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團一策”讓舞臺新人新作如雨後春筍嶄露頭角 年輕人趕上了好時光
■本報記者諸葛漪
深夜23時,上海民族樂團二胡演奏員盧璐從排練廳回到家,繼續琢磨4月30日將上演的《夢想新聲音》音樂會曲目《楚頌》,“有段高難度炫技,不能出錯。”而在百里之外的浙江,上海越劇院第10代演員王婉娜,準備次日在余姚龍山劇院演出《紅樓夢》賈寶玉,“這是我的開蒙戲,不過外地巡演還是第一次。”
2015年,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與《關於推進上海文藝院團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精神,在市委宣傳部、市文廣局統一部署下,上海18家市級國有文藝院團制定“一團一策”工作方案。實施以來,成果斐然:2016年新創(含改編)大型劇目71部,較兩年前增加17部,增幅31%;演出收入2.43億元,較兩年前增長4100萬元,增幅20%。新人新作猶如雨後春筍,嶄露頭角。
新作推動年輕人腦洞大開
25歲的盧璐從上海音樂學院附小、附中一路到本科畢業,2014年進入上海民族樂團,“我趕上了最好的時光。以前也有青年音樂家演出,但機會不會來得這麼快、這麼密集,‘一團一策’給文藝院團裝上了加速器。”4月30日《夢想新聲音》新人新作音樂會上,盧璐等年輕人將演奏上海民族樂團為他們度身打造的作品。下轉◆7版(上接第1版)5月15日,盧璐和她的二胡將出現在《梔子花開了》多媒體音樂現場,上海民族樂團為這場演出打出“地表最強音,民樂新勢力”口號,“它綜合音樂、文學、多媒體,網絡直播,會讓觀眾跌落眼鏡,民樂還能這麼玩。”
創作還能這麼“玩”?年輕人突破常規,帶給院團新鮮活力。上海淮劇團《半紙春光》打破淮劇多演工人戲、農村戲慣例,將鬱達夫小説《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搬上舞臺。藝術指導梁偉平直言,“《半紙春光》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老淮劇,小説字裏行間所浸沉的生活中的失意與詩意,較常規認知的淮劇劇種屬性有排異。”平均年齡30歲的創作團隊,反復琢磨修改,借鑒電影中遮幅樣式完成舞臺呈現。復旦大學教授陳思和稱讚:“《半紙春光》填補了淮劇與‘五四’新文學之間的空白。”
去年1月,上海歌舞團《滿庭芳》在紐約全美演藝出品人年會上敲定合同,今年先後亮相中國香港、加拿大。《滿庭芳》集合上海歌舞團青年編導近年新創小節目精品,《傣家的女兒傣家的雨》在全國少數民族優秀舞蹈作品展演中獲金獎。上海歌舞團團長陳飛華介紹,上海歌舞團每年投入100萬元資金的“在路上”藝術創新扶持計劃,支持年輕編導和舞者“腦洞大開”,新鮮血液讓舞臺生機盎然。
舞臺從在校學藝起就開始搭建
王婉娜今年7月才進入上海越劇院。作為上海越劇院與上海戲劇學院培養的首批越劇本科班學員,王婉娜和同學們是幸運的:4年排演7台大戲和若干摺子戲,每學期期末全班在天蟾逸夫舞臺彙報演出,場場對外賣票。這讓她對浙江、江蘇、北京巡演《紅樓夢》《梁山伯與祝英臺》等大戲充滿信心。小荷才露尖尖角,在“一團一策”推動下,學生有機會初試啼聲。在上海大劇院舉行的2017迎新春滬劇經典交響演唱會上,16歲的2013屆滬劇班學生徐響響與上海滬劇院老中青藝術家同臺演出。在上海滬劇院院長茅善玉看來,不滿20歲的滬劇班學生首次亮相大劇院,重在激勵,“告訴他們,這裡是一個演員要追求的藝術殿堂。”
有了院團作為堅實後盾,學生的舞臺延伸到了海外。今年2月底,上海交響樂團與上海音樂學院、紐約愛樂樂團合辦的上海樂隊學院選派3位學生,進行為期3周德國漢堡之旅,在恢弘的漢堡易北愛樂新廳和北德廣播青年交響樂團同臺演奏。1個多月後,樂隊學院迎來了易北愛樂8位首席演奏家,專題強化德奧曲目,集訓以4月15日、16日兩場中德樂手同臺演繹的音樂會壓軸。中提琴手巴桐,是此次赴德交流的3位學生之一,如今已入職上海交響樂團,“依託上海交響樂團國際‘朋友圈’,紐約愛樂樂團等世界名團首席樂手每年訪滬,對學生們進行高強度訓練。我們身在上海,猶如在國外深造。”
新人從學校進入院團,學習並沒有戛然而止。上海京劇院37位“80後”演員,19位“90後”演員4月“打擂”,通過9場摺子戲匯演競逐18個“青春跑道”培養名額。“依靠良性競爭、觀眾篩選,選出苗子進行系統化培訓,成為京劇院新一代護國將軍。”上海京劇院院長單躍進説。
最嚴峻的考驗錘鍊明日之星
潛力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上海芭蕾舞團春季演出季,首席舞者范曉楓演出《哈姆雷特》意外受傷,B角帖佳欣臨危不亂,在首席舞者吳虎生幫助下,首次成功挑戰皇后喬特露德一角。重壓之下,新陣容讓所有人眼前一亮。原本由范曉楓飾演的《簡·愛》“瘋女人”一角,首次由獨舞演員孟繁宇演繹。上海芭蕾舞團團長辛麗麗給年輕演員關鍵時刻的表現打出了高分,“這得益於上芭近年來注重建設不同年齡段的階梯型團隊,每次排練,主要角色總有1到2組、甚至3組演員同時開練。范曉楓、吳虎生等富有針對性的指導,讓年輕人迅速成長。”
上海昆劇團青年演員衛立、蔣珂從昆五班畢業兩年多,去年挑大梁,憑藉《南柯夢記》獲得今年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新人獎。獲獎是新的開始,更高標準近在眼前:今年是上昆四本《長生殿》問世10週年,五班三代老中青藝術家再次集結,將在廣東、深圳、上海、北京巡演《長生殿》。上昆團長谷好好透露,昆五班青年演員倪徐浩、衛立主演第一本與最後一本《長生殿》,梅花獎得主黎安主演第二本,蔡正仁、張靜嫻主演第三本,“三代演員同臺,‘逼迫’青年演員儘快成長。”
4月22日、23日,上海歌劇院33個職位首次全球招聘,除面向國內各大音樂院校,上海歌劇院還依託意大利斯卡拉歌劇院、佛羅倫薩五月歌劇院、法國巴士底歌劇院等合作夥伴,尋找有天賦的海外青年藝術家。兩天招聘,不乏來自蘇黎世藝術大學、俄羅斯音樂學院的高材生。7月,上海歌劇院派出6位青年藝術家赴英參與英國皇家歌劇院青年藝術節培養計劃,之後將聯合製作威爾第歌劇《命運之力》,計劃2018—2019年在兩國上演。“把一部部戲做好,一步步攀登人才的高峰、製作的高峰、品牌的高峰。”上海歌劇院院長許忠的這番話,為“一團一策”給上海文藝院團帶來的新氣象做了很好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