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農曆新年,是鄒阿姨在徐匯區田林十二村度過的第二個雞年春節。比較12年前,鄒阿姨説今年大有不同,因為小區環境完全變了樣,“去年結婚的兒子回來都説現在小區變美了,可以拍結婚照了。”
小區以前長什麼樣,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日前,記者來到田林十二村一探究竟。
物業經理由居民舉薦
“小區地段蠻好,可兒子一開始還不好意思讓女朋友上門。”鄒阿姨説。田林街道轄區內大部分住宅小區建成于1985至1995年間。到今天,許多小區都存在管道老化不暢、綠化臟亂差、技防設施嚴重不足等各種問題。十二村作為售後公房小區,物業費價格低、小區面積小停車位少,物業公司工作積極性不高。
田林十二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趙國慶説,2008年7月他剛到小區任職,居民反映自來水渾濁,居委會請物業清洗水箱,沒想到好幾幢樓的水箱裏都“洗”出蟲子。物業竟説“水箱有蟲説明水質好”。為何如此牛氣?“他們覺得沒有別的物業願意接盤,所以‘朝南坐’愈發理直氣壯。”
想要與物業平等對話,就要從業委會著手。2012年4月,小區迎來業委會改選。最終當選的7名業委會委員中,有6人是黨員,業委會主任也由居民區黨總支委員兼任。
2013年9月,小區迎來第二個轉捩點,居民們投票決定撤換物業。新上任的物業經理雖幹勁足,但對小區缺乏了解。於是,居委會做出一項大膽決定,向物業公司推薦小區物業經理。2015年元旦,曾在一家自行車生産企業擔任銷售主管的王順生成為田林十二村歷史上首個居民舉薦的物業經理,此前他已是居民區的黨總支委員。由此,小區的居委會主任、業委會主任和物業經理都由居民區黨組織委員兼任。趙國慶説:“三駕馬車的‘車夫’都是黨員,無論遇到什麼問題,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解決,而不是推諉扯皮。”
讓救護車能開到居民樓樓下
田林十二村距離市六、市八醫院都僅有4分鐘車程,但你若問居民住得離醫院近是不是很放心,不少人會説:“救護車開不進來,再近也沒用。”此前小區道路較窄,停靠的私家車數量逐年上升,使救護車等體形較為龐大的車輛駛進小區主幹道後,無法拐進任何一條支路,更不要説開到居民樓下。
2015年初,經“三駕馬車”多次聯席會議討論決定,其他工程暫緩,必須先拓寬道路。原來6.8米寬的小區主幹道拓寬至8.1米,平均寬度3.8米的支路拓寬到5.2米,這下救護車開得進來了。緊接著是升級小區“內循環系統”。老小區時不時發生盜竊案,一大原因就是監控系統落後。於是,“三駕馬車”經商議後再次達成一致,將全部85個居民樓大門升級為智慧防盜門,大門內外安裝紅外線探頭,監控室就設在居委會辦公室。此後,改造污水管道、改建居民樓門洞和報箱等也都一一就緒。
小區治理解決“溫飽”奔“小康”
在田林十二村還有三個設在不同居民樓的“公共家園”,滿足居民們更高一層的精神文化需求。“溫馨家園”是老年人活動室和愛心就餐點;“快樂家園”是居民們的學習天地,設有英語、編織、唱歌、跳舞等各類課程,老師和學生都是小區居民;“記憶家園”收藏著居民們從家中拿來的各類藏品,有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糧油票證,有旅遊紀念品,也有書畫作品。趙國慶笑言:“小區治理解決‘溫飽’之後,肯定要繼續奔‘小康’的。”
去年9月,徐匯區發佈了《徐匯住宅小區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實施方案(試行)》《徐匯區住宅小區綜合治理工作指南(2016版)》《徐匯區住宅小區綜合治理工作測評指標(2016版)》三項文件。由此一來,居委會有了明確的依據申請項目資金,業委會能根據指南找對的人解決問題,物業對工作要求也有更清晰的認識,居民的居住體驗也因此獲得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