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上海創新驅動發展的一大特色是在部署國家重大需求的項目時,發揮企業在産業創新中的積極作用
■在很多領域,比如中國傳統的中醫藥、近年來大力發展的航空航天等領域,中國科學家都在用紮實的技術實力,在國際舞臺上發出“中國聲音”
■本報首席記者許琦敏 記者沈湫莎
2016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今天將在北京召開。在遴選、申報2016年度國家科技獎的過程中,不少多年專注于國家重大戰略、致力突破關鍵技術的“上海項目”,閃耀出奪目光芒。
研發“長跑”趕超世界前沿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上海創新驅動發展的一大特色,則是在部署國家重大需求的項目時,發揮企業在産業創新中的積極作用。
從“2G跟隨”“3G突破”到“4G同步”,我國無線通信産業所走過的,是一條艱辛的追趕之路。到目前為止,我國已經是世界上擁有最多4G基站和4G用戶的國家,形成了4G系統、終端、晶片、儀錶燈無線通信的完整産業鏈。而在這一整條産業鏈中,上海展訊公司是唯一一家晶片設計和製造企業。
據展訊通信市場副總裁王成偉介紹,今天的展訊,已經成為與高通、聯發科並立的全球三大晶片製造商之一,三家佔據整個市場80%的份額。在過去十多年中,展訊不斷參與通信領域的國家重點專項,兩次斬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最新申報的項目,則是從2008年開始參與的國家第四代通信系統技術專項。“當時,我國與國外最先進技術還有10-15年的差距。但去年2月,我們發佈了一款16納米8核64位晶片,在技術層面已基本與世界頂尖晶片技術並駕齊驅了。”王成偉介紹。
除了展訊,上海建工集團曾創造了多項工程世界紀錄的“廣州塔工程關鍵項目”,上海電氣集團等研發、出口到美日韓等20多個國家的“高安全成套專用控制裝置及系統”等,都出現在了申報名單中。
用技術實力爭取國際話語權
中國科技的發展,引來世界矚目。在很多領域,比如中國傳統的中醫藥、近年來大力發展的航空航天等領域,中國科學家都在用紮實的技術實力,在國際舞臺上發出“中國聲音”。
這次上海申報的項目中,有不少是為爭取某個領域國際話語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如何讓世界醫藥界接受“丸散膏丹,神仙難辨”的中藥材?中醫藥如何走向國際?品質標準是關鍵。《國家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中提出“中藥標準主導國際標準制定”,中科院上海藥物所果德安教授帶領團隊努力了十年多,初步實現了這一目標。
從2005年起,他們摸索出了中藥鑒定的“指紋圖譜”,建立起控制中藥品質的技術體系。有了紮實的研究基礎,自2012年起,果德安團隊先後將丹參、靈芝、三七等9種中國科學家制定的中藥標準送進了美國藥典,鉤藤、桔梗等十幾個中藥標準進入了歐洲藥典———被這兩大藥典收錄,意味著中藥標準獲得了近乎全球市場的通行證。
這些年,我國航天遙感工程發展迅速。如何讓航天器的遙感感測器能更可信地獲取地理空間信息,確保完成任務?同濟大學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童小華領銜完成的“航天重大工程的遙感空間信息可信度理論與關鍵技術”就在這方面做出了特有的貢獻:航天器的很多遙感載荷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比如對地球採集數據、在月面上降落等,都會碰到各種各樣難以預料的情況。“我們發展的理論方法,可以幫助各種載荷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空間信息獲取中的不確定性,提供更精準可信的數據。”童小華説,這套理論是針對我國航天器特點發展的,為我國航天測繪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