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日的“部長通道”上,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表示,大眾旅遊的時代已經到來,遊客不滿足於去傳統景點旅遊,非景點的遊客已佔近80%。為此李金早表示,要建立適合全域旅遊時代特點的現代旅遊治理機制。(3月13日《南方都市報》)
過去一説到旅遊,似乎專門指的就是到那些以名山大川、人文古跡等為主要內容的著名景區景點。也正因為如此,每逢節假日或旅遊旺季,這些主流的景區景點往往人滿為患、摩肩接踵,由此也帶來諸多的問題和弊端。而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情況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按照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的説法,有統計數據顯示,在整個旅遊結構中,非景點旅遊也就是到景點景區之外的旅遊,遊客數佔了將近80%,
“非景點遊客”佔據遊客總量的八成,意味著旅遊拐點的到來,不管是對於政府,遊客還是旅遊目的地,都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首先從遊客的角度來看,這説明大家不再願意一窩蜂似地往那些著名的景區景點跑,而更加傾向於尋求旅遊的個性體驗和旅遊品質。從某種角度來説,也是旅遊內涵上的一種升級換代,更加符合旅遊的宗旨和本義。
而隨著越來越多的遊客捨棄傳統的景區景點去往人跡稀少的非景區,長遠來看將對國家整個的旅遊市場帶來深刻的影響和衝擊。比如原來一些無人問津的山區、村寨,現在前來旅遊觀光的遊客越來越多,勢必會對當地的經濟、社會、文化等等帶來影響,推動當地旅遊經濟的發展,進而在提高當地居民的收入水準、擴大就業等等方面給當地帶來實惠。此同時,這些非景點景區遊客的增加,也意味著對當地基礎設施建設、旅遊接待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和原住民們跟上時代的發展、形勢的變化,在保留當地旅遊亮點的同時,滿足遊客的旅遊需求。
還有一個問題不得不提,那就是對於這些還沒有做好準備接待外來遊客的非景區景點地區,接待遊客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和外界進行溝通和交流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很難避免矛盾、糾紛和衝突的發生。實際上,隨著現在遊客旅遊“地盤”的擴大,這方面的例子已經多次出現,比如遊客在旅遊過程中損壞了當地居民的莊稼、蔬菜、果樹等等,導致雙方矛盾和糾紛的産生。這不但對“非景點遊客”的文明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對非景區景點的當地居民在接納外來者的寬容度上,也同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説到底,旅遊拐點的到來,需要我們在很多方面都做好及時地調整和準備,才能把握主動,推動旅遊事業和旅遊經濟良性和健康發展,並且各取所需,實現多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