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交警與快遞企業簽約 加強管理非機動車

2017-03-03 12:16:24|來源:新民晚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與100多家快遞企業簽訂安全責任書,將交通違法作為員工錄用考核指標;招收第二批500余名輔警,讓更多一線警力投入現場執法;配備摩托化隊伍,加強執法靈活性機動性……

  上海交通大整治即將迎來一週年,記者昨天從浦東交警支隊了解到,隨著整治進入“深水區”,交警部門今年將探索通過源頭和末端的系統化治理,啃下非機動車違法執法難這根“硬骨頭”。

  現場直擊:大媽將罰款擲地被眾人怒斥

  “沒看到紅燈也要罰?”昨天下午4時許,浦東滬南公路上海農産品批發市場大門前,浦東交警五大隊的民警正設卡整治非機動車違法。一位騎車闖紅燈的大媽聽説要罰款50元,一下子火冒三丈。交警和協助維持現場秩序的上農批安保人員紛紛上前勸説,眼看逃不過處罰,大媽掏出3張10元、1張20元,“天女散花”般扔在地上。

  “闖紅燈還這麼牛?”大媽的舉動引來了周邊圍觀市民的紛紛指責, 交警也一再告誡她闖紅燈的危險,眼看成為眾矢之的,大媽只得撿起扔在地上的罰款交到交警手中,接受處罰後沉默離去。

  記者觀察發現,這是一個典型的丁字路口,滬南公路上亮起紅燈時,大量貨運車左轉進入上農批。一些非機動車騎行者不看紅燈,不顧危險在轉彎車流中尋隙前進,險象環生。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騎車市民選擇遵法。但記者粗略估算,半小時裏仍有近20人因闖紅燈、逆向騎行、違法帶人、無牌無證等被處罰,大多數騎車人面臨處罰習慣性討價還價,“沒看到紅燈”是最常用的藉口。

  下午4時10分,滬南公路上再次亮起紅燈,一位騎著助動車、馱著大包小包蔬菜的老人騎到路口,看到大家都停車等候,也停了下來。出人意料的是,他下了車後並未停步,而是推著助動車闖過了紅燈。被交警攔停後,這位姓劉的老人很驚訝,“沒騎車闖紅燈啊,我是推過來的。”得知要罰50元,老人先説沒錢,但聽説不接受處罰要扣車,才掏出一疊皺巴巴的零錢,東拼西湊,湊足了罰款。“今天白幹了,賺點錢不容易。”老人很心痛,但交完罰款後反倒通情達理。“買了個教訓,以後再也不闖紅燈了。”

  隊所聯動:摩托化警力投入一線執法

  記者現場了解到,為了治理非機動車違法頑症,今年浦東交警將抓住重點時段、重點路段、重點單位,強化現場嚴格執法,打造上海交通管理最嚴區域。

  最嚴如何實現?浦東交警支隊政委張棟告訴記者,高科技手段支撐“警不在法在”的守法環境,是上海交通大整治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各類電子警察的功能拓展,將違法鳴號、開車打手機、斑馬線不禮讓行人、不按規定交替通行等原本缺少有效管理手段的“輕微”違法,通過非現場執法的形式加以約束,形成了強大的震懾作用。但在非機動車管理上,執法手段仍然“捉襟見肘”。惟有進一步強化現場執法,將所有視線之內的違法管起來,這對一線執法警力的配備提出了更高要求。

  據張棟介紹,浦東將在去年配備400名輔警的基礎上,今年再增配500多名輔警,通過系統培訓後上崗,協助交警管理交通,分擔指揮、疏導擁堵等部分職責。同時,依託交警勤務機制改革,使交警大隊和轄區派出所實現警力互動,共同參與非動車管理和執法。

  “在此基礎上,我們今年將給各個大隊增配更多摩托化執法隊伍,通過更加靈活機動的方式,巡邏和固守相結合,對非機動車違法的發現、攔截和處罰更加有優勢。”

  源頭治理:與百餘家快遞企業簽約

  3月起,上海數百萬輛臨時牌照的電動自行車失去上路資格,對這一巨大的群體能否嚴格執法,不少市民也心中存疑。在專業人士看來,非機動車交通違法面廣量大,僅靠末端治理收效有限。

  昨天,浦東交警支隊與新區郵政快遞外賣企業聯手召開交通安全管理專題會議,現場簽訂了《2017年浦東新區快遞企業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責任書》。會後,企業還將與快遞員簽訂《快遞外賣企業員工交通安全承諾書》。

  據浦東交警支隊車宣大隊副隊長朱融雪介紹,此次與新區郵政快遞企業簽約,是為了敦促企業落實交通安全主體責任,並促使企業加強行業自律。下階段,交警部門除了聯動浦東公安分局分區指揮部、派出所以及新區郵政管理局對快遞外賣企業進行交通安全宣傳,還將與企業建立溝通反饋機制,一旦查獲各類交通違法行為,將抄送相關企業,作為企業考核、錄用員工的指標。快遞員一旦發生交通事故,企業收到交警部門信息後,將第一時間了解情況,如果快遞員存在主觀故意,或者在交通事故中負有全責,將面臨辭退;快遞員如發生交通事故,根據責任劃分,也將與個人安全獎勵掛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