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宮廷清花粉彩亮相上海 古陶瓷邁入科學鑒定時代

2017-05-15 08:40:39|來源:人民網|編輯:蔡簡 |責編:劉徵宇

  人民網上海5月14日電(周舟  沈文敏攝)近日,皇廷拍賣攜五大名窯在上海四季酒店進行巡展,這是皇廷拍賣2017年春拍全國巡展的第二站,為上海市民和收藏愛好者展示了唐、宋、元、明、清時期的精品瓷器。

  南宋龍泉冰裂紋出戟尊、清雍正青花山石桃花紋橄欖瓶、清乾隆粉彩青花開光花鳥紋描金茶壺,皇廷拍賣經過公開向全球徵集的中國五大名窯及清代宮廷明貴清花粉彩稀有品種悉數亮相,據主辦方介紹,這次巡展的所有古陶瓷均通過皇朝遺珍實驗室羥基無損檢測技術進行過斷代。

  皇朝遺珍文化集團董事長李港龍表示,一直以來,由於不能損壞文物、古陶瓷斷代只能依靠專家的豐富經驗,從外形、款式、釉色等因素來判斷,客易被一些高倣品魚目混珠,羥基無損檢測技術可以為陶瓷鑒定帶來更加科學準確的判斷依據,彌補了眼學的不足。

  專家介紹説,陶瓷原料中所含的羥基在高溫燒制過程中會全部從器物中脫除,瓷器一旦燒製成功基本就不含羥基,這個過程相當於將時鐘調回零點。“在此後的長期保存過程中,經過跟空氣中的水分子慢慢結合,陶瓷釉面又重新含有羥基,只要是保存時間超過100年的古陶瓷,現有儀器的靈敏度就足以檢測出其表面的羥基,且其強度與陶瓷燒造出窯時間大致成正比關係,從而可以根據羥基的有無和強度的高低判定瓷器的新老和年代。”這就是羥基檢測的簡單原理。

  值得一提的是,5月6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皇朝遺珍實驗室在北京舉行古陶瓷羥基測量技術開發合作研究簽約儀式,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技術考古實驗室研究院馮松林表示,“一旦羥基檢測技術成熟,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會比熱釋光和碳十四測年具有更多的優越性。”

  李港龍認為,科學鑒定和專家眼學是雙軌並行、互補長短的,科學鑒定是鑒定大概年份,但對一個瓷器的窯口、藝術風格、稀缺性還是需要專家意見。

  據了解,此次上海巡展後,這些古陶瓷還將前往廣州、深圳、香港等地展覽,5月30日將在香港半島酒店進行拍賣。

  圖片默認標題

   南宋 龍泉冰裂紋出戟尊

  圖片默認標題

  清雍正 青花山石桃花紋橄欖瓶

  圖片默認標題

  清乾隆 粉彩青花開光花鳥紋描金茶壺

  圖片默認標題

  宋 哥窯葵口折腰洗

  圖片默認標題

  上海收藏愛好者現場用儀器觀察瓷器表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