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畫界紀念賀友直先生逝世一週年

2017-03-17 14:09:44|來源:新民晚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圖片默認標題

圖説:“賀友直先生紀念座談會”在中華藝術宮舉行

  昨天3月16日是賀友直逝世一週年的日子,賀友直先生獨特的人格魅力與他的神來之筆,讓通俗的小人書登上高雅的藝術宮殿,在中國美術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由中華藝術宮、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上海市美術家協會聯合主辦的“賀友直先生紀念座談會”在中華藝術宮舉行。

  上海文藝界40余人在“賀友直館藏捐贈作品陳列展”18號展廳內,追憶賀友直藝事和趣事。為他設立紀念廳、設立作品研究機構的提議得到了與會者響應。主持人毛時安説:“賀友直先生在天上聽我們這麼説他,會開心地喝兩杯小酒。”

圖片默認標題

圖説:賀友直的《小二黑結婚(五版本)》合集

  意從生活來 法從生活得

  賀友直妻子謝慧劍提到去年此時此刻,正是賀友直先生面臨搶救時,不禁失聲哭泣。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在研討會上將首發《小二黑結婚(五版本)》合集送到賀友直夫人手中,這本書是賀友直生前定稿的最後一本書。謝慧劍捧著新書感謝,“老頭在的時候沒有看到,要是看到新書肯定會高興。”

  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獲得者陸汝浩是賀友直先生入室弟子,他回憶起在創作水墨動畫《鷸蚌相爭》時,向賀友直請教“到底需要畫多少張速寫才算過關”的問題,賀友直這樣回答,“不要問我要怎麼畫,技法都是從生活中來的。你現在去買幾斤紙頭畫完了就可以了。”後來陸汝浩帶著三斤紙來到東錢湖畔為水墨動畫《鷸蚌相爭》蒐集素材,在設計稿通過後,賀友直題字:“意從生活來,法從生活得”。陸汝浩回憶,這是師父的創作總結,他成為了我幾十年創作的座右銘,在他的動畫短片獲得柏林銀熊獎後,賀友直鼓勵,這是你的努力,應得的。

圖片默認標題

圖説:賀友直寫給陸汝浩的明信片

  賀友直在《談藝術創作的修養》裏曾經總結自己的繪畫多年連環畫的經驗:從生活中捕捉感覺,從傳統中尋找語言,從創作實踐中發現自己……我覺得畫畫最後是畫修養,你有多少修養、多少功夫都表現在畫上。

  執己之筆 復興之任

  與會者認為,賀友直是集體記憶的呈現者,這位樸實的連環畫巨匠,執己之筆,擔己之任,只求床頭有酒可酌,案頭有墨可描,用小動作小細節小道具,畫寫下人生的大悲喜,用手中的筆替新時代的人民造型。他的作品登上了連環畫史的巔峰,獨樹一幟。

圖片默認標題

圖説:《山鄉巨變》連環畫的影響力甚至超越了原作

  上海油畫雕塑院院長肖谷説,賀友直先生一生以七寸之筆,鮮活地表現了時代與人民的鮮活。藝評人林明傑認為,賀友直畫的都是小動作,小細節,小道具,這在人性被壓抑的時代反映出人性的光芒,翻他的書隨便翻到哪一張,上面的“小”粉碎了高大上的虛假,進入真實的人性中去。他的價值正如文藝復興時代藝術家們的創作,他們把神話題材畫出了人性,共同推動了文藝復興。

  連環畫收藏家張奇明引用作家余秋雨的評價,余秋雨説,普通畫家追隨故事,優秀畫家駕馭故事,天才畫家超越故事,賀友直就是天才。《山鄉巨變》連環畫的影響力甚至超越了周立波的原作。

圖片默認標題

圖説:賀友直的作品傳達出一種豁達開朗,幽默風趣的人物精神

  留下了豐厚精神遺産

  “人走茶不涼。在賀友直先生逝世一週年後的今天,我們仍被他身上樂觀幽默的精神感動。他的畫作,在當代美術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著名油畫家俞曉夫在會上所説,作為畫家,賀友直有種與生俱來的洞察力。賀友直先生對上海這座城市的影響,不僅是在於用畫筆描繪了這座中西合璧大都市的發展歷程,更是傳達出一種豁達開朗,幽默風趣的人物精神。這種精神存在於賀友直先生的生命中,也體現在了賀老作品的方方面面。

  畫家邱瑞敏強調,賀友直精神是以生活為本,他的作品都有生動的人物形象和對生活的觀察。藝術家需要向賀友直先生學習,傳承這種精神,下一代藝術家關心當下生活,敏銳地觀察生活,用作品揭示深刻的內涵。

  “藝術的生命力在於揭示生活的真實。賀老留給我們的,不僅是一幅幅畫作,更是一條做人的路。”

圖片默認標題

圖説:賀友直自畫像

  不容忽視的藝術財富

  中華藝術宮執行館長李磊表示,中華藝術宮要傳播有情有意有溫度的作品,賀友直將作品捐贈在這裡,為中華藝術宮建造了一座連環畫的殿堂。不僅僅是賀先生一個人,所有的這些作品構成了我們中國文化的殿堂,也構成了一個傳播文化的學校,潛移默化的事情。過去一代代人看小人書長大,形態變化了,新一代人會在美術館裏受到經典藝術的熏陶。

  謝春彥、俞曉夫、毛時安等與會者提出,在切實可行的情況下,成立賀友直學術研究會、或者以賀老名字命名成立連環畫學科、或者將巨鹿路舊居像張樂平故居紀念館那樣進行改造並對外展示,提議得到了一些畫界同仁的響應。

  在學校裏弘揚賀友直的藝術精神,謝春彥提倡道。“賀友直先生的遺留的精神力量,是不容忽視的藝術財富。忽視過去了,不但對不起老先生,也對不起歷史,恐怕也對不起我們自己。”(新民晚報記者 樂夢融 實習生 李書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