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正等市領導沿著浦江兩岸濱江岸線視察

2017-07-06 08:47:47|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韓正等市領導沿著楊浦虹口黃浦徐匯浦東的濱江岸線一路察看,對下一步攻堅工作提出要求

  全力以赴高品質貫通開放濱江岸線 真正兌現對全市市民群眾的承諾,讓更多市民群眾更好享受浦江兩岸濱江公共空間良好環境

  步行道跑步道騎行道要全線統一

  在貫通過程中,各項公共服務配套設施要儘快佈局、及時完善,當務之急是市民群眾最需要的衛生間、飲水點的科學佈局,今後隨著濱江公共空間的逐步開放,相關的便民配套設施可以隨之完善提升。步行道、跑步道、騎行道三條道要全線統一標準、統一標識、一目了然。沿江各區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把三條道建設得更加人性化,讓市民群眾有更好的休閒體驗

  有多少歷史建築就精心保護多少

  下一步工作要把高品質貫通開放放在重要位置,全力以赴啃下硬骨頭,齊心協力打通濱江公共空間中斷點。在實現貫通的基礎上,要逐步提升公共空間的品質、文化內涵和功能,滿足市民群眾旅遊、休閒、漫步等需求。要嚴格歷史建築保護,濱江沿線有多少歷史建築就要精心保護多少,傳承好我們城市的歷史文脈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黃浦江兩岸從楊浦大橋到徐浦大橋45公里岸線公共空間貫通開放工程正在全力攻堅,目前已貫通25.29公里。市民群眾對已貫通區域的感受度如何,貫通開放還有哪些難點瓶頸需要突破,濱江公共空間的品質、內涵和功能怎樣提升?昨天一整天,市委書記韓正沿著楊浦、虹口、黃浦、徐匯、浦東的濱江岸線一路察看,他説,通過近一年的努力,黃浦江兩岸從楊浦大橋到徐浦大橋45公里岸線公共空間貫通開放工程取得重大進展,沿江各區齊心協力、攻堅克難,為到今年年底實現貫通開放奠定了良好基礎。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部署紮實推進,全力以赴做到高品質的貫通開放,真正兌現對全市市民群眾的承諾。要堅持品質第一,一切從實際出發,在貫通開放中逐步提升公共空間的品質、文化內涵和功能,回應市民期盼、滿足群眾需求,讓更多市民群眾更好地享受浦江兩岸濱江公共空間的良好環境。

  上午,韓正和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諸葛宇傑,副市長時光輝來到浦西濱江段,實地察看楊浦、虹口、黃浦、徐匯濱江公共空間貫通工程推進情況。總長2.8公里的楊浦區濱江段現已實現沿江貫通,以上海船廠、楊樹浦水廠、新怡和紗廠等一批工業遺存的更新改造串連起百年工業遺存博覽帶。總長2.5公里的虹口區濱江段目前貫通1.99公里,以遊船碼頭文化內涵提升為契機,提升綠化景觀品質,打造欣賞兩岸風景的嶄新明信片。總長8.3公里的黃浦區濱江段貫通6.1公里,老外灘、南外灘和世博園區濱江連成一體,不同區域呈現不同特色主題。徐匯區濱江段總長8.4公里,現有4.4公里實現沿江貫通,被譽為最美夜跑勝地的西岸跑道全面換新,市民可擁有更好的健身休閒體驗。下轉◆3版(上接第1版)韓正一路走一路察看,分別聽取楊浦、虹口、黃浦、徐匯區委、區政府負責同志的情況介紹,詳細詢問濱江公共空間貫通開放工程推進中還存在哪些困難和瓶頸,對下一步攻堅工作提出要求。

  在楊浦濱江段,市領導從楊樹浦港一路前行至“工業零件展示帶”,在這裡,老工業時代的巨型機床、車間、鋼鐵零件靜靜佇立,工業遺存與濱江景致相得益彰。展示帶一側,是535米長的水上鋼木結構棧橋,這座棧橋由市區聯手建設,同始建於1883年的水廠建築隔水相望,在確保水廠生産設施安全的前提下為市民群眾親水觀景創造了良好條件。韓正走上棧橋,詳細了解濱江工業遺存、歷史建築保護利用情況。上海船廠所在地有望改造成“船舶展示帶”,曾經的鑽焊平臺變為露天展場和慢行步道。韓正説,濱江地區有很多工業遺存、歷史建築,是我們這座城市珍貴的歷史記憶,要盡最大努力保護好每一座歷史建築,傳承好城市文脈。

  原先客貨運碼頭林立的虹口北外灘濱江地區,如今已成為綠樹環繞、景色宜人的休閒區。虹口區還在高陽路上建起人行連廊,方便行人往來于濱江綠地之間。沿路不少正在休閒的市民拿著手機相機,盡情捕捉兩岸美景,市領導與他們親切交流,傾聽大家對濱江公共空間貫通開放的建議。韓正還來到揚子江碼頭,聽取揚子江軍港貫通提升方案,要求按照統一部署,軍地聯手、咬住目標,保質保量按期完成任務。

  在黃浦濱江段,市領導一路步行,察看十六鋪二期觀景平臺,這一區域將打造成為水陸游憩銜接的濱江空間。南浦大橋下的世博黃浦體育園,孩子們正在足球場上踢著足球,周邊公共配套設施也在逐步完善中。市領導走上親水準臺,了解防汛設施與市民活動空間的統籌佈局情況。韓正説,濱江空間貫通開放要堅持品質第一,堅守安全底線。

  從黃浦區與徐匯區交界的日暉港橋進入徐匯濱江段,市領導沿著林蔭大道一路察看。徐匯區特意在濱江沿線設置了兩個跑步服務驛站,為前來健身鍛鍊的市民提供淋浴、更衣、寄存、飲水等配套服務。韓正來到跑步服務驛站,與工作人員親切交流。在徐匯濱江規劃展示中心,市領導還聽取了徐匯濱江公共空間品質功能提升工作介紹。

  在楊浦濱江段楊樹浦港和黃浦世博園區濱江段,韓正等市領導還騎上共享單車,與市民一道體驗濱江開放之後的騎行環境,對下一步完善提升公共服務設施提出要求。步行道、跑步道、騎行道是濱江公共空間貫通開放的“標配”,市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濱江休閒方式。看到在濱江散步休閒的市民和忙碌的志願者,韓正走上前,與大家握手問好。沿著黃浦江邊,一批智慧體育設施、燈光籃球場、露天劇場等正在陸續推出,為市民提供更豐富的活動場地。韓正説,在貫通過程中,各項公共服務配套設施要儘快佈局、及時完善,當務之急是市民群眾最需要的衛生間、飲水點的科學佈局,今後隨著濱江公共空間的逐步開放,相關的便民配套設施可以隨之完善提升。“步行道、跑步道、騎行道三條道要全線統一標準、統一標識、一目了然。沿江各區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把三條道建設得更加人性化,讓市民群眾有更好的休閒體驗。與此同時,綠化建設要因地制宜,各區充分結合自身區域實際打造各具特色的濱江段。”

  下午,市領導來到浦東新區濱江段。該段總長23公里,是黃浦江兩岸45公里公共空間貫通開放工作的重頭戲,串起小陸家嘴、南浦大橋、盧浦大橋、世博文化公園等現在和將來的城市地標區域。為連通浦東濱江公共空間各中斷點,浦東將建12座各具特色的雲橋,更好地滿足人們漫步、跑步和休閒騎行等需求。目前,浦東濱江段有10公里基本實現沿江貫通。韓正等市領導來到陸家嘴濱江段,騎上鳳凰牌自行車沿途察看,浦西的外白渡橋、陳毅廣場、老外灘、新十六鋪碼頭、世博園區等浦江精華盡收眼底,身側則是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等摩天高樓直插雲端,沿線種植的花草植被色彩分明。露天籃球場上,放假的學生們正在進行三對三的訓練比賽,不少市民坐在休閒長椅上眺望兩岸風光。市領導走上開放式的人行長廊,察看濱江綠地建設情況,聽取公共空間中斷點打通工作彙報。

  韓正代表市委、市政府對沿江各區為黃浦江兩岸濱江公共空間實現貫通開放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他説,去年八月以來,黃浦江兩岸從楊浦大橋到徐浦大橋45公里岸線公共空間貫通開放工程有力有序推進,目前已取得重大進展,沿江各區工作成效顯著。下一步工作要把高品質貫通開放放在重要位置,全力以赴啃下硬骨頭,齊心協力打通濱江公共空間中斷點。在實現貫通的基礎上,要逐步提升公共空間的品質、文化內涵和功能,滿足市民群眾旅遊、休閒、漫步等需求。要嚴格歷史建築保護,濱江沿線有多少歷史建築就要精心保護多少,傳承好我們城市的歷史文脈。全市各方要共同努力,讓黃浦江兩岸濱江公共空間,成為上海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讓全體市民共享建設成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