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要住院,可最近太忙!”中午,柴桑區港口街鎮富塘村,駐村第一書記徐愛軍坐在辦公桌前整理扶貧臺賬,當過赤腳醫生的村婦女主任邊幫她挂上點滴。“快50歲的女人,工作連軸轉,經常加班、熬夜,透支了健康,體內有炎症。”脫貧攻堅衝刺階段,徐愛軍躺不下來,治病只好“見縫插針”。
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訊(記者周學軍)“本來要住院,可最近太忙!”中午,柴桑區港口街鎮富塘村,駐村第一書記徐愛軍坐在辦公桌前整理扶貧臺賬,當過赤腳醫生的村婦女主任邊幫她挂上點滴。“快50歲的女人,工作連軸轉,經常加班、熬夜,透支了健康,體內有炎症。”脫貧攻堅衝刺階段,徐愛軍躺不下來,治病只好“見縫插針”。
司法業務精通、扶貧也愛較真
徐愛軍,柴桑區司法局公證處主任,2018年10月16日受委派擔任富塘村駐村第一書記,在成百上千的扶貧幹部隊伍中,她是為數不多的女書記之一。長期工作在司法系統,徐愛軍養成了依法依規處事的秉性,任何時候都想著維護當事人的合法利益,特別是政策性強的事項,她愛較真。
(江西網絡臺記者周學軍攝)
黃賢華是富塘村15組人,妻子患重症肌無力多年,連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已喪失,唯一一個年幼的女兒還在讀書。原本在各級政府的幫扶下,一家人勉強能擺脫貧困,可天有不測風雲,黃賢華本人也患有精神病,因照顧妻子,病情逐漸加劇。
“這一家返貧的風險非常大!”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後,作為扶貧第一書記的徐愛軍苦思冥想幫扶措施。“妻子根本沒人照顧,先申請集中供養,再想辦法給黃賢華治病,恢復他自食其力的能力。”一項精準的扶貧計劃在徐愛軍心裏誕生,沒曾想,實施過程一波三折,可謂好事多磨。
(富塘村委會張吉剛供圖)
在申請集中供養時,黃賢華妻子的相關資料被民政部門退回,審核認為被供養人有丈夫,有女兒,不符合農村五保集中供養條件,這可急壞了徐愛軍,“事實上丈夫患了精神病,女兒尚未成年,還能有誰來撫養、照顧她?”
深諳司法業務的她又愛較真,於是查找相關資料,仔細對照江西省《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發現黃賢華的妻子符合“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又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之規定,理應享受農村五保供養待遇。
(富塘村委會張吉剛供圖)
徐愛軍備齊了有關材料,多方奔走斡旋,終於幫黃賢華的妻子爭取到了政府集中供養的資格,7月份就能被送往區社會福利院。同時,還幫她的女兒申請到了“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撫養費每月950元,孩子最起碼不能輟學。下一步,徐愛軍打算想辦法送黃賢華去治病。“病好了,他可以種點地,做些零工,有低保的保障,還能有點經濟收入。”
決意不負重托、力交滿意答卷
“扶貧可不是一般的工作,你一個女同志能行嗎?”剛開始很多同事都表示過關心,徐愛軍自己也猶豫過,長期駐村有諸多的女人不便之處。可她是黨員,深知使命和責任該如何擔當,暗下決心,一定不負重托,交出滿意答卷。
(富塘村委會張吉剛供圖)
徐愛軍不會開車,而富塘村是港口街鎮較大的一個行政村,44個村民小組,人口多,地域廣,53戶建檔立卡的貧困對象家庭情況,全是靠她步行挨家挨戶摸底調查出來的。“很多貧困戶大多白天外出務工,天黑才回家。我只好白天向鎮、村的扶貧專幹了解情況,晚上到貧困戶家中拉家常。”
(富塘村委會張吉剛供圖)
作為女人,總會有做不完的家務事。“於是,在難得休息的時日裏,在家裏就像打仗樣的,洗刷清掃,搶著把家裏事料理好,轉身又投入到扶貧工作中去。”徐愛軍説。
25組的曾玉財患有慢性疾病,勞動能力弱,兒子去世後兒媳婦改嫁,留下兩個還在讀小學的孫女與他老夫妻倆相依為命。每次來到曾玉財家,徐愛軍的心情都非常沉重,不能讓這一家再受貧困之苦。徐愛軍幫他爭取到長效低保,還找了份不需要重體力的保潔工作,多少能掙份收入;又幫曾玉財的妻子安排在某農業合作社做零工,每天也能掙個100元。
對於兩個年幼的孫女,徐愛軍不辭辛勞輾轉婦聯、關工委等部門,盡力把能享受到的關愛政策爭取到位。如今,曾玉財的家庭生活基本達到“兩不愁、三保障”的標準,他們的日子一天天的好起來,徐愛軍心裏也慢慢平靜下來。
扶貧越到攻堅克難階段,徐愛軍越覺得肩上的擔子重,她竭盡所能讓政策的陽光普照到每一個需要關懷的人。
(富塘村委會張吉剛供圖)
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聶炳玉一直待在家裏,徐愛軍也非常著急,她與鄰村的第一書記聯繫,安排他在附近的赤湖工業園就業;貧困戶文學仁的兒子才上初一就厭學,徐愛軍無數次上門苦口婆心勸説,反復做思想工作,終於讓他的兒子恢復了學業;田幫勤的兒子生病住院,她多方聯繫,努力把報銷比例辦理在個人支付的10%以內,減輕了他們的負擔。
小藕帶大産業、撬動扶貧經濟
富塘村有口50多畝的水面,徐愛軍與村兩委幹部一道在此大做扶貧文章,小小的藕帶産業,撬動了扶貧經濟良性發展,為村集體和貧困戶穩定增收奠定了紮實基礎。
(富塘村委會張吉剛供圖)
初夏的早晨,採藕帶的工人俯下身,蹚在沒膝深的藕塘裏,小心翼翼地拔出一根根潔白的藕帶,洗凈,擺齊,裝件。江西網絡臺記者了解到,富塘村的扶貧産業基地,每天可定量供應藕帶200多斤,經銷商塘邊收購價7元/斤,除去人工成本,純利潤有4元/斤。徐愛軍告訴記者,藕帶的采收期能穩定兩個月時間,僅這一項,每年創收近5萬元。
(江西網絡臺記者周學軍攝)
從今年清明前後栽下的藕種,到端午前後采收完藕帶,新鮮的蓮藕也是這塊扶貧基地的重頭戲。預計今年10月末以後,塘內可采收蓮藕3000斤/畝,産值能有10余萬元。
也許很多人沒想到,這片藕塘裏還套養了5000多斤花鰱魚苗和2萬尾鯽魚苗,預計也能創收2萬餘元。這種充分利用資源、構建“蓮藕種植+魚苗套養”的産業框架,將會為村集體經濟和19名貧困戶帶來穩定的收入來源。
(江西網絡臺記者周學軍攝)
富塘村還有其他農業産業,比如,紅美人柑橘種植基地、太空蓮種植基地等,徐愛軍與村兩委幹部也在盡力幫扶,並積極引導、推介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來此就業,互惠共贏。
“我用一件一件小事,一點一滴的行動履行著自己的工作職責。”舉止穩靜、言語輕柔的徐愛軍扶貧真有股擰勁。
(富塘村委會張吉剛供圖)
富塘村黨支部書記徐龍清對記者説:“徐書記是個老實人,做事也很實在,村裏的扶貧工作全靠她。她一直是步行上門走訪,什麼時候去了貧困戶家裏,村幹部都不知道,她對村裏的貧困戶了解,比我都清楚。你看,生病了還不想耽誤工作,把點滴挂到辦公室。”港口街鎮8個行政村,徐愛軍是唯一的駐村女書記,在大家看來,她辦事讓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