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援藏:高原之上更要有高峰

2017-06-19 23:12:45|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圖片默認標題

  圖説:日喀則上海實驗學校是西藏自治區唯一一所12年一貫制的學校 圖 CFP

  那麼遠,這麼近,上海與日喀則雖遠隔千山萬水,但“援藏”二字讓兩地人民的心緊緊連在了一起;一年前的今天,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幹部抵達日喀則市,一年來,援藏幹部們不忘初心、快樂援藏、不辱使命、建功高原,聚焦打贏脫貧攻堅戰。“氧氣稀少,工作不少”“高原之上更要有高峰”,援藏幹部們全心全意為當地百姓服務,在精準扶貧中取得了一個個令人矚目的成績。

  圖片默認標題

  圖説:産業援藏 巴桑頓珠介紹菌菇種植方翔 攝

  改變理念

  溫度再合適石頭也孵不出雞仔

  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幹部聯絡組組長、總領隊倪俊南表示,一年來,全體援藏幹部人才克服高原反應等身體不適,迅速進入工作狀態。聯絡組和5個聯絡小組、“組團式”醫療和教育工作隊,明確了“1221”的援藏總體思路(即聚焦一個目標打贏脫貧攻堅戰,支持發展文化和旅遊兩大産業,提升教育、衛生兩大社會事業發展水準,加快建設一個園區珠峰試驗區),各項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圓滿完成了日喀則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合辦珠峰文化旅遊節等重大任務。

  “我們發現,西藏最缺的不是錢,而是理念、管理和人才。所以,我們深入學習習總書記扶貧思想,突出智力援建,提出‘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扶貧須扶制’。”上海援藏幹部、江孜縣委常務副書記王高安説,“我們通過産業發展來富民強縣,用産業發展來確保農牧民脫貧不返貧。”

  “再合適的溫度也不能使石頭孵出雞仔。”在王高安看來,只有從援建項目入手,建立農牧民參與機制和利益聯結機制,才能帶動農牧民脫貧致富。

  41歲的巴桑頓珠是江孜縣江熱鄉熱旦崗村的一位農民,全家共有10口人。原先外出打工,年收入約有1萬元。前兩年,在縣裏的支持下開始種植菌菇,去年的年收入已經達到了8萬元。今年,巴桑頓珠準備擴大菌菇的種植,打造菌菇種植基地,帶動村裏的鄉親們一起致富,但資金成為了最大的問題。獲知了巴桑頓珠的創業願望之後,江孜聯絡小組引導巴桑頓珠成立了食用菌種植合作社,投入援藏資金50萬元,協調科技局投入科技扶持資金110萬元,並幫助他貸款150萬元,加上巴桑頓珠自己籌措的80萬元資金,整個項目順利地啟動起來。據介紹,投入的50萬元援藏資金並不是簡單直接給錢,而是通過帶動就業以及給沒有就業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分紅的方式,實現既助推實體産業發展,又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的“雙贏”目標。  

  圖片默認標題

  圖説:醫療援藏 即將落成的日喀則市上海臨床醫學中心 方翔 攝

  事實上,如何用好援藏資金成為了不少援藏幹部思考的問題。“亞東鮭魚養殖業作為亞東縣重點發展産業,我們準備第一批投入1100萬元,在下司馬鎮唐嘎布建設鮭魚養殖基地,該項目實施後,每年凈産值可以達到400萬元,能使項目區24戶59人原建檔立卡戶增強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能力。”上海援藏幹部、亞東縣委常委、副縣長張軍説。

  “亞東鮭魚繁殖基地是2015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的,經過一年的時間,目前已經繁育出30余萬尾魚苗價值600余萬元。”亞東鮭魚繁育基地技術領導小組副組長拉巴羅丹説,“下一步,上亞東鄉、下司馬鎮、下亞東鄉養殖基地正式投入使用時,我們將從基地選派農牧技術骨幹專門指導,還將給當地群眾免費提供魚苗和飼料,直至養殖基地能夠成熟運行。”

  來自亞東縣切馬村的拉吉到鮭魚養殖基地已經有半年了,“我們在這裡‘以工代訓’,不僅有工資拿,而且學成之後,基地還會提供魚苗和飼料給我們,未來還可以通過合作社方式銷售。”

  “今年9月,上海市民就有機會吃到亞東鮭魚了。”上海援藏幹部、亞東縣發改委副主任許冰説,“我們計劃9月在上海建立亞東鮭魚的銷售點,10月在上海建立亞東特産的銷售中心,到時候像亞東木耳等特色農産品就可以與上海市民見面了,這不僅將豐富上海市民的餐桌,更重要的是能夠讓産業與市場相結合,更好地惠及亞東的發展。”

  拉孜是318國道和219國道的必經之路。“我們利用‘智慧拉孜’社會管理綜合平臺,實現扶貧工作任務網格化管理,並逐鄉逐村制定實施方案,把任務項目化、項目責任化、責任具體化。”上海援藏幹部、拉孜縣委副書記施忠民説,“同時,逐片繪製分佈圖、規劃圖和時間表,依據時間、節點紮實推進。我們在援藏項目確定上,既要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不僅在産業調整、人才培訓方面投入;也要在思路轉變,觀念更新中探索。通過積極支援城市四大中心綜合建設,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從而確保全面脫貧任務完成。”

  據施忠民介紹,目前援藏項目“智慧校園”項目和縣中學乒羽館已開始動工,教育和衛生業務骨幹“走出去”赴上海培訓已分別圓滿結束,縣人民醫院“創二甲”醫院工作全面啟動,中心綜合大樓已進入開工階段,其它援藏項目也在積極穩步推進。  

  圖片默認標題

  圖説:鳥瞰日喀則市區 方翔 攝

  醫療援藏

  從“輸血”到“造血”傳遞愛心接力棒

  關注民生,惠澤百姓,一直是上海援藏的一項重點工作。在高原地區,不少的“高原病”“特色病”讓老百姓喪失勞動力,並由此致貧。因而,在上海的援藏工作中,醫療也成為了一個重點。

  從“輸血”到“造血”,上海醫療專家前赴後繼,承載著滿滿愛心的接力棒,在開滿格桑花的青藏高原上,不斷傳遞著。

  “我們以上海三甲醫院包科的方式,加強學科建設,以‘高原病’和‘特色病’為抓手,精心打造醫院品牌,籌建日喀則市上海臨床醫學中心。”上海援藏幹部、上海“組團式”醫療工作隊隊長(3年期)、日喀則市人民醫院黨組書記、副院長張浩説,“我們在近期就啟動了包蟲病的篩查工作。作為一種高原常發的寄生蟲病,包蟲病對於百姓的傷害是非常大的,甚至有生命危險。長期以來,包蟲病在西藏被稱為‘蟲癌’。我們近期就進行了西藏自治區的首例肝包蟲病手術。”

  張浩表示,一年來,上海醫療專家開展了臨床醫療新技術118項,拓展和增補了醫院的技術範疇,如紅細胞單採治療高原紅細胞增多症、喉全切加頸部淋巴術清掃治療喉癌、顱內動脈瘤切除術、頸椎骨折伴椎管狹管切開減壓復位前、後路內固定術治療頸椎高位骨折、VSD負壓引流技術治療久治創面不愈等。

  在日喀則地區,“高原紅細胞增多症”發病率特別高,它會導致一系列頭痛、頭暈、疲乏、胸悶氣促、睡眠障礙、食欲不振、記憶減退、精神不集中等臨床症狀,患者生活品質明顯下降,嚴重時甚至誘發肺動脈栓塞、外周動脈栓塞、腦梗塞、心肌梗塞等致命並發癥。

  多年以來,西藏地區對高原紅細胞增多症的治療一直局限于吸氧、活血化瘀、靜脈放血等,療效一直不盡如人意,異常升高的紅細胞很難有效控制到安全範圍。上海第二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朱駿醫生和他的團隊,開拓性地在全球首次運用紅細胞單採術來控制“高原紅細胞增多症”患者體內異常升高的紅細胞。

  “不少患者高興地發現,困擾他們多年的頭暈頭痛、胸悶氣促、疲乏無力、食欲不振、失眠健忘、面色紫黯、唇舌紫紺等症狀,也在術後快速減輕和消除,久違的健康感覺終於回來了。”朱駿説,“一位老伯在術後興奮地表示,好像回到了20歲。現在我的徒弟均已能熟練操作‘紅細胞單採’,我希望這項技術能夠造福更多當地老百姓。”

  復旦大學婦産科醫院李儒芝副主任醫師是首批“組團式”援藏專家隊伍中的一員,他發現西藏地區的醫療檢查手段相對欠缺,以其他城市早已普及的婦科宮頸癌篩查為例,當地甚至連最基礎的巴氏涂片篩查都無法開展,因而,根本無法有效篩查出宮頸癌,並進行前期干預治療。李儒芝醫生回滬後,援藏的接力棒傳遞到新的一批醫生的手中,他反復叮囑後去的同事們,一定要前赴後繼,盡最大的努力。

  復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的王超副主任醫師,跟隨第二批援藏隊伍來到了日喀則。作為病理科醫生,王超醫生在細胞學閱片方面有非常豐富的經驗,不久之前,一位當地年輕女性前往日喀則人民醫院就診,王超醫生通過巴氏涂片的方式,確診其患有早期宮頸癌病變,而早期病變是可以通過有效治療治愈的,這位患者由此獲得了生的希望。

  上海市第一婦幼保健院周浩如主治醫師也隨同第二批援藏隊伍來到了日喀則,他和王超醫生,以及其他援藏醫生一起,通過帶教、指導、培訓等多種方法,規範了當地的婦産科應急流程,把先進的診療技術帶到了當地,為醫院培養出了“帶不走”的專家。

  “援疆、援藏是我登頂人生高度的天路。”上海援藏幹部、江孜縣衛生局副局長、江孜縣人民醫院院長侯坤説。

  2012年7月到2013年12月,侯坤執行援疆任務。去年6月,侯坤又開始3年期援藏工作,“事實上,來自各個渠道援建的醫療設施並不少,因為沒有人會用,很多都閒置了。像微壓軟體艙、常壓飽和吸氧裝置等設備,與我一起過來的樊聰慧和劉怡兩位醫師出身急診科室,對高壓氧艙非常了解,於是重新組織了設備,並培訓人員,開發出一個因地制宜的‘氧療中心’。去年11月下旬,‘氧療中心’正式對外服務。江孜是全國的旅遊歷史名城,每年遊客絡繹不絕,對高原氧療的需求特別強。‘氧療中心’的建立,可以讓更多遊客在江孜得到好的服務。”  

  圖片默認標題

  圖説:教育援藏日喀則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參觀日喀則上海實驗學校 方翔 攝

  教育援藏

  一個孩子都不能放棄

  “經濟越發達的地方,教育程度越高。扶貧先‘扶智’,越重視教育的地方越容易脫貧。”上海“組團式”教育工作隊隊長、日喀則市教育局副局長、日喀則市上海實驗學校校長傅欣説,“這裡的孩子都非常熱愛學習,我們的目標是:任何一個孩子都不能放棄”。

  據傅欣介紹,上海第一批“組團式”教育人才援藏教師共40名,由承擔對口援藏任務的浦東、普陀、徐匯、楊浦、松江等5區選派。他們將在日喀則市上海實驗學校開展支教工作,其中4名教育管理幹部將援藏3年,其餘教師將開展為期一年的援藏教學工作。4名教育管理幹部去年6月18日隨本市第八批援藏幹部先期進藏。40名教師中,第一批援藏教師平均年齡36.2歲,最大年齡54歲,最小年齡24歲,黨員教師20名,中級職稱教師26人,高級職稱教師6人。

  “日喀則上海實驗學校是西藏自治區唯一一所12年一貫制的學校,該校由上海市對口支援。上海實驗學校要建設‘1+5+X’遠程教育資源共享平臺,‘1’是指上海實驗學校,‘5’是上海對口支援的五縣,‘X’是指上海的若干所教育單位。當然,該平臺能為日喀則市更多的學校所用。”傅欣説,“我覺得組團式援藏教師隊伍,能夠緩解學校短時間的、局部的師資緊缺問題,但是,主要工作一定是做帶動和培訓本地教師的事,留下一支帶不走的優秀師資,這樣方能持續地促進西藏教育內涵式發展。”

  作為日喀則市上海實驗學校副校長、黨總支副書記陳前進藏不久,就策劃組織了上海援藏教師在當地福利院的週末公益課堂項目,為福利院的孤兒送去親情、課程和愛心物資。為了改變單純給錢的扶貧方式,他到學校對口的仁布縣的兩個鄉,和鄉幹部、村幹部、農民一起商議,最後,提出了操作性很強的“三增”扶貧模式(農牧産品增收計劃、産品收購增值計劃、扶貧過程宣傳增效計劃),得到大家的一致贊成。

  上海實驗學校和上海對口支援的江孜中學、拉孜中學、亞東中學等之前有共建協議,組團式教育援藏隊伍的幹部和骨幹師資到縣裏去調研、指導、開設講座、共同教研、分享校本教材等。而對口支援的這些學校也有不少創新的做法。

  “有人對你心目中的中國‘新四大發明’做過調查,‘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的支持率最高。對於西藏亞東中學的學生來説,這‘新四大發明’部分學生可能還沒有聽説過,更談不上享用過這些新型高科技。”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幹部、亞東中學校長梁昌明説,“在普陀區教育局、援藏亞東小組成員的支持和幫助下,亞東中學重點培養學生科技素養,體驗科創樂趣,打造教育援藏亮點,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思想逐步浸潤孩子的創新思維。去年7月,西藏第一所中學機器人和3D列印創新實驗室——亞東縣中學創新實驗室開張了。至今,通過網絡課堂,對學生進行了每週一次課的培訓,各有400多人次的學生接受機器人常識、組裝、調試、程式設計等體驗式培訓。去年12月13日,6位從未出過亞東的學生首次代表西藏唯一的一家學校參加上海市未來工程師大賽,經過3天的緊張比賽取得好成績,幾位學生全部獲獎,其中2位學生獲得上海市三等獎。”

  精準扶貧

  薩迦縣150余人脫貧

  “明年你們到定日的時候,就可以看到一個現代化的生態智慧農業園區了。”上海援藏幹部、定日縣常務副書記何勁峰説,“最近,定日縣人民政府與上海壘聖實業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這是援藏定日聯絡小組成功引進的第一家落戶企業,並將成為西藏自治區第一家水培技術的蔬菜公司。整個園區規劃450畝,其中水培蔬菜的面積為50畝,今年年底能種植出蔬菜,同時我們計劃在明年推出集觀光旅遊、休閒娛樂、科普教育、種苗研發等功能于一體的80畝綜合體,不僅將成為定日的又一個景點,更可以為定日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

  何勁峰曾經六次報名援藏,終於在去年圓了自己的心願,“定日縣是一個農牧為主的貧困縣,只有一家珠峰冰川礦泉水廠。目前除了上海壘聖之外,我們也在與天喔食品接洽,目前也達成了初步的協議,把西藏特色農産品通過現代化加工帶給更多的消費者。定日縣主要出産黑枸杞、黑土豆和紅土豆,我們與松江企業對接,在上海有了展示空間。同時,我們也與日喀則的學校對接,通過補貼運輸費,將特色土豆運到學校,既幫助了農民,也讓學生們能夠吃得更好。”

  上海援藏薩迦聯絡小組進藏以來,圍繞産業扶貧、精準扶貧開展了大量調研工作,走遍了全縣11個鄉鎮80多個點,組織召開了20多個座談會,從各鄉鎮和各市直單位報送的200多個項目中,精心選擇了吉定鎮水泥製品廠、薩迦縣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開發、麻布加鄉農産品加工廠等項目作為精準扶貧的優先項目,將吉定鎮水泥製品廠作為首批援藏産業扶貧項目重點推進實施,確保年內竣工投入使用。

  “現在我們的唐卡供不應求,連家裏的唐卡都已經賣完了。”薩迦縣一家唐卡藝術傳播公司負責人次旦旺拉説。

  據上海援藏幹部、薩迦縣常務副書記呂真昌介紹,上海援藏薩迦聯絡小組統籌安排了3個産業發展項目,投資將近5000萬元,其中援藏投資950萬元,建立薩迦縣吉定鎮水泥製品廠,推動薩迦縣工業建材也加快發展,直接帶動當地40戶150余人實現精準脫貧;二是援藏投資3800萬元,建設薩迦縣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開發項目和薩迦縣吉定鎮衝達村旅遊基礎設施項目,提升薩迦縣文化旅遊産業的服務接待能力,優化文化旅遊産業發展環境,帶動當地居民實現脫貧致富。

  記者手記

  快樂援藏“新常態”

  吃飯加辣子,出門戴帽子;寫稿拖管子(吸氧),走路老頭子;夏天蓋被子,踢球沒膽子;打牌找樂子,練拳學樣子;白天想孩子,晚上念娘子;上班邁步子(步行),下班端盤子(自助餐);缺氧壞腦子,打牌怪路子;助學幫孩子,善舉留印子;工作挑擔子,幹活磨性子;勤克壞分子,兄弟一家子;援藏算日子,交出新卷子;一百零九子,修成真漢子!

  在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幹部中,流傳著這樣一首順口溜。在日喀則,上海的援藏幹部就像是親兄弟一樣,平時都是以兄弟相稱,他們努力營造一種坦誠相待、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的良好工作氛圍,在援藏工作中無私奉獻。

  援藏苦不苦,高原反應對於每個人都是一種考驗。但是援藏幹部們更願意用“快樂”二字來形容自己的援藏工作、學習和生活。離開繁華上海,來到日喀則,不僅需要足夠的勇氣,更需要對於事業的熱情。

  在日喀則,援藏幹部們的節奏和上海沒有區別,並帶動當地工作人員的節奏;在日喀則,援藏幹部和藏族兄弟姐妹一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日喀則,援藏幹部們咬緊扶貧攻堅目標不放鬆,讓更多的老百姓能夠早日擺脫貧困,共同走上小康道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