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山"黃馬甲"專管垃圾分類

2017-05-02 10:36:13|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每天守候垃圾箱房邊 寶山"黃馬甲"專管垃圾分類

  90後青年李端大學讀的是工商管理,畢業後沒多久成了寶山一名“黃馬甲”——垃圾分類專管員。每天早上7時,他都會到吳淞街道海江二村報到,站在垃圾箱房前耐心指導居民進行垃圾分類,直至晚上7時半才回家。

  從剛開始的懷疑和不解,到3個多月之後,大多數居民自覺垃圾分類並互相監督,李端覺得“這個工作選對了”。今年1月以來,寶山區在全市率先建立一支109人的“黃馬甲”垃圾分類專管員隊伍,分佈在19個試點小區。截至目前,區裏已舉辦各類宣傳活動70場,試點小區綠色賬戶開卡率達90%,居民規範投放率達70%,濕垃圾日分揀量5.8噸,居民對試點小區環境衛生的投訴為零。

  這樣效果比較明顯的垃圾分類辦法是否可持續?能否複製推廣?

  專職“黃馬甲”引導垃圾分類

  據寶山區環衛投訴處理平臺統計,去年全區涉及暴露垃圾的市民投訴佔比近七成,其中約1/3是對老舊居住小區垃圾箱房管理和小區建築裝修垃圾清運不及時的投訴。為此,今年1月16日,寶山區專門召開“加強垃圾箱房管理,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動員大會。隨後,一支經過培訓的“黃馬甲”隊伍亮相。這支“黃馬甲”隊伍主要由各環衛作業公司的環衛職工組成,承擔三大任務:垃圾箱房管理、保潔,引導投放並分揀;居民裝修垃圾管理、分揀;綠色賬戶管理、掃卡。通過示範並引導居民進行垃圾分類。

  記者日前在試點小區海江二村看到,這個近3000戶居民的小區環境優美。在整潔的新型垃圾箱房前,包括李端在內的幾位“黃馬甲”正在引導居民對家中已初步分類的垃圾規範投放。隨後,每天兩次,濕垃圾專用收運車、幹垃圾專用收運車、移動垃圾桶清洗車、垃圾箱房清潔車等依次開進小區,完成各類垃圾收運和垃圾箱房清潔。小區還專門設置堆放裝修垃圾的封閉箱房,也有“黃馬甲”在旁邊引導。

  70多歲的居民俞阿姨説,以前家裏所有垃圾都裝在一個桶內。經過“黃馬甲”以及居委、物業的輪番宣傳,家裏也分發了專用的分類垃圾桶,全家人對垃圾分類的意識越來越強。“我的分類專業技術一點都不比‘黃馬甲’差。吃剩下的飯菜、蔬果菜皮等濕垃圾,投放在濕垃圾桶裏;舊報紙、塑膠瓶等投放在可回收桶內;廢電池、廢日光燈管、過期藥品等投放在有害垃圾桶內。”俞阿姨是第二批才開通綠色賬戶積分掃卡的,現在每天堅持掃卡。目前,卡內積分已達960分,前不久她還用積分換了香皂、毛巾等日用品。

  居民分出來的濕垃圾最後去了哪?記者跟著海淞環衛公司的濕垃圾清運車來到化成路上的濕垃圾處置點。在這裡,居民分類出來的濕垃圾經過活化破碎、高效脫液、乾燥、高溫滅菌等程式最終成為有機肥料。目前,寶山區下屬7個環衛作業公司各配置1台濕垃圾處理機,每台機器日處理能力為20噸。

  垃圾分類可持續靠習慣養成

  據了解,今年上海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的工作重點是提升源頭分類品質,全市濕垃圾分類處理量要達到日均3000噸,生活垃圾資源回收利用率達到35%,綠色賬戶新增200萬戶。

  由“黃馬甲”垃圾分類專管員隊伍幫助居民垃圾分類,屬於政府部門跨前一步,但也要協調好與物業、居委的關係,調動各方積極性。在寶山一些試點小區,衍生出“1+2+3”理念,即1名“黃馬甲”與2名居委幹部配合,由3名社區志願者協助,共同推進垃圾分類,效果很好。此外,“黃馬甲”的標準化作業模式也值得一提。他們不僅統一培訓、統一著裝、統一管理,還統一作業服務標準、統一檢查考核。寶山區出臺了《垃圾箱房保潔服務作業品質標準和規範》《垃圾分類專管員工作職責》和《考核辦法》等,對垃圾箱房保潔品質標準、保潔作業流程和操作規範進行統一和明確,並通過第三方測評機制,加強對各環衛作業公司的考核。

  不過,“黃馬甲”隊伍的人力成本不容忽視。目前,他們的工資主要由環衛公司承擔,但寶山區政府已經要求,由區財政和綠化市容共同研究長效機制,形成財力保障。對老舊小區陳舊環衛設施進行分期分批改造,也需加大財政投入力度。

  “黃馬甲”們還有一個擔憂:目前採用的是“人盯人”的辦法,但總有管不過來的時候。就算大多數人都垃圾分類了,有少數人不分類,造成乾濕垃圾混裝,該如何收運?對於垃圾不分類的居民,按照現行法律法規,還沒有強制或懲罰措施。下一步,寶山區將在總結試點小區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在全區推廣“黃馬甲”。通過建立專職看管隊伍,對老舊小區垃圾箱房實行環衛專業保潔管理,提高保潔管理水準和垃圾分類實效,補齊老舊小區垃圾治理短板。最終,還是要在居民的頭腦中,真正形成垃圾分類意識,從而改變生活習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