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樂打開“生命之書”

2017-06-21 08:54:35|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上海文化廣場將推全新製作 用音樂打開“生命之書”

  如果你的生命進入倒計時,你會在最後的時間裏做哪些瘋狂或溫暖的事?你是否也會為自己列一張清單,填補以往的空白,記錄餘下生命的點滴?上海文化廣場昨日宣佈,由上海文化廣場製作出品的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將在黃浦區白玉蘭劇場連演16場。兩個性格迥異的少年,在一同完成“清單”的過程中,講述他們有笑、有淚的故事。

  叛逆青年楊曉宇承受不了生活的壓力,萌發了輕生的念頭,卻在此時接到了一通宣判他“死刑”的電話———醫院查出他患了癌症。得知自己患病的他,與“真正患了重病死期將至”的同學劉寶在醫院“不期而遇”。而後者正在策劃自己死前一定要完成的“遺願清單”。於是,兩人便開始了這場瘋狂的“安慰計劃”……

  這部引進自韓國的《我的遺願清單》,是文化廣場繼2016年《春之覺醒》之後,又一次音樂劇整劇製作。它把“生命”的故事濃縮在兩個少年身上———他們剛剛打開對於生命的希望,卻被告知“死亡”———成長教育中最沉重的話題,正漸漸走近他們。於是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和世界做了專屬於他們自己的道別禮。

  “這是一部有溫度、有深度的音樂劇。”談及引進這部音樂劇的初衷,文化廣場副總經理費元洪表示,在選擇劇本時,文化廣場更希望引進和製作一些更“接地氣”的音樂劇。“我們希望通過藝術介入社會、觸動人心,而不是單純引進一個高知名度、高票房的IP劇。這也是我們劇院所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文化廣場方面透露,這次的《我的遺願清單》除了劇本和音樂沿用原版以外,導演手法、唱詞、舞美和燈光都融入了更多的中國元素。因此觀眾將欣賞到的,不僅僅是簡單的“中文版”,而是完完全全的“中國版”。文化廣場方面特地邀請了導演何念和導演馬達共同執導該劇。“兩個年輕的生命在思考、焦慮、恐懼、未知的同時,也充滿期望。當所有我們認為的問題被推到生命之前,一切都渺小了。”何念説。

  讓人稍感詫異的是,作為音樂劇專業劇場,此次《我的遺願清單》的演出卻未安排在文化廣場。這並非是因為文化廣場的檔期排不過來,而是文化廣場自製劇“走出去”的一次嘗試。

  “此舉不僅是為了突破‘文化廣場’的場地光環,檢驗這部音樂劇對市場的真正吸引力,更與我們的製作方向有關。”費元洪説,從涉足音樂劇製作以來,劇場方就制定了專注于中小型音樂劇的製作方向。“經過幾年音樂劇演出的經驗累積,我們認為,現在的中國音樂劇市場應該有更多的‘小戲’出現。這有助於培育出更成熟的製作、市場和觀眾。而過早地介入大製作,無論是對製作方還是音樂劇市場,都是一種傷害。”

  而《我的遺願清單》正是這樣一部“小而美”的製作。這部誕生於小劇場、只有兩位男主角的音樂劇,更適合在小型舞臺上演出,氛圍烘托也將更為緊密。據悉,此次,這部音樂劇不但將走出文化廣場,還將走出上海,進行全國巡演。巡演的第一站已定為北京大隱劇院。“這‘走出去’的兩步是文化廣場今年的重大決策。今後文化廣場製作音樂劇,不僅僅是為了本劇場,更是為音樂劇産業、為走出去而製作。”費元洪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