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持股佔比走低 行業地位或受內外因影響

2017-02-09 16:40:44|來源:中國證券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公募基金持股佔A股總市值和自由流通市值比自2015年6月見底後走平,並連續6個季度基本維持不變,但至2016年四季度,基金持股佔比再次下滑。有觀點認為,由於受多方因素制約,公募基金權益投資的“江湖地位”正在動搖。但目前從規模基礎來看,公募基金仍舊是機構投資者中的主力。

  公募持股市值佔比持續下滑

  基金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公募基金合計持有流通A股市值佔總市值的比重為14.7%,此後3年持續上升,特別是2007年達到25.7%,是2004年至今的最高值。2008年,公募基金所持市值的佔比下滑至19.8%,此後連年下滑,到2010年降至10%以下。從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這一比例仍在下降。

  Wind數據顯示,滬深兩市A股總市值及流通市值均基本處於攀升狀態,總市值從2010年12月的265422.59億元躍升至2016年12月的507685.89億元;流通市值從2010年的193110.41億元躍升至2016年12月的393401.68億元。與此同時,公募基金持有A股股票市值的情況卻呈現倒退式演化,從2010年12月到2016年12月,分別為18128.46億元、13274.45億元、14071.66億元、13539.25億元、15369.33億元、18811.76億元、16636.04億元。除了牛市帶動的2014年、2015年,規模整體處於下降趨勢,首尾規模相差近1492.42億元。

  而從公募基金持有A股股票佔A股總市值的比值來看,已經出現連續性下滑。記者統計發現,從2010年12月至2016年12月的6年間,這一比值從6.83%一度下降至3.28%;佔A股流通市值的比值也從9.39%一度降至4.23%。公募基金在A股總市值和自由流通市值的佔比均下降過半,無論是對上市公司的投票權還是對二級市場的影響力均大幅下降。

  其他機構持股動力增強

  在公募看似“式微”的權益投資江湖中,近年來的其他機構在規模和影響力方面逐漸迎頭趕上,如保險公司類、券商資管類等。此外,基金專戶和私募基金也從無到有,所持A股市值佔總市值的比重逐年上升。招商證券統計顯示,早在2015年,此類機構合計規模已經逼近28萬億元,持股市值接近6萬億元,佔到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3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保險産品持股市值和佔比一路攀升,從2005年到2012年,保險産品所持A股市值佔總市值比重從1.1%上升至4.1%,達到近幾年最高值,隨後的2014年和2015年佔比分別為3.5%、2.9%。而從持有股票市值的總量來看,2015年,保險産品加保險自有資金的持有市值總額為1.39萬億元,公募基金則為1.83萬億元,兩者的差距越來越小,公募以外機構持有A股的熱情由此可見一斑。

  另外,銀河證券數據顯示,2016年四季度統計的偏股型基金中,加權股票倉位由83.69%小幅上升至84.12%,在2016年僅次於二季度末的84.46%,屬於近5年來均值水準。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李蘭表示,這體現出公募基金投資A股的熱情仍舊沒有被點燃,A股市場公募的增量資金動力欠佳。

  不過,從規模上看,偏股型公募基金仍然是A股市場中持股規模最大的單一機構類型。據招商策略研究組此前對機構投資者持股佔A股流通市值比例進行的測算,近年來,按照機構持股市值規模,除公募以外,證金公司也成為繼保險機構之後的又一大單一機構類型;此外,各類型私募産品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其中基金公司專戶産品、私募證券基金規模較大;同時,自券商自營2015年加入救市大軍後,持股比例也明顯提升,數據顯示,2015年9月底,所有券商資本金總和為1.16萬億元,2015年底投資股票佔資本金比例平均為55%,創歷史新高。

  公募發展仍受內外因影響

  雖然偏股型的公募基金仍舊是A股市場中持股規模最大的單一機構類型,但從各機構佔A股市值比例的變化趨勢來看,曾經公募“一枝獨秀”的市場正在被其他細分産品類別分割,行業地位似乎也在下滑。業內人士分析,這主要是受到公募行業自身缺陷和外部環境兩個層面的影響。

  業內人士認為,公募追求相對收益的行業定位與投資者偏好確定性收益的投資需求背離,也是私募、理財、保險理財等壯大的主要原因。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負責人劉亦千分析認為,後者之所以能夠實現確定性收益,或緣于制度套利,或緣于資金池輪動,這些做法都被公募嚴格禁止。

  招商證券顧正陽也表示,曾經的公募持股市值佔比到達高點,一方面是市場給力,一方面是個人投資者大多通過公募基金的渠道入市。但隨著投資者配置需求的提升,公募已經難以滿足。“投資者在2007年進行大類配置的時候,可能就買公募基金了,但現在的選擇有很多,最簡單就是可以買私募。”他説。

  也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外部市場環境也是促成這一趨勢的因素。記者了解到,由於A股行情與權益類基金髮行節奏的相關性較高,導致行情不景氣時,相關基金的吸金效能也會隨之減弱,使得基金持有A股的市值增長緩慢甚至出現遲滯。“從競爭對手來看,公募佔比下滑也是因為其他機構投資者分流了部分資金。”顧正陽説。

  此外,A股流通股市值也在不斷增長。據了解,隨著IPO提速,新發行的股票增多,越來越多的股票不斷解禁、上市,作為分子的基金持股市值增長速度遠不及分母A股流通股市值增長的速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