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獲得者東方醫院坐診免費看病

2017-06-14 08:36:31|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王然

  原標題:諾貝爾獎獲得者今晨在東方醫院坐診免費看病

  圖片默認標題

  圖説:馬歇爾教授在上海市東方醫院本部坐診 院方供圖

  看諾貝爾獎獲得者的門診是一種怎樣的感受?今天上午9時,66歲的“幽門螺桿菌之父” ——巴裏•馬歇爾教授在上海市東方醫院本部坐診,為多名通過特需門診預約篩選的復診患者義診。

  上午8時,距開診時間還有1小時,患者們就已經帶著胃鏡報告、碳13呼氣報告,早早地來到特需門診門口等待。聽説諾貝爾獎獲得者要來坐診,亦有不少其他科室的病患前來,打算一睹馬歇爾教授真容。

  來上海前,馬歇爾得了重感冒,加上長途飛行疲憊,他仍然堅持準時開診。通過院內一名外語出色且有留學經歷的胃腸內科醫生的翻譯,他與每一位患者細細交談,了解他們的病情,逐一給出了個體化精準治療的建議。參照中國醫生的看診時間,東方醫院前期將每位患者的門診時間預定在半小時左右,但馬歇爾對每位患者的諮詢時間實際更長。他不僅看病是“超長待機”,病歷也寫得極其細緻、整潔,這樣的病歷,被患者當作“紀念品”小心保留。  

  圖片默認標題

  圖説:馬歇爾教授在上海市東方醫院化驗室 院方供圖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中國超過50%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目前臨床診療的根除率卻不容樂觀。且由於抗生素的濫用,幽門螺桿菌耐藥性不斷增強,傳統治療方法的有效性也受到了挑戰。今年40歲的陳女士4年前就一直有反復的中上腹脹隱痛,曾在多家醫院求醫,也做過2次針對幽門螺桿菌的抗菌治療,但之後檢查仍為陽性,幽門螺桿菌並未根除。這次,她看到醫院的微信預告,通過特需門診預約,順利得到與馬歇爾教授交流的機會。今天上午第一個看完病的包女士則這樣評價她的看病經歷,“這真的是一次特別的就診,馬歇爾醫生很仔細,他耐心了解我的病史和平時的飲食習慣,整個過程與其説像看病,不如説像在跟熟人聊天。”

  馬歇爾作為西澳洲皇家醫院的醫生,通過瘋狂的“以身試菌”,發現了幽門螺桿菌及其診斷治療方法,2005年與搭檔一起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後,他從未放棄臨床工作,擠出一切時間來堅持門診。據報道,在最受大眾歡迎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前十位中,排名第一的是馬丁·路德·金(1964年諾貝爾和平獎),巴裏·馬歇爾位居第二,甚至超過了愛因斯坦(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目前,在澳大利亞馬歇爾傳染病研究中心,採用“馬歇爾hp個性化精準醫療”,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超過95%。

  受聘同濟大學特聘教授、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名譽院長,馬歇爾將在同濟大學醫學院、附屬東方醫院的聯合科研平臺開展工作。同時,東方醫院馬歇爾消化疾病診療團隊也即將落戶張江高科技園區,針對中國患者對多種抗生素耐藥等現象,嘗試開發針對治療耐藥菌株的基因檢測産品,以縮短治療週期,減少治療費用。院方透露,馬歇爾在東方醫院進行下一次門診的時間預期是今年7月,有需要的市民可以通過醫院官網或微信預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