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山羅涇鎮奏響美麗鄉村建設"新樂章"

2017-06-09 07:52:51|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三管齊下"助寶山羅涇鎮奏響美麗鄉村建設"新樂章"

  

【區縣新聞】寶山羅涇鎮奏響美麗鄉村建設"新樂章"

【區縣新聞】寶山羅涇鎮奏響美麗鄉村建設"新樂章"

羅涇鎮花紅村被評為美麗鄉村示範村

【區縣新聞】寶山羅涇鎮奏響美麗鄉村建設"新樂章"

羅涇鎮稻蝦共作示範基地

【區縣新聞】寶山羅涇鎮奏響美麗鄉村建設"新樂章"

農民正在捕撈小龍蝦

【區縣新聞】寶山羅涇鎮奏響美麗鄉村建設"新樂章"

挂在吊蔓上生長的“黃皮紫瓤”西瓜

【區縣新聞】寶山羅涇鎮奏響美麗鄉村建設"新樂章"

清爽脆口的小黃瓜

【區縣新聞】寶山羅涇鎮奏響美麗鄉村建設"新樂章"

上海非遺“羅涇十字挑花”手工藝品

  東方網記者徐群立6月8日消息:近年來,圍繞上海寶山區建設“兩區一體化”升級版的總體目標,羅涇鎮堅持以建設更具風貌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總體目標,以“美在生態、富在産業、根在文化”為主線,創建全國文明鎮和迎接國家衛生鎮復審為契機,聚焦基本農田保護區(含水源保護區),以建設宜居、宜業、宜遊村莊為導向,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進一步推進農業産業發展、農村生態建設、農村優秀文化傳承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品質和農民生産生活水準,促進農村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其中,洋橋村、花紅村已先後被評為上海市美麗鄉村示範村。

  以多元發展為途徑,加強農村經濟支撐

  經濟是發展的基礎,是美麗鄉村建設的根基。過去幾年,羅涇鎮以建設生態旅遊小鎮為目標,大力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堅持“市場運作,專業管理”的發展格局,不斷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打造融現代農業、生態景觀、鄉土風情、休閒度假、文化娛樂、科普教育和農事體驗于一體的旅遊産業體系,促進農村産業結構調整、達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的。

  寶山湖生態休閒農業旅遊區整體形象初顯,先後投入800萬元與市農科院合作,開發了百畝果園、百畝荷園、百畝菜園等多個科普項目;投資1500萬元建成市北地區最大的標準化水産養殖基地;投資1620萬元打造了寶山區唯一一片千畝高水準糧食生産基地;投入1200萬元完成千戶人家及道路等基礎設施改造,形成“品江鮮、食五穀、採蔬果、遊林海、住農院”的“一村一品”特色旅遊項目。通過舉辦“蟹天蟹地、網羅涇華——2016上海寶山湖長江蟹品鮮節”及“抱走寶山——2016上海羅涇·美麗鄉村徒步挑戰賽”,進一步凝聚了羅涇旅遊吸引力,提升了羅涇旅遊知名度。

  以環境整治為契機,加強農村生態面貌

  “五違”是安全隱患的根源,是城市發展的阻力,做好“五違”整治是建設美麗鄉村的必要條件。2015年末,羅涇鎮堅決貫徹市、區關於“五違四必”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的相關要求,紮實推進整治工作。2016年,羅涇鎮共整治“五違”項目(地塊)96個,其中區級項目4個,鎮級自我加壓項目92個,提前一個半月完成全年任務,拆除違法建築21.5萬平方米,消除違法用地470畝,整治成果得到區委、區政府領導和相關部門的充分肯定,被譽為“羅涇態度”。2017年,羅涇鎮拆違任務總量為60萬平方米,截止6月2日,已拆除各類違法建築63.08萬平方米,全年任務完成率達105.13%。

  環境整治不僅要堅決“破”,還要善於“立”。羅涇鎮堅持規劃先行,生態優先,通過整合農田水利、綠化造林、現代農業示範區、村莊改造等多方面涉農項目,讓各類惠農資金、資源、政策在點上聚焦,集中發力。以羅涇鎮被列為上海市“農林水三年行動計劃”重點鄉鎮為契機,努力打造“農田成方、綠樹成蔭、水系暢通、排灌高效”的農林水三聯動示範點。

  以文明創建為抓手,加強農村鄉風文明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不僅要關注看得見的,還要關注看不見的。羅涇鎮注重村民文明素質提升,通過組織開展新家園、新形象”、“我與文明同行”、“共建和諧新農家”、“除陋習、有素養、行文明”、“羅涇人看新羅涇”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系列主題活動,引導農村群眾講文明、改陋習、樹新風,營造秩序良好、健康淳樸、文明和諧的民風鄉風;堅持保護、培育與傳承特色文化,相繼建成丁婉娥、沈同衡和“羅涇十字挑花”三個陳列室,“蕭涇寺傳説”成功申報上海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不斷挖掘反映村宅個性的農耕文化、民俗風情和民間技藝,讓村莊“各美其美”,彰顯美麗鄉村的鄉土特色;堅持提升村民幸福生活獲得感,穩步推進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每兩年為60周歲以上戶籍居民進行免費健康體檢和每年為全鎮戶籍人口購買綜合保障險,逐步健全村級助老、助餐等便民服務,不斷提升農民群眾幸福指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