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學生首獲亞洲設計大獎

2017-06-12 09:20:09|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王然

  原標題:海派設計打敗日本創意 上海學生首獲亞洲設計大獎

  圖片默認標題

  圖説:《山裏紅山楂紅酒》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包裝傳播設計專業楊茹帆,榮獲2016 ASPaC亞洲學生包裝設計大賽全場大獎。來源: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供圖

  放棄石庫門、旗袍女子、東方明珠等傳統元素,提煉出海派文化中溫文爾雅、大氣謙和的精髓,上海學生日前在亞洲大賽上“爆冷”,首次打敗日本,獲得全場大獎。這兩天,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包裝傳播設計專業2017年“尋根記”畢業設計展、暨ASPaC亞洲學生包裝設計大賽獲獎作品亞洲巡展中國站正在新天地·新里舉行,不但極富有藝術感和創新性,還有60多件作品已經申請了國家外觀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真正做到了“左右概念,右手落地”。  

  圖片默認標題

  圖説:《福門米酒》榮獲2016 ASPaC亞洲學生包裝設計大賽銀獎。來源: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供圖

  ASPaC亞洲學生包裝設計大賽由日本ASPaC事務局每年召集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包裝設計協會共同參與大賽組織,旨在推動當代亞洲學生包裝設計的文化傳播力和設計原創力,關注學生作品中嶄新的視點和理念。去年共吸引了日本、韓國、泰國、印度尼西亞、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地區等3000余件在校學生作品參與角逐。其中中國大陸是首次受邀參賽,200多所院校提交了1900多件作品,20件入圍決賽,最終斬獲全場大獎和銀獎,而金獎分別由日本和台灣地區的學生獲得。  

  圖片默認標題

  圖説:展會現場。來源: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供圖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設計學院大四女生楊茹帆的作品《山裏紅山楂紅酒》獲得全場大獎,同樣來自該學院的趙振然則以《福門米酒》獲得銀獎,“上海作品”收穫頗豐。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包裝傳播設計專業學科負責人顧傳熙教授告訴記者,山楂紅酒的亮點在於組合變化,瓶身上三個圓洞讓一瓶、兩瓶、三瓶乃至於八九瓶紅酒可以橫放、可以懸挂,在不同組合中將簡單的酒瓶變成一件裝置藝術。“現有的吹瓶技術還不能批量生産這樣的酒瓶,但設計的意義除了創造美還在於推動技術和材料的創新。”獲得銀獎的《福門米酒》則把瓶中酒藏在一扇環繞而成的大門裏,上海建築的元素被抽象出來,變成鏤空在金屬門上的花紋,緩緩打開寓意“福臨門”,頗具匠心。  

  圖片默認標題

  圖説:展會現場。來源: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供圖

  不見月份牌上的旗袍女子,也沒有旅遊産品上常見的陸家嘴“三件套”,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海派設計的“上海美學”並非披紅插花式的懷舊內容,而是對城市精神的一種提煉。“海派設計不應該局限在老上海,而是應該從不同的視角尋找遺落在城市裏的人文精神,思考著上海設計要如何在睿智、大氣、精緻與海派這些定義中再前行。”

  而對於設計界來説,如何將創意落地,兼顧商業價值,也很重要。記者獲悉,此次展出的作品中已有60多件作品申請了國家外觀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其中就包括2016 ASPaC亞洲學生包裝設計大賽的全場大獎和銀獎作品。 而在展會期間,已經有不少企業前來參觀問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