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翔小籠:從上海味道到非遺“國字號”

2017-01-25 09:06:34|來源:新民晚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老廟黃金,始於1906年;童涵春堂,始於1783年;王大隆刀剪,始於1798年,走進豫園的九曲橋畔,就像走進一個上海老字號博物館,13個中華老字號中人氣最旺的,無疑是創建於1900年的南翔饅頭店。一年365天無論寒暑,從早到晚市民遊客排隊吃小籠,早已成為一道景觀。

  二十多公里外的上海西北角,同樣久負盛名的古猗園小籠館也是人氣極高,與江南名園為鄰,一屜小籠搭配一杯竹葉茶,體會的不僅是美味更是千年古鎮百多年來的文化。

  一件傳統點心,兩家百年老店,在時代的洪流中不疾不徐地發展著,2014年南翔小籠製作技藝正式當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一籠籠熱氣騰騰的“老古董”,承載著這座城市的昨天、今天與明天。

  上海味道

  臨近春節,嘉定古猗園裏臘梅盛開,每天都吸引著大量的遊客,吃一籠小籠,幾乎是每個人都不會忘記的“功課”。在古猗園吃小籠,“規矩”是一籠小籠搭配一杯竹葉茶。不同於大餅、油條、糍飯糕這些“管飽”的上海小吃,南翔小籠因其“小”而精緻,一直以來都被視為最能代表上海這座城市的味道。

  “今年我們在傳統的原味、蟹粉、蝦仁、乾貝口味基礎上,創新了香菇和鹹蛋黃兩個新品種,非常受歡迎。但點得最多的還是傳統的鮮肉小籠。”李建鋼是古猗園小籠館的掌門人,也是國家級非遺項目——南翔小籠饅頭製作技藝的第六代傳承人。

圖片默認標題

圖説:李建鋼。新民晚報程績 攝

  南翔小籠最初的發展與上海城市進程幾乎同步,1861年南翔小籠的創始人黃明賢從杭州來到上海,可以説是上海開埠後第一批“海漂”,10年後,黃明賢在嘉定南翔鎮的“日華軒”創制了個小餡大的“小籠饅頭”。1900年,伴隨著上海中心城區的飛速發展,南翔小籠的第二代傳人吳翔升在上海縣城城隍廟開設了“長興樓”,也就是現在著名的豫園南翔饅頭店。百多年來,這兩家店成為南翔小籠製作技藝的代表。

  南翔小籠製作技藝因餡料為秘制配方,一直靠師徒之間薪火相傳,傳到李建鋼這裡,已經是第六代。“有人説師徒制‘落伍’了,但我覺得,在傳統餐飲行業,師徒手把手教徒弟,才能傳承最好的‘味道’”。李建鋼今年60歲,18歲學徒開始,一輩子就只做了南翔小籠這一件事,過去10年,他親歷和見證著“南翔小籠”這個傳統小吃老字號穩健地發展,“古猗園小籠在上海還是‘獨此一家’,但10年間我們店的營業額翻了四倍。”

  “最高峰的時候,我們每天要賣6萬隻小籠。”店裏的工作人員快人快語。為了應對可想而知的春節客流,全體員工只在大年三十放假半天。

  創新的是口味,不變的是一百多年來小籠的製作方法。“我們這裡還保留著油臺面加工和手工制胚的最傳統做法,這樣能最好地保留面皮的筋道咬勁。”李建鋼現在依然會和徒弟們一起包小籠。

圖片默認標題

圖説:製作小籠的工作間。新民晚報程績 攝

  作為南翔小籠製作技藝的第六代傳承人,李建鋼在2000年規範了南翔小籠的製作標準:每只小籠面皮厚1.5毫米,重8克,包入肉餡16克,成品直徑2.5釐米,18個折褶。上籠蒸時嚴格控溫、控時,根據溫度調整3-10層的籠屜高度,出籠時方可晶瑩剔透。

  記者進入餐廳後廚房,見到了南翔小籠的製作過程,共九道工序:和面、醒面(和完面後擱15至30分鐘)、壓面、搓條、摘胚、揉胚、搟皮、包餡、烹蒸。除前道工序和面使用機器,之後是全手工製作。

  名揚海外

  在日本東京寸土寸金的六本木,也開著一家南翔小籠館,店面招牌木雕匾額黑底金字,與豫園的南翔饅頭店一模一樣,這是2003年4月南翔饅頭店走出國門在海外開的第一家店,經過近14年的經營,成為東京餐飲界上海小吃的代表。南翔小籠在日本“身價”並不便宜,6個小籠864日元再加10%服務費,與東京的“鼎泰豐”價格相當,但是日本客人依然“買賬”,午餐和晚餐兩個高峰排隊一兩個小時是“家常便飯”,年銷售額超過3000萬元人民幣。此後的十多年裏,南翔饅頭店共在海外相繼開了十多家分店,都是定位“高級餐廳”,非常受當地人的歡迎。2016年底,南翔饅頭店入選米其林“必比登美食推薦”的上海餐廳後,進一步提升了南翔小籠的國際認可度。

  而古猗園小籠也不斷嘗試走出上海,李建鋼相繼在東京和澳門開店,積累經驗後,2016年古猗園小籠在青島開了國內第一家分店,由他本人帶著徒弟親自打理,保證與上海的小籠口味一致,開業數月目前經營情況良好。

  在古猗園餐廳,記者遇到了專來吃小籠的日本旅遊團。看著日本遊人遵循導遊“一口開天窗,二口喝湯,三口吃光”的教導,他們中間不少人都在東京吃過南翔小籠,因為喜歡它的味道進而對其歷史和文化産生好奇,所以特意來到南翔。

  而吳翔升在城隍廟開設的“長興樓”,100多年來沒挪過地方,上世紀60年代,“長興樓”公私合營,改名“南翔饅頭店”,時至今日,已成豫園一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等都品嘗過這裡的小籠。

圖片默認標題

圖説:外國遊客在古猗園餐廳體驗包小籠。新民晚報程績 攝

  38歲的遊玉敏目前是上海豫園南翔饅頭店有限公司豫園店副經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南翔小籠饅頭的傳人。她17歲從廚藝學校畢業,被分配到了南翔饅頭店工作。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很少人願意從事餐飲行業,這也是南翔饅頭店發展歷史中的低谷,但遊玉敏選擇留下來,“到了90年代,人們對飲食的要求和需求都提升了,我相信只要自己堅持、努力,就可以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2003年,24歲的遊玉敏憑藉著一籠小籠獲得了世界烹飪大賽的金獎;2005年,在豫園商城的戲臺上,遊玉敏在數百人的見證下正式拜師,與此同時,她也被正式認定為南翔饅頭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第六代“傳人”。在遊玉敏團隊的努力下,南翔小籠進一步多元化發展。如今在南翔饅頭店的菜單上可以看到15個品種的小籠,堅持每一隻出品的小籠都是純手工製作。

  弘揚文化

  2009年地鐵11號線通到南翔,讓古猗園小籠迎來了發展黃金期,而南翔鎮也從百年前黃明賢創造南翔小籠時的蕞爾小鎮,成為近郊城鎮功能轉型的一個示範區,逐漸恢復千年古鎮的地位與風貌。

  在南翔鎮,小籠館一度魚龍混雜,古猗園附近就有數十家。近年來,南翔鎮政府一邊扶持古猗園小籠為首的名店,一邊大力宣傳小籠飲食文化。

  南翔古鎮生産街134號,是南翔鎮官方的小籠饅頭文化體驗館,2015年9月28日正式開館,館內設有四大主題展示區和一個互動體驗區。展館二樓的“南翔小籠包工藝現場體驗區”,市民遊客還可在小籠師傅的指導下,親手製作小籠包。體驗館開放以後,吸引了不少市民遊客前來體驗南翔小籠的製作技藝,他們中不僅有來自本鎮和來自市區的老南翔人、老上海人,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甚至國外友人。現在,老街小籠體驗館還成了不少學校的鄉土教育基地,學校會經常組織孩子們來這裡體驗鄉土文化,感受傳統技藝的魅力。

  2007年6月,上海市政府公佈了第一批上海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南翔小籠製作工藝位列其中。同年9月,首屆南翔小籠文化展啟幕。“小籠製作擂臺賽”、“千桌萬人小籠宴”、“南翔戲曲廟會”、“非遺展示周”……接下來的十年中,每年金秋豐富多彩的“小籠文化展”成了上海旅遊節、上海購物節、上海市民文化節、上海國際藝術節系列活動中的招牌項目。“每年一度的‘南翔小籠文化展’成了南翔的一張文化名片。”南翔鎮黨委書記嚴健明説。

  >>>>>記者手記

  食品老字號的變與不變

  一個多世紀過去了,南翔小籠並沒有被滄桑巨變所淹沒。

  變還是不變,對於一個老字號來説,從來都是兩難的選擇。隨著餐飲市場的急劇變化,年輕消費群體的異軍突起,對於走過百年風雨的南翔小籠來説,什麼要變,什麼又不能變?

  “老字號的核心不能變,但經營理念一定要變,一定要跟得上時代的潮流”,其實,在李建鋼這位南翔小籠傳承人的腦海裏,對於這些問題的思考從未停止。

  “有人找我擴張開連鎖店,提出的要求是一年回本”;“也有人提出要包裝南翔小籠上市,至少給我2000萬美金的運作資金”;資本開始青睞傳統餐飲業,不斷有人找到李建鋼,最終都被他一一拒絕,問他原因,只有一句話,“思路不合拍”。

  有專家提出來,南翔小籠可以做成麥當勞、肯德基式的連鎖餐飲。但也有專家認為,南翔小籠這樣的中式小吃並不適合走麥當勞和肯德基的路線,“中國烹飪技藝的精微之處恐怕無法以標準化涵蓋。”就像南翔小籠,規定每只包子只能有十八個褶子,多一折或者少一折就是“勿正宗”。

  食品老字號想要位列“非遺”,有個硬指標——必須由父子(家庭)、或師徒、或學堂等形式傳承三代以上,傳承時間超過100年,並且譜係清楚、明確。如此一來,美食就不僅僅是食材本身,甚至也不是滋味競賽,而是承載了成百上千年的文化、禮儀和風俗。

  這就意味著,無論是古猗園的南翔小籠還是豫園的南翔饅頭,如果達到大規模標準化製作了,那也就不是非物質文化遺産了。

  “傳承人”這三個字,相比較職業經理,意味著巨大的責任,“我有義務要把南翔小籠的製作技藝一代一代傳下去。”李建鋼很留意其他餐飲老字號的發展,“當許多老字號不思進取,甚至被旅遊指南列入‘遊客黑名單’,這是在拆自己的臺。”(新民晚報記者 程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