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2月3日電(記者姜微朱翃吳振東)雞年春節的上海平安祥和,藍天白雲、和煦春風伴隨著廣大市民、遊客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假期。正月初七(3日)是節後首個工作日,記者從上海市相關部門了解到,春節期間,上海再度實現了外環線內煙花爆竹“零燃放”,外環以外非禁放區的燃放量比去年同期下降80%以上。
無論是清新的空氣還是整潔的街衢都表明,去年上海出臺的“禁燃令”已然深入人心,人人守法帶來了家家受益。
“清新”體驗讓宣傳更得力
正月初六(2日)迎來60歲生日的上海松江區民警莫允基完成了整整33年的警察職業生涯。正月初四(1月31日)夜晚,他在永豐派出所站了自己的最後一班崗。這位老民警感慨不已:“以前從除夕到正月初五‘迎財神’,轄區裏燃放煙花爆竹天天有;自從去年上海出臺了‘禁燃令’,市民們都非常配合,今年大家更是以實際行動支持上海春節的祥和乾淨。”
正月初四(1月31日)夜晚,上海松江區民警莫允基在永豐派出所站了自己的最後一班崗。新華社發
今年春節假期,上海公安民警、消防官兵以及志願者對外環內區域和外環外依法劃定的33處禁放區域、241條禁放道路、3989處禁放場所劃片包乾實施巡查。不少公安民警、消防官兵以及志願者都感受到,今年的“禁燃”宣傳比往年都輕鬆且順利。
閔行公安分局田園新村派出所所長周宇介紹:“位於顓橋的君蓮養老院雖然地處外環線外,為了不影響到居住在此的近300名老人夜間休息,此間也被列為禁燃區域。”早在過年前,社區民警就向半徑1公里範圍內的四個居民區發佈了公告,並通過微信公眾號將詳細的禁燃規定公佈。“居民們非常理解和配合,從除夕到正月初五,實時監測配合地面巡邏,保障了老人們度過一個溫馨祥和的春節假期。”周宇坦言,“經過兩年的大力宣傳和親身體驗,市民們都非常支持我們的工作。”敬老院的老人們更是紛紛翹起大拇指:“空氣新鮮了,道路整潔了,神清氣爽的春節真好!”
今年除夕18時至正月初一6時,上海PM2.5平均濃度只有17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至2015年同期下降90%。春節假期,上海實現了外環線內“零燃放”,“報警類”110警情同比下降17.6%,全市受理火警數、出水數同比分別下降23.7%和17.6%,上海全市沒有發生因燃放煙花爆竹引發的傷損事件。
歌聲笑聲替代爆竹聲
“春節到了,我不放不放啦,環保又安全,不放不放不放啦……”2017年的春節,一首禁燃禁放煙花爆竹的“神曲”《不放不放》在微信朋友圈裏刷屏。這是上海公安首部“禁燃”主題MV,歌曲由上海靜安公安分局與“網紅樂團”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共同錄製完成,歌詞由靜安公安宣傳科民警張昕即興創作完成,“前後就花了3個小時。”靜安警方介紹,根據靜安區商業中心、商務樓宇匯聚的特點,這首禁燃禁放主題曲已經在轄區各商務樓宇,大型商業中心以及居民小區的電子螢幕上滾動播出。
上海虹口民警則自編自導了微電影《不一樣的煙火》,以“禁燃”為背景,輕鬆詼諧的故事讓人開懷一笑,笑聲中也傳遞了倡導禁燃的信息。民警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營造一種全民參與的氛圍,讓歌聲與笑聲取代爆竹聲。
春節期間,上海社區民警王貴富在即將拆遷的張橋進行宣傳禁燃禁放工作。圖片來源於虹口公安分局微信公眾號。
上海浦東濰坊新村派出所轄區內總計有1萬餘名外籍人員。在濰坊八村社區民警陳琦玉看來,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外國人的認同度毫不遜色國人。過去,這裡燃放煙花爆竹的情況十分普遍。去年在“禁燃令”的大背景下,一些外籍志願者主動參與到煙花爆竹禁燃工作中,編寫了中英意日等多國語言版本的“禁燃”告示,張貼在小區內。
在上海生活了三年的貝蒂就是其中一員。今年,這位從事外貿工作的意大利姑娘再度成為平安志願者,説一口流利中文的貝蒂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通”。除夕夜吃過年夜飯,貝蒂就換上了馬甲和社區民警及另一位志願者到小區內宣傳,一起倡導文明過年。
從“不讓放”漸成“我不放”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近年來愈發嚴重的空氣污染、公共安全等問題,讓廣大上海市民認識到“從我做起”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自去年禁燃法令出臺後,今年規定區域禁燃,其他區域減少燃放已經成為市民們的“約定俗成”。不少市民表示,大家真正受益之後,保護環境、共守藍天已經成為自覺行動。
正月初四晚,上海中原路派出所民警正在上海東方國際水産城市場內進行消防巡檢和禁燃宣傳。圖片來源於警民直通車楊浦微信公眾號。
市民殷俊告訴記者,“以前孩子小,春節期間半夜常常被燃放煙花爆竹的響聲驚醒弄哭,大人孩子一晚上睡不好;白天空氣又差,都不敢帶孩子出門。如今這些煩惱都沒有了。如果每個人都自覺遵守,就能攜手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
上海虹口公安分局民警王貴富告訴記者,“禁燃令”從出臺到實施,歷經兩次“過年”大考,已經使每一位市民深切感受到了這一成功的社會治理範例。“我們每一個人,既是法律的遵守者,又是守法的監督者,更是法律的受益者,這是上海社會治理的常態,是我們共同的社會實踐。”
上海鐵路局上海客運段團委副書記楊子説,“燃放煙花爆竹圖一時熱鬧,長時間卻會造成空氣影響、垃圾殘留以及火災隱患。雖説上海有煙花爆竹燃放點,但我們一家人都沒有燃放。”楊子説,社會在進步,每個人都應該主動愛護、保護環境。“減少煙花爆竹燃放,不在公共場所以及高鐵列車上吸煙等舉措,雖然細小卻都應該‘從我做起,惠及人人’。”
從交通違法大整治到煙花爆竹‘禁燃令’,上海的實踐呈現出“法自在人心”的可喜進步。良好的社會秩序需要立法先行,需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更需要把法律法規深化到市民的日常生活習慣中,才能真正消除一些長期存在的城市治理頑疾。不聞爆竹聲聲,但見白雲朵朵、清風徐徐,將成為節日的美麗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