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森林公園打造“觀鳥長廊”

2017-04-05 15:15:32|來源:文匯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最近幾天, 每天都有 100多位愛鳥者從各地趕到共青森林公園的一條小河邊拍攝在此安家的戴勝鳥。

  這幾天,上海共青森林公園正上演著自然“秀”:一對漂亮的戴勝鳥在園內華明橋附近的河邊柳樹樹洞裏安了家,雌鳥抱窩,雄鳥覓食,這幅天倫美景引得每天100多名“鳥粉”蹲守在河對岸,捕捉它們的倩影;沿河岸依次有序擺開的“長槍短炮”也成了公園一景,遊人紛紛好奇地拍照、圍觀,十分有趣。

  “到共青森林公園拍鳥去”已成為滬上乃至全國“鳥粉”們呼朋引伴的“召集令”,這裡已是上海中心城區的最佳觀鳥點。十多天前,當戴勝鳥在這裡安家的消息在圈內傳開,就有了開頭那一幕。其實,這只是共青森林公園一個臨時觀鳥點,還不是平日裏“鳥粉”們最密集的場地———為了保護鳥兒棲息、覓食和玩耍,吸引更多種類的鳥兒,公園還用一年多時間改造了一處鳥兒原來最喜愛的區域,完善植被群落,種上鳥喜植物,擴展河道面積,改善水質,修建了60多米長的“觀鳥長廊”,為觀鳥、拍鳥者提供方便。

  目前,“觀鳥長廊”已經投用半年,鳥兒似乎漸漸適應了新環境,喜歡上了新生態;常年在共青森林公園拍鳥的“忠粉”們也很滿意,“公園東南角這個‘觀鳥長廊’周邊改造徹底,預計這裡全年都會有鳥可拍。”

  “鳥粉們”發現的寶地

  共青森林公園東南角的“觀鳥長廊”區域,處於鳥類遷徙的邊緣地帶,東北向約1公里處便是黃浦江,位置得天獨厚。改造前,這裡是公園的生態林,植被茂盛,高大喬木較多,把天空遮得嚴嚴實實,一條不算寬的小河穿流而過。那時,這裡就一年四季都有鳥兒光顧,園裏的留鳥在此築巢,旅鳥和候鳥也不少。五年前,一群鳥類愛好者發現了這塊“寶地”———不僅鳥多,拍照光線也好。他們開始蹲點觀鳥、拍鳥,一年四季無論颳風下雨,每天都有人來,春秋季鳥兒繁殖和遷徙時,鳥和拍鳥的人尤其多。

  滬上觀鳥達人、68歲的李廣瑜在共青森林公園拍了十多年鳥兒。他説:“有什麼樣的環境就有什麼的鳥兒,不同的樹種和果子吸引不同的鳥,像戴勝鳥就喜歡到土裏翻蟲子吃,燕雀、黃雀等雀類喜歡吃紫薇的種子,太平鳥吃柿子等果子,白頭鵯吃果子也吃蟲子。現在,這一區域的植物很多樣,能滿足鳥類覓食需要。”

  據了解,共青森林公園能觀測到的鳥兒累積已有100多種,李廣瑜近年來在園內拍到了80多種。他曾遇到一個觀鳥團,十來個人半天就在這裡觀測到38種鳥兒,“這裡鳥種也好,比如紅嘴藍鵲,這裡的是印度亞種,尾巴更長更好看;還有白頭鵯、翠鳥和伯勞等,搭配周邊環境,拍出來效果非常好,大家都喜歡來。”

  公園為鳥兒改造生態環境

  去年年初,共青森林公園開始改造這一區域的整體生態環境,營造特殊的地型,按照高、中、低層配備植物,豐富種類和層次,種上食源、蜜源植物,有柿子、垂絲海棠、火棘、杜仲等,還有紫薇、繡球、竹叢、玉蘭樹、紅楓、醡漿草等造景植樹。同時,疏浚河道,依勢拓寬水域面積,改善水質,種植水生植物,水底鋪設排氧裝置等。

  讓觀鳥人欣慰的是,公園在改造中特地建了一條60多米長的木連廊,取代了拍鳥人用竹竿、木樁、鐵絲、綠色防護網和防雨布搭建的棚子,地面也鋪上了木棧道,下雨天再不會滿地泥濘、無處落腳了。

  去年10月1日,一期改造區域開放。當時,園方和拍鳥者們心裏都很忐忑:鳥兒能適應嗎?會不會不來了?半年多來的監測顯示,鳥兒們適應了,而且越來越多。共青森林公園相關負責人朱思遠説,改造工作徹底完成後,這一觀鳥區域將近1萬平方米,“從半年磨合的效果來看,鳥類數量和種類都在增加。”

  觀鳥拍鳥者自建愛鳥協會

  這幾年,共青森林公園的觀鳥者和愛鳥者越來越多,他們自主成立了“上海共青森林公園鳥類保護與攝影協會”,挂靠在公園,但實施自治。130多名正式會員都是生態志願者,不僅自己愛鳥、觀鳥、拍鳥,還協助公園方和社會各界宣傳愛鳥護鳥理念,開講座分享鳥類知識,帶市民實地科學觀鳥,並阻止不文明行為以防傷害鳥兒。十多天前,戴勝鳥這一家剛在河邊柳樹裏安家時,協會就安排人每天早上6點整到公園,防止有人掏鳥或傷害鳥兒。協會還特意囑咐老會員,清明小長假三天不去公園,把拍攝的位子讓給上班族和外地拍鳥者。

  李廣瑜擔任了協會會長。他介紹,協會的微信群裏有150多人,QQ群有200多人,都是常年在此拍攝的“鳥粉”,“前兩天,每天都有浙江的團來拍戴勝,我們儘量提供方便,提前給他們留些位置;以前經常有台灣、廣西、雲南、黑龍江、河南、福建、江西等地的同伴來拍,還有從國外專程來園裏拍鳥的。”李廣瑜和很多老會員也是足跡遍及全國乃至全球各地,“在圈子裏大家都知道,目前共青森林公園是上海中心城區觀鳥條件最好的,鳥多,整體生態好,這個‘觀鳥長廊’特別受歡迎。”(李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