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電影節將加強售票技術保障

2017-04-20 13:51:30|來源:東方網|編輯:蔡簡 |責編:劉徵宇

【會展】上海國際電影節將加強售票技術保障

圖片説明:市文廣影視局黨委書記、局長于秀芬在“民生訪談”節目現場。

  今天上午,上海市文廣影視局黨委書記、局長于秀芬在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等單位舉辦的“民生訪談”節目中透露,為了緩解上海國際電影節“一票難求”,今年將加強售票系統的技術保障,硬體上全方位擴容升級,儘量滿足影迷們觀影的需求。

  上海電影節網上售票系統伺服器從11台增至87台

  針對這兩年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票難買,特別是熱門場次“一票難求”的問題,于秀芬表示網上售票系統技術硬體方面做了充分的準備,希望今年不再出現癱瘓的情況。她説:“去年我們還有一個問題,網絡售票系統第一天秒殺就癱瘓了。這兩個問題我們做了研究,想加強售票系統的技術保障,在技術層面做一些保護措施,硬體上全方位擴容升級。比如説去年11台伺服器,今年我們準備了87台,處理器從兩核升級到四核。”除了線上售票,上海國際電影節線下還有一個渠道,兩個渠道儘量滿足影迷們觀影的需求。

  有市民反映電影節放映電影的時候,字幕有時候打出來不配套。于秀芬表示:“我們整個電影節組織了很多很多的志願者一起參與,他們熱心於電影節為公眾服務。但是畢竟他們接收到電影的時間很短,所以有時候字幕同步會産生問題。今年我們也關注到這個問題,我們會事先加強對志願者的培訓。”

  與往年不同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在9天的基礎上增加了1天。“一般電影節最後一天就是評獎,評完獎就結束。這些獲獎電影老百姓都沒有看到。”于秀芬説:“今年我們通過跟國際影協反復協商,在9天基礎上增加了1天。新增加的1天就是讓老百姓來看獲獎電影的,相信廣大影迷到時候可以一飽眼福。”

  公共文化産品也要像《人民的名義》一樣有溫度

  當主持人海波問最近有沒有追《人民的名義》,于秀芬説:“只要晚上沒有其他工作安排,我就等著這部電視劇的開播。”她由此想到電視劇是一個公共的文化産品,“它既要好看,同時也要寓教于樂,傳播一些正能量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於如何提供優質文化服務,她説:“我們要培育精品,我們的文化産品要打動人心,有溫度,像我們聊的《人民的名義》這個電視劇就是這樣。”

  目前上海基本已經形成了市、區、街道鄉鎮、居委村四級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的網絡。于秀芬説:“比如群眾藝術館,上海市一級是1個,區一級我們有23個,到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更多,上海有216個。還有比如農家書屋,我們有1500多個。所以在老百姓生活的周邊,有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的中心給到老百姓,讓老百姓能夠很方便地進去活動。”

  在訪談中,于秀芬還特別介紹了“文化上海雲”APP,這是全國目前唯一的省、直轄市級“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務平臺。“我們每月發佈活動超過一萬場,市民可以通過手機APP,微信公眾號和網站快速查詢全市文化活動。現在市民也可以在這上面預約。”去年上海國際藝術節依託“文化上海雲”,推出三萬張公益票。奉賢2016年舉辦的中國國際青年藝術周,當時就將“文化上海雲”作為官方網絡推廣,極大的提升了活動的知名度,23場的演出票預訂一空,直接服務老百姓有20萬人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