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下的職業發展

2017-03-20 08:22:54|來源:東方網|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昨天下午,以“快樂工作,美好生活”為主題、關注職業生涯發展為宗旨的“2017年東方講壇·職業生涯系列講座”在上海圖書館開講。

  講座的主題為《互聯網+時代的職業發展》,由上海市就業服務專家支援團成員張楨寧主講,從職業發展模型、互聯網+時代帶來的影響,互聯網+時代的職業發展修煉等方面著手,為廣大求職者提供了不少職業發展“竅門”。張楨寧提到,在上海就業促進中心網站上,有不少人會問到職業轉型的問題,其中甚至有30、40歲的人提問。張楨寧説,其實任何(職業)階段都可選擇轉型,前提是了解自己,並對自己有準確的定位。

  張楨寧總結,自我定位包括三方面要素:第一、自我認知,興趣、性格、價值觀,也包括自己的期待和願望等;第二、價值“鍛造”,要做怎樣的努力,要做怎樣的積累,尤其“互聯網+”時代,如何更好地“加”入傳統行業,服務實體,都是知識、技能、資源、經歷重新“洗牌”的過程;第三、社會需求,“互聯網+”時代下不同行業的發展趨勢有很大不同,需不斷學習,只有綜合考量這三方面,才能形成對自己的準確定位。

  張楨寧在講座中也為在座的聽講人員答疑解惑,一位觀眾説自己學習醫科,畢業後卻被問會不會“互聯網”,他覺得有些迷茫。張楨寧就“如何擺脫求職迷盲期”回答了他的提問,張楨寧説:職業迷茫期其實具有很大普遍性,尤其在北上廣地區,競爭壓力大容易“碰壁”,自我認知便有了一定難度。遇上這樣的情況,應該從“社會需求”入手,自己能為社會做什麼,以能力為導向進行職業切入,才可以樹立較為正確的擇業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