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幫助其辦理慢病卡,提高報銷比例,減輕貧困家庭的經濟壓力,針對供子女上學的致貧家庭,直接給予資金上的支持。

  因工作繁忙,幾個大男人吃飯也成了問題。於是,曹會明把退休在家的妻子范曉燕也叫了過來。“在我印象中,農村生活條件也不咋樣,我確實不想來。”范曉燕説,來了之後發現沒有想像中那麼艱苦,新村委會寬敞明亮,“我現在還喜歡上了農村生活。”

  作為大家庭裏的“保姆”,范曉燕主要負責做飯,晚上抽空幫忙整理資料。她説,兒子在西安,一人在家也沒事,來這可協助老伴扶貧工作。鄉親們很熱情,經常給他們送點自己種的蔬菜和水果。“朋友都説,你幹嘛跑農村去?我説挺好的,你們來我當導遊。”

  曾經的貧困戶王喜紅以前家裏種洋芋,年收入只有幾千塊錢,一家6口人“度日如年”。近些年,蘋果讓他家脫了貧致了富,後來不斷擴大規模,引進新品種,“現在每年存款也有十幾萬元,新房子蓋起來了,錢袋越來越鼓了。”讓他自豪的是,家裏還安裝了地暖,和城裏一樣。

  在幫扶過程中,吳新民“大家長”率領的幫扶隊“五口人”,和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們吃住在村裏,已成為地地道道的“張溝村人”。如今的張溝村,硬化路通到家門口了,村集體經濟壯大了……談及村裏的變化,大家覺得,最大的改變,就是鄉親們沒有了“等靠要”思想,主動賺錢的慾望更強了。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