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雲南基層助殘扶貧見聞
2021-01-02 15:44:28來源:新華社編輯:謝詩佳

  “生活越來越充實,越過越幸福。”家住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大栗樹鄉的劉立萬笑著對記者説。

  這位肢體一級殘疾、行動只能靠“爬”的“硬漢”,靠著種香蕉、南瓜等作物以及飼養家禽,2020年家庭人均純收入達5000余元,實現了脫貧。

  在彩雲之南的廣袤大地上,有41萬名頑強拼搏的貧困殘疾人,在雲南省各級殘聯幫助和自身不懈努力下,摘掉了“窮帽子”,過上了好日子。

  電商創業:“從苦幹實幹到創新幹”

  “這是我們打包好的小黃姜,馬上就發貨。”指著地上的快遞盒子,楊正躍自豪地説。

  楊正躍是文山州文山市平壩鎮人,十幾歲時因強直性脊柱炎落下了殘疾。“咱不能怨天尤人,要身殘志不殘。”楊正躍告訴記者,為了能自食其力,他當過工人、種過菜,但真正讓他人生發生轉折的,是2016年文山市開展的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工程。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雲南基層助殘扶貧見聞

  楊正躍正在向記者展示打好包的小黃姜 新華社記者 宋晨 攝

  “文山農産品這麼好,要是用上互聯網,我們的銷售渠道就更多了。”借著這項工程的“春風”,不服輸的楊正躍找到了奔頭。

  成立“農村互聯網超市”之後,楊正躍又開了一家商貿公司,銷售的農産品種類逐漸增多起來。當上“老闆”的楊正躍也沒有忘記殘疾人群體,在首批招聘的4名員工中,就有2名殘疾人。

  “這兩年經驗豐富了,客戶也多了,希望未來能帶動更多鄉親們致富!”楊正躍笑著説。

  雲南省殘聯副理事長高利生介紹,為了更好地服務貧困殘疾人及其家庭,雲南省殘聯專門成立了“殘疾人電子商務就業創業增收行動”領導小組,旨在通過更精準的幫扶,不斷提升殘疾人利用電子商務創業就業能力。

  助盲行動:“融入社會,目盲心明”

  走進位於文山州文山市的善境堂永生盲人按摩診所,幾位按摩師傅正有説有笑地拉著家常。這是文山市第一家也是規模最大的一家盲人按摩診所。

  “回頭想想創業的經歷,真的很感慨。”診所創始人、文山州盲人協會主席尹劍龍説,他因患先天性白內障導致雙眼失明,但父親的支持讓他從小骨子裏就有股不服輸的勁。

  在昆明市盲聾啞學校學習按摩技術畢業後,尹劍龍先後在廣州市、深圳市等多地打工。“思來想去,還是想回到雲南來,為家鄉做點事情。”在文山州殘聯的幫助下,尹劍龍的按摩診所順利開張,現在已有十幾名工作人員。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雲南基層助殘扶貧見聞

  尹劍龍和妻子在診所前 新華社記者 宋晨 攝

  “雖然目盲,但我們心明。”尹劍龍説,“現在創業有點成績了,我想帶動更多的盲人朋友,讓他們靠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逐漸融入社會,讓他們的家人都放心。”

  文山州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黃正雄介紹,2016年初,雲南省開展了“助盲就業脫貧”行動,每年都會根據量化評估進行服務指導和資金扶持。目前,這一行動已惠及盲人約10000人。

  自強不息:殘疾人脫貧的原動力

  文山州西疇縣石漠化嚴重,曾被專家判定為“基本失去人類生存條件的地方”。然而正是在這片“荒蕪之地”上,催生了“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的西疇精神,“女強人”張貴相正是這一精神的典型代表。

  “你看我現在幹起活來,不像是有殘疾吧?”記者來時,身著綠色毛呢大衣的張貴相正站在架子旁熟練地修剪著草莓,絲毫看不出費力的樣子。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雲南基層助殘扶貧見聞

  張貴相和丈夫在修剪草莓苗 新華社記者 宋晨 攝

  2013年的一天,張貴相在帶孩子到醫院就醫的路上發生了車禍,在醫院昏迷了10天,頸椎、脊椎部嚴重受傷,並因此落下了後遺症,生活一度陷入困境。

  “我不能倒下!”憑著這個信念,張貴相一邊積極治療,一邊謀劃創業。在縣殘聯的幫助下,張貴相租了5畝地開始種植草莓。受後遺症影響蹲不下去,她硬是跪著在田裏堅持勞作。最終,草莓獲得了大豐收。

  “跪著種地,站著做人。”談到張貴相,鄉親們讚不絕口。如今,成立了“貴相維草莓專業合作社”的張貴相,立志要把草莓種植向專業化發展,帶動村裏的殘疾人和建檔立卡貧困戶一起脫貧。

  “幹,才有希望!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望著幾十座草莓大棚,張貴相眼神堅定、飽含信心。(記者宋晨)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