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一輪國改啟動 8股重大機遇

2017-02-09 16:19:38|來源:上海證券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上證報記者近日從知情人士處獲悉,上海將在本月召開一年一度的國資國企改革大會,部署新一輪國資國企深化改革工作。目前,上海國資系統正對2017年工作要點作準備。

  “2017年上海國資改革重點工作仍將以貫徹落實為主,包括落實中央精神和上海國資國企改革‘十三五’規劃精神。”這位人士告訴記者,改革主線包括加速推進競爭類企業混改、借力國資流動平臺調整國資佈局等。

  競爭類企業混改提速

  根據《上海市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十三五”規劃》,上海在“十三五”期間,將基本實現競爭類産業集團和具備條件的轉制科研院所實現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産上市,功能類和公共服務類企業中符合條件的競爭性業務實現上市發展。

  記者獲悉,2017年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的一大重點是加速推進競爭類企業混改。按照計劃,到“十三五”末,競爭類企業整體上市將佔總量50%以上。

  2017年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對此也有表述:將加快推進企業集團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産上市。

  雖然一年一度的上海國資國企改革大會還未召開,“發令槍”還沒打響,但企業的改革已先行。

  今年1月,上汽集團發佈公告稱,公司已完成非公開發行股票。此次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150億元,發行價格為22.80元/股,發行股票數量為6.58億股。在業內看來,這是2017年上海國資領域上市公司混改首例。

  此外,上汽集團還推動子公司的混改,即對上海車享家汽車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實施增資,引入戰略投資者。根據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公開信息披露,上海車享家汽車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擬引入一家戰略投資者,募集資金不低於1.47億元,對應持股比例10%,以進一步開拓網點佈局,完善産品供應鏈及倉儲物流水準,提升標準化的服務能力。

  在非上市公司國資領域,集團公司混改也動作頻頻。2017年1月23日,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官網發佈了上海市建築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科院集團”)增資項目公告。根據公告,建科院集團擬引入3-5家戰略投資者,募集不少於5.05億元資金,對應持股比例為25%。公告還表示,公司擬新增註冊資本3333.35 萬元。

  增資後建科院集團的股比情況是:上海市國資委佔40%;上海上實(集團)有限公司佔25%;國新控股(上海)有限公司佔10%;新增股東合計佔25%。

  建科院集團官網顯示,其創建於1958年,是上海市建設行業唯一的綜合型科研、開發和技術服務機構,也是建設行業最大的地方性綜合研究機構。2015年,建科院集團正式啟動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市場人士王君對上證報記者表示,建科院集團為上海國資委旗下優質資産之一,已在上海聯交所掛牌引入戰略投資者,打響2017年上海非上市公司集團混改第一槍,具有標誌性意義。接下來,上海國資國企改革有望提速。

  借力國資平臺做大做強企業集團

  除企業整體上市提速,2017年上海國資改革的另一大重點內容是:以國資管理創新帶動國企改革發展,進一步提升國資流動平臺運營服務功能。

  “今年上海國資國企改革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方向是,原來體量比較大、基本面比較好的企業,會進一步做大做強。”業內資深人士説,比如上汽集團,在最新一輪非公開發行股票之後,大股東的持股比例還是非常高,這為進一步資本運作預留了空間。而上海類似的企業還有很多。

  “在這方面運作中,最為倚重的是國資流動平臺。”上述業內資深人士告訴記者。

  作為新一輪國企改革的最大亮點,上海在建設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方面,一直走在地方國資改革前列。2015 年2月,上海國盛集團、上海國際集團正式轉型成為國資流動平臺。前者以産業股權為主,後者以産業股權和金融股權為主。

  上海國盛集團董事長孔慶偉曾表示,國盛集團根據上海市委市政府總體部署發揮資本運營和股權運作杠桿作用,以改革盤活局面,以創新培育增量,充分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國資進退當中實現資源資産資本資金良性循環。

  “今後我們將不斷豐富放大國有資本運營平臺功能,著力做好資本循環大文章。服務於上海國資國企改革和科創中心建設,在産業結構升級,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方面發揮作用。在國資佈局結構調整,解決國企遺留問題發揮作用。”孔慶偉説。

  而根據《上海市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期間,上海通過國資流動平臺,盤活存量吸納增量,上海市國資委系統95%的國資將集中到前20個行業、前20大企業集團。其中,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等有一定基礎和比較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將得到重點發展。

  其實,2016年上海通過加強戰略和目標管控,在産業佈局上聚焦價值鏈高端,提高國資在戰略性新興産業等重點領域的集中度,目前70%的國資已集中在戰略性新興産業等重點領域。

  此外,混改中的員工持股也將是未來的重點工作之一。上海市國資委日前印發的《關於本市地方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首批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中已明確,將遴選5-10 戶企業開展首批試點。目前,上港集團、上汽集團、上海建工等企業已先後實施各類股權激勵。業內認為,國資控股上市公司有望成為試點主力。

  蘭生股份:迎國企改革東風,注集團優質資産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申萬宏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王俊傑 日期:2016-08-02

  貿易為主業,處置無關資産,利潤主要來自投資收益。公司主營業務為進出口貿易,現主要通過下屬控股子公司蘭輕公司經營。蘭輕公司以自營和代理進出口貿易為主要經營模式,獲取進出口貿易的差價和收取代理佣金是公司的主要盈利模式,其中出口業務佔公司貿易業務的90%以上。受宏觀大環境的影響,貿易業務處於衰退階段。2014年8月貿易業務完成混合所有制改制,2015年貿易規模增長超55%。公司持有上海蘭生房産實業48%的股權,投資收益穩定在2500-3000萬;目前公司持有海通證券15173.37萬股,公允價值約23.67億元。公司1季度處置了蘭生國健和中信國健股權,實現凈收益6.56億元。

  國企改革加速推進,上海地區動作頻頻。2016年是國企改革落地之年,我們認為下半年國企改革進入實際操作階段。自5月下半月至今,深改組、國務院常務會議、中央財經指導小組等多次提到重點工作落實國企改革,在中央頂層方針的指引下,各地方陸續出臺當地國企改革政策。其中上海地區動作較快,早在年初政府工作報告中部署國企改革重點是實現包括現代服務業在內的國有資産整體上市。

  集團旗下人力資源外服、會展傳播業務輕資産、高毛利。人力資源業務集團包括100%持股的上海外服和80%持股的上海東浩人力資源;會展傳播業務包括兩家全資子公司東浩會展經營、東浩會展活動策劃和持股86.67%的世博文化傳播。集團旗下上海外服在行業中具有較高的品牌影響力,從2006年起連續在全國人力資源行業位居第一。截至2014年底,上海外服和東浩人力資源服務的商社數量近25,000個,在崗僱員數達到139萬人。2015年,集團人力資源板塊實現營業收入927.56億元,實現毛利13.71億元。集團擁有上海世博展覽館(展覽面積8.1萬平)和上海汽車會展中心(展覽面積3萬平)兩大展覽館的租賃,以及持股40%的國家會展中心(商務部持股60%,展覽面積15萬平)。2015年該板塊營業務收入(包含廣告)分別為12.23億元,毛利分3.08億元。

  盈利預測和估值。我們預計2016-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65、25.15、25.40億元,上市公司貿易業務參照可比公司水準給予0.87倍PS,公司貿易業務合理市值為21.45億元;持有海通證券15173.37萬股,公允價值約23.67億元;持有蘭生大廈48%股份,權益物業重估價值為20億元,扣除資産變現的所得稅上市公司現有業務及資産合理價值加總為54.2億元。考慮集團整體上市預期,給予人力資源服務和會展傳播業務5.5億凈利潤40倍PE,除蘭生股份以外的貿易業務1.58億凈利潤15倍PE。考慮整體上市預期後上市公司合理市值約為298億元,公司當前市值為134.90億元,假設公司資産注入時按照15倍PE作價,市值增加約106.20,假設按照當前股價每股31.35元增發,注入後公司股本增厚80.46%(注入後7.6億總股本),考慮攤薄因素後公司合理股價為40.66元,當前股價31.35元,存在30%上漲空間,我們下調盈利預測,原先我們16-17的歸母凈利潤為7.28/7.45億,對應的EPS為1.73/1.77元,現在我們預計16-18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7.15、4.04、3.35億元,對應EPS為,1.70/0.96/0.80元,維持增持評級。

  上海梅林:事業部改革效果初顯,要效益成果持續顯現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胡彥超 日期:2016-07-06

  投資要點

  新管理層要效益的態度堅決,事業部改革效果初顯,上半年除屠宰外的7大事業部盈利全面提升,疊加減虧和生豬貢獻,公司業績有望再超預期;同時光明集團鼎力支持、新任董事長定位明確,公司天時地利人和,尤其人和對於國企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這一點可能超出市場認知,解決了長久以來束縛梅林發展的機制和人的問題,優秀的管理團隊有望真正煥發出梅林所擁有的優質品牌和渠道價值。公司業績和管理拐點已到,SFF延期不改戰略部署,未來牛肉龍頭可期,當前股價安全邊際十足,短期板塊有望迎來催化,重申推薦!

  新管理層要效益的成果持續顯現,不僅是清理虧損企業帶來減虧,原有業務的盈利能力也在大幅提升,事業部改革效果初顯,公司業績有望再超預期。以沈總為代表的新管理注重效益,去年3月份上任之初就成立了解決虧損企業辦公室,不到一年的時間,公司就完成了對全部虧損企業的清理,今年輕裝上陣、明年徹底卸下歷史包袱,執行效率和行動魄力毋庸置疑(解決了梅林十幾年不敢動的難題,沈總之前在牛奶集團時也以處理虧損企業見長,把牛奶集團利潤水準從4百萬帶到4個億以上)。

  但不僅僅是清理虧損企業帶來的減虧影響,公司原有業務的盈利能力也在大幅提升,事業部改革效果初顯,劃分8大事業部且全部作為利潤中心,同時堅守毛利率和投資回報率兩個底線,上半年除了屠宰板塊受豬價影響出現行業性的問題,其他7大事業部上半年盈利能力都直線上升,其中盈利佔大頭的冠生園上半年利潤提升幅度預計超過30%,聯豪繼續保持50%以上的高速成長,再疊加生豬養殖貢獻(當前頭均盈利可達800元以上,環比一季度提升明顯,龍大肉食已大幅上修中報業績預增,從50%-80%上調至150%-180%),預計上半年公司整體業績可達到甚至超過一季報中所預告的上限水準,有望再次超出市場預期。

  光明集團鼎力支持,新任董事長定位明確,公司天時地利人和,市場化程度有望繼續大幅提升,激勵機制也將持續完善。公司定位於光明集團唯一的肉類平臺,而肉業是集團“聚焦大産業”戰略中篩選出的目前唯一有潛力、可以做大做強的産業,所以我們看到不論是在清理虧損企業中還是海外收購方面集團都給予梅林大力支持;同時公司也志存高遠,未來有望持續進行資源及渠道方面的佈局,力爭打造中國牛肉行業領軍企業,而其“控制海外資源+國內具有品牌/渠道”的特有模式也決定了梅林最有可能突圍當前5000億級別的藍海市場。由於新西蘭海外投資辦公室效率較慢,SFF的審批延期(只差OIO部長審批最後一個環節),預計三季度前完成,正式交割定於明年初,但前期的合作和調整已經展開——簽協議進行産品結構調整,與聯豪的原料供應合作,同時中國公司的團隊建設也都在進行之中,不會打亂公司整體的戰略部署,堅定佈局未來牛肉龍頭。

  新任董事長夏總今年5月份從光明乳業調任上海梅林,其對自己定位明晰,主要把握三個大的方向“選對路、選對人、做對事”,與負責具體運營的沈總分工明確、權責劃分清楚(人和對於國企來説非常重要),且可把之前光明乳業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帶到梅林,使得公司的市場化程度逐漸向光明乳業看齊(目前公司的考核方式已開始市場化);未來牛肉新業務就將率先採取市場化的操作手段(市場化人才+市場化定價),集團和公司也都會保證良好機制,而等到市場化調整完全以後,期待未來更深層次和更大力度的激勵形式,從而完全綁定管理層利益。

  短期市值目標140億元,中期200億元,維持“買入”評級。預計公司2016-18年實現收入252、274、301億元,同比增長106%、9%、9%;實現歸母凈利潤5.5、6.3、7.0億元,同比增長237%、14%、11%,對應EPS分別為0.59、0.67、0.75元。近期定增解禁繼續釋放,短期基本再無壓力,同時新大洲A(恒陽牛業注入)7月份復牌有望帶來板塊催化,當前為絕佳佈局買點,拐點型公司、安全邊際十足(不考慮SFF並表,100億以下必買)。給予短期市值目標140億元(對應今年25倍),中期第一目標200億元,對應股價21.3元,維持“買入”評級。

  強生控股:集團完成改制,整體上市值得期待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王曉艷,瞿永忠

  強生控股有望成為久事集團核心資産的上市平臺。按照上海國資委“十二五”規劃目標,上海國資委將進一步提高市屬産業類國資證券化率,力爭90%以上的産業集團實現整體上市或核心資産上市。目前, 強生控股業務包括計程車、租賃、汽車服務、旅遊、地産等多個方面, 未來有望成久事集團核心資産的上市平臺。作為久事集團的核心資産之一,體育産業有望借助現有平臺實現上市。給予“增持”評級。

  眾公用:毛利率小幅抬升,投資收益提升業績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上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研究員:冀麗俊

  公司主要投資經營城市燃氣、城市交通、環境市政、金融創投四大板塊。城市燃氣業務受益於燃氣價格調整,毛利率有所提升;參股的大眾交通為公司提供穩定的投資收益。污水處理業務規模逐步擴大,同時價格也有上升空間;創投業務逐步進入收穫期,為公司業績增長的帶來重要支撐。

  隧道股份:上海國改將迎新高潮,股權劃轉國資平臺提升改革預期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安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夏天 日期:2016-07-26

  國企改革進程提速,上海走在全國前列。6月以來中央在深改組會議、國務院常務會議以及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連續多次提到國企改革;7月14日國資委表示當前國企改革試點已經全面鋪開,新增及深化推進部分央企試點。國企改革進程進一步提速。上海今年也出臺國企混改操作細則,年初市委書記韓正就表明2016年將是上海國企改革的突破之年,上海國企改革在國資平臺運作、資産證券化率等方面持續走在全國前列。7月18日,上海市國資兩委三季度會議召開,表示要以國資佈局結構調整為抓手,以創新資本運作為突破,全力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發展,努力掀起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新高潮,預計將在國資平臺運營、國資結構調整、引入戰投等方面繼續發力。

  股份劃轉上海國資流動平臺,公司國企改革揚帆起航。公司6月公告控股股東上海城建(集團)擬將其持有的公司13%股份無償劃轉給上海國盛集團。 國盛集團為上海國企改革的兩大國資流動平臺之一,參與過上海蔬菜集團與光明食品集團聯合重組、長江計算機集團重組、置出建材集團100%股份給地産集團等多個上海國資改革案例。此次股權劃轉,標誌著公司國企改革進一步提速。參考此前上海建工案例,在今年1月公告股權劃轉國盛股份後,3月就公告以非公開增發方式推行核心員工持股計劃。公司作為最老牌的上市建築企業,後續有望在股權激勵、引入戰略投資者等方面破題。

  軌交及地下管廊迎來投資高峰,公司訂單高速增長。城市軌交與地下管廊是目前最具潛力的基建子領域,作為全國地下工程龍頭企業,軌交及管廊投資的高景氣度將為公司帶來充足業務。公司公告一季度新簽施工及設計訂單68.47億元,同比增長29.26%,新簽投資類項目131.28億元,兩者合計199.75億元,已經超過去年上半年簽約總量。施工訂單中,地下業務訂單44.88億元,同比增長44%,佔比高達73%。

  積極創新,全産業鏈優勢把握PPP 加速落地機遇。根據財政部網站,截至至6月30日,PPP 項目落地達1.06萬億,呈加速趨勢,我們預計全年有望突破2萬億。公司具備創新基因,探索基建領域投融資新模式,積極嘗試公司可轉債、資産證券化等融資工具。公司産業鏈覆蓋上游基礎設施投融資、諮詢、設計及下游建設、運營,全産業鏈參與PPP 項目優勢明顯。去年由於PPP 項目落地速度較慢,公司投資業務進度有所放緩,但在第一季度連續斬獲株洲軌道科技城路網等3個PPP 項目,合計131.28億元,預計後續將強勢發力,貢獻顯著增量。

  長江投資:三大轉變凸顯公司打造流通領域互聯網平臺經濟戰略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張西林,謝平,吳一凡

  三大轉變,凸顯公司打造流通領域互聯網平臺經濟戰略。轉變一:電商平臺更名智慧流通網,從物流門戶轉向流通領域綜合門戶。控股子公司陸交中心建設的物流貨運公共信息平臺“56135物流交易網”全新改版,更名“智慧流通網”,在原有的公路貨運物流信息為主基礎上,增加了電商與採購、供應鏈及56雲商社等欄目。報告期內,啟動了洋山港空箱運輸交易平臺,完成了5000多個集裝箱交易,上線了冷鏈交易平臺。轉變二:深化産業鏈、價值鏈,落地增值服務。在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産業鏈、價值鏈,推出包括採購、加工、融資、擔保、保險、貨物監管、結算、支付和信息技術服務等一整套增值服務。國內供應鏈項目已于2月份啟動,並已完成採購、加工金額約1.5億元。轉變三:積極拓展,佈局跨境電商。公司于5月在香港投資設立子公司,以助力國際貨運業務及跨境供應鏈管理業務的發展,依託互聯網平臺整合跨境資源。

  多元化發展有助於穩定公司業績。長江投資戰略定位於産業投資與投資服務,除物流主業外,還參與了建築類BT投行業務、資源類皖域礦業、小貸業務長江鼎立小貸公司以及氣象板塊。尤其氣象公司新品已通過三級保密資格單位認證的第三方審核,其研發産品涉及高空領域。

  嘉寶集團:光大系增持5%股份,合計持股超越大股東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中銀國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研究員:盧驍峰,袁豪 日期:2016-08-02

  1、光大系增持至4.99%至19.27%,超越大股東持股2.19個百分點。2016年7月18日至27日,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旗下北京廣安合計增持嘉寶集團股份佔總股本的4.99%,權益變動後,光控安宇、上海安霞、北京光安分別持有嘉寶集團9.11%、5.17%、4.99%的股份,光大系合計持股由14.28%上升至19.27%;而目前大股東嘉定建業及其一致行動人嘉定偉業合計持有公司17.08%的股份,此次權益變動後光大系持股比例將超過嘉定區國資委2.19個百分點,但此次權益變動不會使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雖然公司實際控制人仍為嘉定區國資委,但光大系在股權結構和董事會席位上均已參與到公司的戰略決策和經營層面,並不排除後續增持的可能性,與上市公司股東的利益將進一步綁定。

  2、第二單地産基金項目落地,積極探索輕資産模式轉型。公司近期與光大系再度簽訂協議,共同以現金方式投資上海光渝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基金認繳總額22.2億元,其中嘉寶集團投資總金額均為11.1億元,認購合夥企業優先級和權益級份額分別為8.75億元和2.35億元,投資組合管理諮詢費由嘉寶全資子公司奇伊投資和光控安石按50:50的比例進行分享。上海光渝投資中心項目是公司在光翎投資中心項目落地後的第二單房地産基金項目,由此累計管理基金規模達到54億元,公司累計投資額達16億元,基金管理費均與光大系按50:50的比例分配,符合公司執行的“一業為主、適度多元;本土做強、逐步向外”基本戰略,此次光大系增持後,公司有望繼續複製“輕重並舉”的模式探索房地産資管領域,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

  3、增持均價14.48元,定增價10.08元,稀缺標的重申買入評級。北京光安於2016年7月18日至26日增持公司股份1,903萬股,增持均價14.07-15.25元;于2016年7月27日增持公司股份1,503萬股,增持均價13.70-14.81元,估算加權平均增持均價14.48元;而此前光大系通過定增獲得上市公司9749萬股,發行價為10.81元,因此估算光大系綜合平均持股成本11.76元,而目前股價13.63元,不考慮資金成本僅實現增值16%。公司牽手國內房地産基金行業龍頭大安石精準卡位房地産資管行業,正如我們在2015年9月發佈的行業深度報告《迎中國房地産大資管時代--房地産基金管理行業研究》中指出,公司進軍房地産資産管理領域空間巨大,在A股具有稀缺性的特點,重申公司買入評級。

  上工申貝:行業地位運行影響業績增長,推進資源整合做強縫製主業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徐才華,潘貽立 日期:2016-03-28

  縫製機械行業持續低位運行,公司業績增長面臨一定壓力。2015年行業100家整機企業累計銷售縫紉機549.9萬台,同比下降17.93%,行業持續低位運行。在這一背景下,公司完成營業收入23億元,同比增加17%,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投資控股上海申絲企業發展有限公司,新增物流服務收入3.81億元;二是控股子公司上工歐洲縫製設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5.9%。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1.57億元,同比下降了20%,收入增長而利潤下降的原因在於:一是去年公司獲得處置地塊收益,營業外收入比今年多出9162萬元;二是上海申絲本期納入合併範圍使得管理費用增加5433萬元,減少了當期凈利潤。

  堅持全球化經營,推進資源整合做強縫製主業。公司在歐洲先後並購了三家重要縫製設備公司,杜克普愛華、百福和KSL,將其整合於上工歐洲的平臺之上。杜克普愛華與百福從競爭對手轉為合作夥伴,增強了在中高端市場上的全球競爭優勢;KSL公司有全球領先的特種縫製技術,是公司開拓汽車內飾、航空航天領域縫製設備的利器。2015年8月公司又通過上工歐洲增資德國Stoll公司2億元人民幣持有其26%股權,使公司産業鏈由縫製設備拓展到紡織編織機械。

  拓展延伸公司産業,推進國內生産基地建設。2015年4月出資7500萬控股上海申絲40%股權,使公司業務拓展到物流服務領域;通過與民營資本合作在台州建立了生産基地,主要從事標準化智慧型服裝縫製設備的生産銷售。目前公司初步在國內建立起三大生産基地,其中包括以自動縫製單元及電控為主的南翔生産基地、以中厚料機為主的張家港生産基地和以生産標準型産品為主的上工寶石台州基地。

  盈利預測

  我們預測2016/2017公司營業收入26.2億元/28.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3.0%/8.6%;歸母凈利潤182百萬元/207百萬元,分別同比增長15.8%/13.7%;EPS分別為0.33/0.38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