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隆金融:“企業社會責任”是金融企業常青之道

2017-02-27 11:55:11|來源:中國新聞網|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中新上海網2月27日電(許兵)社會應是一個形成良性循環的“生態圈”,一味的索取並非明智之舉,在自我收穫的同時回饋社會,推動社會發展,這才是企業應有的經營和常青之道,也是其履行社會責任的意義所在。金融科技企業以科學技術為驅動力量,在業績扶搖直上之時,更應履行其應有的社會責任,而如何平衡企業發展和社會責任是當下金融科技企業需要思考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相比其他行業,金融科技企業有其特殊性,這意味著其履行在社會責任方面將有不同的側重點。為真實了解金融科技企業對社會責任的履行,採訪了基於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從事智慧化信貸管理服務的上海前隆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簡稱:前隆金融)的相關負責人。

  “企業社會責任”這一概念在近些年來廣為流行,連《財富》和《福布斯》這樣的商業雜誌在企業排名評比時都加上了“社會責任”標準,但在前隆金融聯合創始人王秋瑞看來,企業社會責任的基礎是做好本職工作,不斷提高效益,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企業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首要任務是創造市場效益,為社會多納稅,實現對社會的經濟責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通過這樣的方式支持社會建設。”

  王秋瑞表示,2016年前隆金融全年納稅數千萬元,從近幾年納稅趨勢看,公司納稅額每年以幾何狀遞增。據王秋瑞介紹,前隆金融旗下擁有手機貸、應花分期等産品,截至2017年1月底,手機貸的累計註冊用戶數超過1500萬,單月交易額超過15億元,應花分期的累計授信額超35億元。

  金融科技作為新的業態,多數企業還處於發展求存階段,納稅額度達到千萬級的企業寥寥無幾,對於經濟責任的履行往往不盡如人意。前隆金融2016年納稅數千萬元不僅代表市場前沿的金融科技企業在積極履行經濟責任,更意味著在未來將有能力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相比經濟責任,企業更應該注重服務屬性,服務大眾,促進社會更好的發展,就金融科技行業而言,即實現普惠金融。王秋瑞言道,“普惠金融是指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低收入人群是其重點服務對象之一,以提高人民生活水準為目標,2013年以來前隆金融在風險可控、業務合規的前提下逐步擴大服務人群,希望通過科技讓更多的人享受到高品質金融服務。”

  金融科技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遠不止于經濟和服務。記者了解到,除承擔經濟及服務大眾的責任外,其還一直在履行促就業、産學研結合等社會責任。以促就業為例,2015年1月前隆金融成為“上海市共青團就業創業見習基地”;産學研結合方面,前隆金融與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共建“數據實驗室”,進行互聯網大數據前沿研究;近期,前隆金融正聯合復旦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院校內的行業知名專家籌建“大數據風控研究院”。

  有學者曾做過調查,勇於承擔社會責任于企業發展是有益的,這種益處會以可察覺或潛移默化的形式對企業發展産生促進作用,或是研究成果,或是品牌價值,或是企業凝聚力的增強等。前隆金融納稅額能夠走在同類企業前列,或許也得益於其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