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歷史最悠久開發區既有“行業龍頭”,也有想成為“獨角獸”的創業者 漕河涇:引進企業“選對不選貴”
從開發區産業轉型,到園區形態轉型,再到如今開發區公司的功能轉型,漕河涇開發區用三十年始終如一的堅持,完成了“三個轉型升級”
不久前,照明行業的“老大哥”飛利浦公佈了新一代智慧照明互聯繫統,在其構想的“2030智慧城市”中,道路照明系統能夠成為信息高速公路上重要的感測器節點。而上述智慧照明系統的研發,大部分都在上海歷史最悠久的開發區——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內完成。
2005年,飛利浦創新科技園落戶漕河涇開發區,十餘年後的今天,飛利浦照明在大中華區的核心研發項目幾乎都誕生於此,公司的産業架構也從傳統的燈具製造,向智慧照明、物聯網等新科技領域拓展。
在漕河涇開發區,還有許多像飛利浦這樣的“行業龍頭”,與開發區一起摸索産業轉型與升級。與此同時,也不斷有創業者來此過關斬將,希冀成為又一隻“獨角獸”。
作為産業推動者和優勢資源整合者,漕河涇開發區如何在過去30年持續保持産業升級,走在開發區供給側改革的前列?新老漕開發人不約而同給出了答案:堅持做自己。
堅持公司化運作
漕河涇開發區始建於1984年,1988年被批准為首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初始規劃面積為5.98平方公里,目前規劃面積為14.28平方公里。
地方不大,年紀又不小,但世界500強企業似乎從不覺得漕開發是個老園區。2015年和2016年,默沙東和強生的中國總部相繼在漕河涇“安家”。
但漕開發總公司招商中心總經理沈寅卻告訴記者,一開始,漕開發的園區産品也曾經歷過不符合跨國公司要求被“拒絕”的情況。
“一些企業對供電的要求是每平方米120瓦,但幾年前漕開發最好的辦公樓也只能做到每平方米80瓦。”原來,一些大企業的辦公、研發設備早就趨於小型化,同樣空間能容納更多設備,用電量自然上升。於是,開發區便想辦法把一批商務樓的單位供電量統統提高到120瓦,使“辦公空間”這個最基礎但使用最頻繁的園區産品,能夠迅速跟上跨國公司的需求。
除了能夠靈活調整園區産品供給,漕開發對選擇企業進駐也有自己的哲學。在開發區工作近30年的漕開發總公司副總工程師韓寶富記得,上世紀90年代,曾有一家非常知名的國際餐飲巨頭想在開發區建廠,但最後卻被婉拒,哪怕這一舉動意味著失掉一筆大額投資。韓寶富説,當時開發區已經意識到,新技術研發的核心即將從傳統製造業向更廣闊的新興産業轉移,而漕開發的未來將屬於這些能夠與園區“共建共創”的産業。“引進企業只選對的、不選貴的”,成為漕開發引領區域産業發展一以貫之的開發理念,也是漕開發實現土地資源高效配置、政策有效落地、産業有序導入和增強産業競爭力的秘訣。
堅持服務“居民”
能夠堅持對産業的把控,還能根據市場需求靈活調整園區軟硬體環境,漕河涇開發區這份“靈動”,得益於從創立之初堅持至今的公司化運作。
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發展總公司成立於1988年7月,目前上海最大的園區平臺企業臨港集團正是脫胎于漕河涇開發公司。與當時全國各地開發區普遍採用的“管委會+開發公司”模式不同,漕開發總公司從一開始就根據上海市人大通過的《上海市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暫行條例》,以地方立法確立公司化運營機制,由開發區公司主導園區的開發、建設、經營、管理、協調和服務,行使部分管理職能。
“專注産業定位,企業自身具備了轉型的內生力,園區也就無需為企業的更新迭代發愁。”
老漕開發人韓寶富的這番感慨,映射的是今天,漕河涇開發區內已經聚集了3600余家中外高科技企業和研發服務機構。
其中,81家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在此共設立了132家高科技企業,形成了以電子信息為支柱,新材料、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環保新能源、汽車研發配套為重點,高附加值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1+5+1”産業集群框架。
每到下班高峰,韓寶富望著辦公室窗外潮水般擁向軌交漕河涇開發區站的人流,他知道這一個個身影,都是與開發區、與上海一同拼搏成長的年輕人。事實上,開發區在成立之初就將服務企業和園區“居民”,作為園區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漕開發不少企業女性員工佔比較高,於是近年來開發區新建商務樓都關注女性員工的需求配套,如適當增加洗手間面積,從細微處讓企業員工有更好的辦公環境。園區的綠化企業在過去30年中從“安”字輩變為“綠”字輩,如今都成為了“生”字輩,折射的正是從重視安保基礎設施到園區綠化,再到講求生態環境的觀念變革。在不斷提升園區服務標準的同時,漕開發也在凝神蓄力,充實園區品牌的價值。
堅持雙創二十載
從漕河涇開發區東側出發,沿著宜山路越過中環,來到開發區西側的科技綠洲,4公里的路程中可以偶遇谷歌中國開發者社區、微軟創投加速器以及騰訊創業基地、可可空間等國內外知名眾創空間。
製造業起家的開發區,難道也要趕眾創空間的時髦?事實上,僅漕河涇科技創業中心就擁有20餘年歷史,眼下已經建立起包括科創苗圃、大學生雙創園、孵化器、加速器在內接力式的創新創業生態,2010年更是被亞洲企業孵化器協會評選為“亞洲最佳企業孵化器”,孵化企業累計已近1700家。
與此同時,開發區還集聚了130余家科技創新仲介服務機構,涵蓋律所、評估機構、專利運營公司、創業投融資機構等,毫無疑問地成為了上海雙創服務體系最完備的區域之一。
在距離中環不遠處的上海科技綠洲,85後“海歸”金夏蔭搖了搖手中有著漂亮拉花的拿鐵告訴記者,這家位於漕河涇國際孵化聯合體底樓的咖啡館,老闆邁克(Michael)卻是一位來自中國香港的硬體工程師。有一天,“老邁”突然想改換人生軌道,就從墨爾本來到上海,去年10月在漕開發擁有了自己的咖啡館,每天為園區裏來來往往的工程師、創業者調製咖啡。對邁克來説,如果哪天想重拾老本行或是再創業,眼前就有一切現成資源。
像邁克這樣看似和漕開發八竿子打不著的創業者,在開發區卻有好幾座“大本營”。在聯合體的四、五樓,被各種顏色標記的辦公室、會議室正虛位以待。去年夏季,美國矽谷最知名的孵化器FoundersSpace和澳大利亞最大的孵化器Fishburners相繼落戶,今年德國黑森州等地的國際孵化器也將陸續進駐,在這裡一同打造漕開發的“國際雙向孵化平臺”。
品牌輸出開分區
10餘年前就“起跑”發展國際性創新創業的漕開發,不僅早早邁入新的産業生命週期,更確保了園區一直走在産業升級浪潮的前列。
自去年10月正式運營以來,截至今年4月,漕河涇國際孵化聯合體共有27家國內外團隊入駐。聯合體項目經理金夏蔭説,秉承著漕開發“貴精不貴多”、“選對不選貴”的原則,聯合體項目數量不多,但皆為成熟團隊,創始人大多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老海歸或辭職創業的高管。不同於急需啟動資金和政策優惠的學生團隊,成熟創業者更關注所處産業的未來前景,這恰恰與開發區聚焦産業升級的目標一致。
“我們可以引進別人招募不到的項目,因為開發區有吸引他們的共同目標。”
近年來,漕河涇開發區陸續在上海設立了松江、臨港、外高橋、康橋、南橋等分園區,同時在浙江海寧、江蘇鹽城、貴州遵義設立了三個全國分區。在此之前,漕開發還率先與徐匯區達成“區區合作”協議,在華涇鎮建立園中園,引入500強企業延峰偉世通、總部型企業瓦克化學以及天合亞太、韓泰輪胎等行業領先企業。
一系列品牌輸出的大動作,既為原本面積不佔優的漕開發拓展了空間,還幫助不斷壯大的企業將生産製造、加工等傳統産業向分園區轉移,在開發區本部則凝聚創新研發力量、專注核心産業。於是,2016年漕河涇開發區園區企業銷售收入達到2933億元,其中三産收入2133億元,同比上升18.7%,第三産業增幅連續多年遠超第二産業增幅,開發區公司也從一個園區開發者,真正成為品牌經營者和産業推動者。
從開發區産業轉型,到園區形態轉型,再到如今開發區公司的功能轉型,漕河涇開發區用三十年始終如一的堅持,完成了“三個轉型升級”,也用潤物細無聲的品質提升,打造出了一張值得上海驕傲的開發區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