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甘肅定西市隴西縣:特色産業“藥”到“貧”除
2020-12-01 14:33:42來源:經濟日報編輯:胡君顏

  記者 李琛奇 中國縣域經濟報記者 牛新建  

  走進“千年藥鄉”甘肅定西市隴西縣,琛藍生物隴藥國際化産業基地項目建設熱火朝天,藥材種植基地農戶新挖的中藥材堆成了“小山”,而藥材市場的交易場面更是熱鬧非凡,處處可以感受到這一特色支柱産業給群眾帶來的變化。

  近年來,隴西以打造“中國藥都”為目標,按照全産業鏈打造、全過程監測、全生命週期服務的理念,突出中醫藥産業向大健康産業轉型的鮮明導向,全力創建國家中醫藥産業發展綜合試驗區核心區。隴西縣福星鎮萬畝中藥材綠色標準化種植基地的梯田上,54歲的村民王剛正往三輪車上裝剛挖出的黃芩,他告訴記者,往年他家種的藥材少,自己要挖20多天。今年他種植了20畝各類中藥材,用機械幾天就可全部採挖完,“這些藥材都是按照標準化種植,在市場上銷得快,價格也高”。

  近年來,隴西縣突出“有機、綠色、道地”品牌,狠抓綠色標準化基地建設,採取“公司牽頭建基地、協會搭橋連農戶、技術部門搞指導、鄉鎮配合抓面積、縣裏適當拿補助”模式,每年籌措專項扶持資金400多萬元,鼓勵企業通過土地流轉和“公司+基地+農戶”等方式建立藥源基地,引導藥農推廣應用無公害種植、秸稈生物反應堆等技術,充分保障藥農特別是貧困戶的收益。

  在隴西縣馬河鎮卜家渠村,王西榮家的二層小樓顯得格外耀眼。但前些年王西榮一家四口人曾因學因病致貧。為了幫助他家脫貧致富,村裏為他量身定制了養殖脫貧計劃。“幫扶幹部幫我引進了西門塔爾母牛,鎮上的技術員也常來給我培訓,我的牛群不斷擴大,今年就多産了四五頭牛犢。”王西榮高興地説。去年10月份,王西榮一次性出售了6頭牛,豐厚的回報使他信心倍增。今年他在自家承包地裏種植了5畝柴胡、黨參。在流轉的13畝地裏種植了甜高粱、紅豆草、玉米等農作物,為下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儲備飼草料。

  王西榮是隴西縣特色産業脫貧致富的一個案例。該縣提出的“草畜一體化,再大的困難也不怕”“戶均兩頭牛,脫貧不用愁”“兩畝藥材三畝薯,致富路上快步走”,真正把依靠發展種草養畜、特色種植增收脫貧的意識滲透到群眾心裏,把發展産業的各項措施落實到千家萬戶。

  如今,全縣種養産業收入佔到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8%,佔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有3.2萬人依靠發展種養産業實現脫貧,貧困戶發展産業的覆蓋面達到80%。

  在馬河鎮楊營村的食用菌大棚裏,56歲的楊龍邊採摘香菇邊向大家介紹種植經驗,“種香菇一定要勤快,這些香菇如果不及時採摘,等級就會下降,影響收入”。楊龍之前住在楊營村岔門社,地處大山之上,交通不便,生産生活條件差,日子過得緊巴巴的。2017年,鎮政府在川區的楊營社規劃了一個易地搬遷點,幫助生活不便的群眾搬下來。政府部門還修建了集中養殖區和26座易地搬遷戶食用菌大棚,鼓勵搬遷戶走“種養+食用菌+勞務”的産業發展之路。據了解,“十三五”期間隴西縣共實施易地扶貧搬遷3253戶13937人,全部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經濟日報記者 李琛奇 中國縣域經濟報記者 牛新建)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