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常住老人2025年劇增 2050年將超千萬

2017-06-23 09:04:51|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滬常住老人2025年起將急劇增加 2050年將超千萬

  上海的老人總數正在迅速增加中。昨日,勞動報記者從上海社科院舉辦的“中日人口老齡化的挑戰與政策研討會”上了解到,從2025年起至2050年,上海高齡老人將出現急速增長,預計2050年本地常住老人總數將超過千萬人。對此,專家認為單靠上海本地很難完全解決養老服務需求,建議促進蘇浙滬養老一體化,以緩解相關壓力。

  高齡老人將猛增

  根據上海“老年監測統計調查制度”的統計,2016年本市戶籍人口凈增7.01萬人,60歲及其以上人口凈增21.84萬人;65歲及以上人口凈增15.64萬人。

  截至去年底,本市60歲及以上老人總數為457.79萬人,佔總人口的31.6%;80歲及其以上老人79.66萬人,佔總人口的5.5%。

  上海市老齡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殷志剛表示,根據該中心和上海社科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的相關預測,從2010年至2025年,本市人口老齡化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這15年間,申城戶籍60歲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口的總量將增加277萬人,年均增加18.5萬人。而2025年至2050年,申城高齡人口將進入急劇增長階段,“80歲以上的老年人將迅速上升。”

  對此,殷志剛認為,雖然在後25年間,本市人口老齡化會平穩發展,但是由於前15年新增的老年人口都將進入高齡,從而使得相關數據發生了變化。

  有意思的是,目前申城80歲以上的高齡人口占老年人的比例為17.4%,到2020年的預測數據約為14.3%,而到了2025年,這一比例並不會顯著上升。對此,殷志剛解釋道,雖然“分子”的比例會出現增長,但“分母”同樣在擴充中,因此屆時比例未必會出現跳躍式反彈。帶來較大養老壓力

  對此,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周海旺表示認可,他強調,如果加上外省市在滬的老人,上海老年人口的比重還要增加,從發展趨勢來看,到2050年左右老齡化高峰階段,上海常住老年人的總數將會超過1000萬人。

  屆時,養老服務需求將接受前所未有的挑戰。周海旺認為,單靠上海本地很難解決所有的需求。他指出,上海近年來極為重視為老服務,通過各項措施推進為老照護服務,但截至去年底,申城全市養老機構總計702家,床位數共計13.28萬張,只佔常住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的2.66%。

  周海旺指出,一些郊區偏遠的養老院入住率不到50%,養老機構床位有效供給減少,一些高端收費的養老院入住率也比較低,經營形勢並不樂觀。

  另外,上海老年人對於“異地養老”意願不高。去年的本市老年人口養老意願調查顯示,68.4%的老年人不會選擇“異地養老”,29.4%的老年人表示會“短期異地養老”,只有2.2%的受訪者會選擇“終身異地養老”。

  推進蘇浙滬一體化

  其實,蘇浙兩地離上海並不遠,自然環境也有優勢,消費水準並不高。那麼,上海老人為何不喜歡“異地養老”呢?

  周海旺指出,其中主要的問題就包括在外地就診和醫保的報銷轉續比較麻煩。就算實現全國聯網,但僅限于住院醫療費用結算,門診還不行;另外,老人一旦前往蘇浙養老,就不能享受上海戶籍地的養老補貼;此外,上海與蘇浙間並沒有養老服務的協作機制,對養老機構的補貼政策也不統一。

  專家呼籲,應該儘快出臺促進蘇浙滬養老一體化的對策和建議,加強各地政府間的溝通和合作,特別是養老福利政策的區域共享,便利老人“異地養老”。同時,加快醫保和醫療服務的異地銜接,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區域養老服務的供給,完善養老信息和監管服務網絡的建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