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區街道公共空間改良 激發居民參與熱情

2017-06-05 08:39:36|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上海社區街道公共空間改良 激發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熱情

  楊浦區鞍山四村裏的一塊綠地曾因疏于管理,成了“不毛之地”。去年,住在這裡的一個小男孩,在一位“高人”的指點下,捧出了家裏的一盆雞冠花移種在這裡。一年不到,雞冠花從一小株變成了一大叢,周圍還長滿了各種鮮花和綠色植物。

  現在,這片小區綠地的維護,從植物播種到澆水,都由社區孩子組成的志願者小隊打理,一切井井有條。站在孩子身後的家長不時會擼起袖子幫一把,社區裏的老人們也樂呵呵地在一旁看熱鬧……曾經荒蕪的地方,成了小區裏的人氣聚點。

  利用專業知識,參與社區和街道的公共空間改良,激發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在同濟大學建築與城規學院,一群教授和青年教師正活躍在上海的老舊社區和街道,通過“微更新”,為更多居民生活的家園注入“抗衰老”秘方,讓上海這座城市更有溫度。

  “綠化治愈”暖人心,破敗小路脫胎成社區花園

  指點小男孩、給社區帶來變化的“高人”,正是城規學院的年輕教師劉悅來。“綠化治愈”是他的拿手絕活,一朵花、一棵草、一盆泥土,甚至居民家中的餐廚垃圾,經他一倒騰,就會有股“治愈”的魔力———不僅改善社區環境,還會燃起居民們參與社區生活的熱情。

  楊浦區偉康路129號對面,一塊名叫“創智農園”的地方,是劉悅來團隊的作品之一。周邊的居民管這裡叫“社區花園”,裏面種著水稻、桑葚、薄荷等植物。因為大部分植物可以吃,所以從“文青”到“吃貨”,再到在周邊生活、工作的人們,大家有空總喜歡來此駐足休憩。

  創智農園的“前身”,其實是一條破舊的城市內部道路。“這個地方曾夾在兩個社區之間,很破敗,沒人願意來。”劉悅來説。

  經過劉悅來團隊的重新設計,不起眼的小路獲得了全新的定位,成為社區居民“身邊的自然,都市的田園”。而這裡種植的一批水稻也匠心獨具。劉悅來介紹,“秋天,我們會組織社區居民帶著孩子一起來打稻子,讓生活在城市的孩子知道稻米是怎麼來的,體會‘粒粒皆辛苦’的含義。”

  社區街道的“微更新”項目,留下的不是簡單的工程而是“溫度”

  “小區停車位嚴重不足,有哪些空間可以騰挪出來停車”“小區綠化遮擋了底樓居民的採光,矛盾很大,怎麼辦”“我們小區老了,有些空間可否重新調整一下”……在城規學院的專家們看來,與傳統的街道環境整治截然不同,“微更新”追求的不是整齊劃一的“項目工程”,而是伴隨項目一起植入的“溫度”。

  這一年,同濟城規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陸勇峰頗以自己的新頭銜———“社區規劃師”為榮。“有個雨天,我們到一個社區踩點,無意中看到一戶住在5樓的居民從窗口扔出來一根電線,原來他要給電瓶車充電,這非常危險。”後來給這個社區做“微更新”方案時,陸勇峰貼心地為小區居民設計了一個太陽能停車棚:居民可以把非機動車整齊地停放在這裡,而且不用再為下雨天充電而“冒險”了。

  當然,全新的理念,有時意味著挑戰。不久前,當城規學院教授徐磊青和他帶領的幾名學生到滬上一個老舊居民區參與“微更新”改造方案設計時,從社區幹部到一線居民,大家的第一訴求竟然是剷除小區中心位置的一個綠化帶。在居民心中,這片綠化是藏污納垢、滋生安全隱患之地。

  “我們搞規劃專業的,有些想法根深蒂固。比如,綠化是好的,能保則保。”故此,徐磊青糰隊最初很難接受居民們的意見。

  回到學校後,心情沮喪的師生們開始查閱相關資料,終於發現,外國一些老舊社區也曾出現過類似案例,居民們“反感”小區綠化,期待空間重構。

  徐磊青告訴記者,最終的設計方案調和了社區居民、管理部門及規劃設計師等多方面訴求,終於,“大家都滿意了”。

  社區精神蓬勃生長,是城市“抗衰老”的秘方

  參與的“微更新”項目越多,同濟的專家團隊對“城市的溫度”的理解就越深刻。城規學院教授卓健認為,上海的城市建設正在邁向更加注重空間品質和活力的“逆生長”階段,未來將關注存量空間上的空間重構、社區激活、生活方式轉變等。“微更新”不僅給老舊的社區、街道帶來一系列看得見的變化,也促進社區精神的蓬勃生長,給城市注入“抗衰老”秘方。

  在鞍山四村,讓劉悅來最欣慰的不是“救活”了無人問津的綠地,而是看到了人們對於社區生活態度的轉變,連孩子也成為參與社區治理的力量。“孩子們自發管理綠地,為防止重復澆水,他們還在水龍頭上加了一把小鎖,由專人管理。”試想,一個有孩子積極參與共建的社區,是多麼地生機勃勃啊!

  “無論是社區公共空間調整還是景觀設計,社區微系統的修復、更新,不是設計師説了算,而是要讓居民從頭開始就參與其中。”同濟大學城規學院副院長張尚武認為,只有秉持這一理念的“微更新”項目,才算真正接地氣,才能讓居民從周邊的細小變化中,感受到城市的溫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