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2021-05-31 10:21:3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史赫奕

  近來,英國廣播公司BBC以欺詐的方式騙取採取戴安娜王妃的事件持續發酵。

  在英國《獨立報》看來,這段不擇手段的採訪讓BBC創下了全國新聞類電視節目的最高收視紀錄,但卻讓整個王室陷入了無休止的暴露隱私的漩渦當中,而戴安娜王妃的命運更是自此走上了不歸之路。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5月23日,BBC記者馬丁·巴希爾通過《星期日泰晤士報》承認,曾在1995年的年末使用欺騙的手段,獲取了與戴安娜王妃的採訪機會。同時,巴希爾還對王室的相關成員表示“深深的歉意”。

  早前,5月20日,威廉王子罕見地以憤怒語氣發表了的一份聲明,譴責BBC對其母的所作所為。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英國劍橋公爵 威廉王子:我認為BBC獲取專訪時所使用的欺騙手段,嚴重影響了我母親在採訪中的言辭。那次專訪是我父母關係惡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並對無數人造成了傷害,帶來了無法形容的痛苦。BBC的錯誤在極大程度上造成了她(戴安娜)在她生命的最後幾年裏的恐懼、偏執、孤立。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1995年的11月,英國廣播公司BBC重金打造的旗艦新聞專題欄目——《廣角鏡》得到了一次舉世關注的專訪機會,採訪對象正是戴安娜王妃。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英國王妃 戴安娜:我們的這段婚姻中有三個人,有點太擁擠了。

  在這段與BBC記者巴希爾的一對一專訪中,戴安娜語出驚人。

  據BBC的統計,當年共有超過2280萬觀眾收看了這場專訪,約佔當時英國人口總數的五分之二,創下了前所未有的超高收視率。

  由於王室此前對這場採訪毫不知情,節目播出後,戴安娜的一舉一動被無限放大,王室也陷入各種負面輿論漩渦之中。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1997年8月31日,戴安娜在巴黎的隧道遭遇車禍去世。而此前,戴安娜經歷了媒體“狗仔隊”的圍追堵截。

  在英國《獨立報》看來,或許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追溯到25年前BBC的這段採訪。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戴安娜的弟弟 斯潘塞公爵:我得負上全部的責任,是我將這人(巴希爾)介紹給了戴安娜。

  時間的指針撥到1995年8月24日,這一天,BBC《廣角鏡》欄目的記者巴希爾主動聯繫到戴安娜的弟弟斯潘塞公爵。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在這封信中,巴希爾提醒斯潘塞公爵,他的手下已被人買通,並以分享信息為由要求與公爵會面。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在會面中,為贏取斯潘塞公爵的信任,巴希爾向其展示了兩份銀行轉帳單。收款人都是斯潘塞的安保總管沃勒,而付款方分別是默多克新聞集團和英國情報機構“賓富諮詢公司”。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戴安娜的弟弟 斯潘塞公爵:(銀行帳單)看起來很真實,看起來非常逼真。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斯潘塞半信半疑,隨即打電話給《廣角鏡》欄目的主編休利特核實消息。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戴安娜的弟弟 斯潘塞公爵:他完全為他擔保,他説“你可以相信馬丁所説的一切”,“他是我手下最棒的記者之一”。

  收到擔保後的斯潘塞對巴希爾徹底放下了戒心。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在接下來的會面中,巴希爾向斯潘塞展示了更多的銀行轉帳單,讓斯潘塞誤以為戴安娜身邊的高級秘書傑弗森已被丈夫查爾斯收買,戴安娜的一舉一動正在被監視,而王室這樣做的目的將就是將戴安娜趕出白金漢宮。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巧合的是,從當年初開始,戴安娜的私生活就不斷被英國小報曝光,原本就已神經極度脆弱的戴安娜在獲知弟弟斯潘塞傳遞來的這一消息後,立即對這位BBC記者的話深信不疑。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戴安娜的弟弟 斯潘塞公爵:她給我寫了一張紙條我保留至今,上面寫著“這一切都説得通”。我認為她當時正在尋找一個原因,來解釋她當時的遭遇。這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你會相信有人在監視你。

  最終,戴安娜接受了這次改變她命運的採訪。

  1995年11月5日,巴希爾和BBC的攝製組喬裝成搬運工,溜進了肯辛頓宮的後門。採訪一開始,巴希爾便開門見山地問出了籌劃已久的問題。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巴希爾:你真的相信(王室)有人針對你嗎?

  英國王妃 戴安娜:是的,千真萬確。

  巴希爾:為什麼?

  英國王妃 戴安娜:我是威爾士王子的分居妻子,我是一個前所未有的麻煩,該怎麼處理她呢。

  巴希爾:難道我們不能悄悄地,把她安置到某個地方,而不是公然批判她嗎?

  英國王妃 戴安娜:她不會安靜地離開,這就是問題所在,我會鬥爭下去 ,直到最後。

  採訪播出後,王室的形象遭受重創,而BBC則在一夜間擊敗了所有媒體同行。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太陽報》主編:這裡的料太多了,我們至少要用九頁版面來報道它。

  這場採訪被西方媒盛讚為“20世紀影響最為深遠的電視事件之一”,此前的無名小卒巴希爾因此一夜成名。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巴希爾:這對整個《廣角鏡》團隊來説,是一項莫大的榮譽。

  在隨後的幾年中,巴希爾接連採訪各界名流,後又以高薪被美國廣播公司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等知名媒體挖走,在黃金時段主持電視節目。2016年,巴希爾返回英國後,再度被BBC聘用。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據英國第四頻道電視臺報道,在採訪播出後,在BBC內部,已經有人産生懷疑。這名吹哨人便是被巴希爾騙去製作假帳單的BBC美工部員工威斯勒。威斯勒表示,巴希爾當時對他説,製作的銀行帳單是原件的副本。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但在採訪播出後,威斯勒才發覺自己可能被騙了。

  威斯勒先是向當時《廣角鏡》欄目的主編休利特報告了這一切。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前BBC美工部員工 威斯勒:他只是感謝我的參與,並説他會接手處理,就這些。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一個月後,未收到任何回音的威斯勒又找到了休伊特的上司、BBC時事新聞部的負責人——加丹。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加丹找來巴希爾了解情況,但巴希爾謊稱並沒有將銀行對帳單給任何人過目,並在第二天,拿出了一封戴安娜手寫的證明:

  “巴希爾沒有給我看過任何我此前不知道的文件或信息。我同意接受《廣角鏡》欄目的採訪、沒有受到任何不必要的壓力,我不後悔。

  ——戴安娜”

  根據BBC自己的説法,BBC高層正是看到了這封戴安娜的親筆信,才讓事件就此擱置。

  然而,好景不長。僅幾個月後,1996年4月,仍是在BBC美工部員工威斯勒提供的線索之下,英國《星期日郵報》很快將巴希爾造假的事實公之於眾。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記者:我想你已經專門問過BBC了,馬丁·巴希爾是否向斯賓塞伯爵展示過這些假帳單。

  《星期日郵報》前新聞調查主編 菲爾丁:我們確實這麼做了。

  記者:那他們是如何回應的?

  《星期日郵報》前新聞調查主編 菲爾丁:BBC的回復稱,從未向欄目以外的任何人展示過假帳單。

  在報道刊發後,加丹再次約談巴希爾,經過四次追問後,巴希爾終於承認曾給斯潘塞公爵看過假帳單。震驚的加丹隨即將這一情況上報給了BBC當時的新聞總監、也就是日後成為BBC總裁的托尼·霍爾。而霍爾的決定卻是立即封鎖消息,並在第一時間展開危機公關。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按照霍爾的指示,BBC媒體部發表聲明稱:“美工部還原的圖像與《廣角鏡》欄目的戴安娜採訪沒有任何關聯。”

  為了轉移公眾注意力,BBC甚至在多份報紙上自爆料稱,巴希爾“被黑”的背後原因是《廣角鏡》欄目組內出現了“妒忌其才華的同事”。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5月20日,由英國前最高法院法官戴森勳爵主導的獨立調查證實,當年被BBC譽為“誠實且具有榮譽感的好人巴希爾”,以“不正當”和“欺騙”手段騙取了與戴安娜的採訪機會,調查同時認定,BBC違反職業規定,沒能在整起事件的調查中奉行應有的誠信度和透明度。

  BBC理事會隨後發表聲明稱:這是一場歷史性的失誤,BBC全面且無條件地表示道歉。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英國劍橋公爵 威廉王子:最讓我難過的是,如果BBC在1995年,對員工首次提出的投訴展開調查,我母親就會知道她被欺騙了。她的遭遇不僅僅是因為一個流氓記者,還因為BBC的領導層,對問題避而不談、視而不見。

  面對姍姍來遲的致歉,威廉王子和哈裏王子兄弟二人一致表示,BBC的道歉無法彌補母親戴安娜遭受騙訪後所承受的痛苦。薩塞克斯公爵哈裏王子更是直言,是BBC不道德媒體文化和行為最終害死了母親戴安娜,而25年來,這種風氣沒有改變一絲一毫。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薩塞克斯公爵 哈裏王子:梅根所經歷的一切,都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傷痛。這不是我杞人憂天,我不想重蹈母親的覆轍。

  騙訪坐實 BBC爭議事件層出不窮

  在BBC騙訪事件坐實後,英國政府開始討論如何加強對媒體的監管。英國媒體大臣道登建議,政府應為BBC創設一個內容委員會,以免BBC高層在處理新聞和日常事務時面臨衝突。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英國首相 約翰遜:我無法想像王室家族經歷的一切,我非常希望BBC將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確保類似事件不再發生。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而在BBC前主席格雷德勳爵看來,“創建百年來,BBC一直都是都市精英階層的化身,執行著自認為符合國家最佳利益的行為,這樣的傲慢使其有時無可避免地脫離了它所服務的整個國家。”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BBC前主席 格雷德勳爵:BBC新聞的文化是“我們永遠不會錯”,這是默認立場。BBC遮掩的行為引出了一個問題,在我們不知道的文件中,還有多少事實被掩蓋。

  實際上,BBC之所以醜聞不斷,遠非自己所標榜的是為了維護“國家利益”。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2015年2月,一項獨立調查報告顯示,1968年到1992年期間,英國BBC前主持人薩維爾在位於英國白金漢郡的施托克·曼德維爾醫院,曾對60多人進行性侵犯,而這起醜聞直到2012年底才曝光。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首席調查員 安卓拉·約翰斯頓博士:薩維爾是一個投機取巧的侵犯者,有時也會在實施性侵犯時,會進行週密的預謀和計劃。

  2014年6月,英國政府公佈對28家醫院的調查報告顯示,薩維爾在50多年間性侵了數百名女性。

  但當時BBC公司總裁恩特·威斯爾在接受議會質詢時説,薩維爾事件是“BBC的內部文化所致”。

  半島電視臺對此表示,多年來,BBC將假新聞作為攻擊武器,如今,它非但沒有自省,還要充當真相的“仲裁人”,著實讓人尷尬。

  而歷史上,BBC的爭議性報道層出不窮。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早在1953年,BBC在一場西方對伊朗的政變中扮演重要角色。當時,英國軍情六處和美國中情局正在共同參與策劃針對伊朗摩薩臺政權的政變。BBC通過大量虛假新聞抹黑摩薩臺政權,與西方政府配合,最終逼迫這位伊朗民選首相下臺。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2012年敘利亞發生“胡拉大屠殺”,但BBC在報道時在頭條用了一張2003年拍攝于伊拉克的照片,來證明敘利亞兒童的慘狀。並在圖下方標注:“據信是胡拉等待下葬的兒童屍體。”但不久,該配圖便遭到原攝影師的投訴,後被BBC刪除。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英國作家塞奇威克在《假新聞工廠:來自英國廣播公司的故事》一書更直言不諱地寫道,從2020年起,BBC説真話的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少。

騙訪戴安娜事件持續發酵 BBC的報道底線究竟在哪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 趙立堅:眾所週知,BBC在涉疆等涉華問題上,炮製和傳播了大量虛假信息。像騙訪事件一樣,BBC不僅對其記者違反新聞職業道德的行為不做提醒和批評,反而包庇、縱容,完全不講是非、不講原則,BBC欠中國人民一個真誠的道歉。

  此次的BBC醜聞,讓兩個永不過時的問題再次浮出水面:西方媒體是否可以為了獲得新聞而不擇手段?

  在公眾關注度和當事人的利益之間,報道的底線究竟在哪?

  而在BBC前總裁托尼·霍爾看來,BBC危機的根源在於這家公司從一開始就試圖掩蓋真相的某種“DNA”。

  “DNA”也可以被解讀為一些西方媒體固有的“遺傳基因”,這其實比單純的“騙訪”和“炮製假新聞”更可怕。(編導 賈犁 許娜 )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