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成為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區

2017-07-12 08:57:33|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臨港海洋節閉幕 浦東成為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區

【區縣新聞】浦東成為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區

  東方網7月11日消息:海洋論壇、南海大洋鑽探學術論壇、海洋智慧裝備展示、“決心號”鑽探船交流訪問、水下機器人大賽、海洋風車節、航海生活節、海洋詩會……精彩紛呈的系列主題活動不斷推動海洋節熱度攀升,7月11日,第三屆上海臨港海洋節圓滿閉幕,上海市海洋局宣佈,以臨港為代表的上海浦東新區正式成為“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區”。

  為體現濱海城市風貌及産業特色、集聚海洋資源,作為上海市海洋活動品牌,上海臨港海洋節已成功舉辦三屆。本屆海洋節從6月8日世界海洋日開始、到7月11日全國航海日結束,為期33天,累計吸引線上線下20多萬人次、300余家涉海企業、近30家科研機構共同參與,成為集聚海洋元素、發展海洋産業、增強海洋意識、宣傳海洋文化的重要平臺。

  “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區”的正式獲批,將進一步促進臨港地區利用自身特色優勢,在海洋科技創新和産業集聚發展領域發揮引領示範作用。臨港地區代表浦東成功申報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區,是推進中央和地方聯動,填補海洋産業發展短板、培育新的發展動能、提升區域發展優勢的重要舉措;也是臨港地區加快推進涉海類産業鏈協同和産業孵化集聚,推進海洋企業開展技術、管理和商業模式創新,拓展重點産業延伸鏈條、擴大規模,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有利契機。

【區縣新聞】浦東成為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區

  閉幕式期間,第二屆“臨港杯”水下機器人大賽、上海海洋智慧製造裝備高峰論壇、海洋智慧裝備展示等活動相繼舉辦,充分體現了臨港地區海洋産業的發展優勢和導向。

  水下機器人技術已成為海洋科技發展的重點方向,“臨港杯”水下機器人大賽結合科研與應用特徵,融技術挑戰性與觀賞性一體,以ROV、ARV、倣生機器魚為主題,在水中進行定深競速、定向航行、水下目標物搜尋及抓取等項目比拼,展示海洋測繪、水下工程、涉海無人深潛器及小型水下機器人的最新成果和應用動態。22支國際知名製造商和服務商、國內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與工程服務公司組成的代表隊參加了比賽。

  海洋智慧裝備展示促進了技術交流與市場合作,一批無人船、水下機器人、海洋測繪裝備等科技創新和待産業化項目參與了無人海洋裝備展示。海洋智慧裝備高峰論壇圍繞無人海洋裝備科技與産業發展、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水下無人系統、無人艇技術及産業投資、海上試驗場建設、智慧海洋、深海潛水器、海洋測繪及無人船等行業關鍵技術、行業配套、應用市場、投資價值領域,吸引了200余名科研技術人員參與專題討論。

【區縣新聞】浦東成為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區

  “上海海洋經濟創新發展聯盟”也在海洋節閉幕式上正式成立。聯盟的設立將圍繞海洋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發展需求,整合海洋龍頭企業、海洋科技研發企業、科研機構、服務機構(成果轉化、知識産權及金融服務)、人才專家、學協會團體等資源,形成跨地域合作、可無限拓展、以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發展為主旨的服務聯盟,推動區域內和區域之間的海洋科技研發、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攻關合作、資源鏈條共享、服務供需對接等,遵循“政産學研金介用”七位一體發展模式,打造海洋産業化領域的服務品牌。目前,聯盟已吸納20余家企業。

  市海洋局、臨港管委會、上海海洋大學、國家海洋局東海信息中心、浦東新區科經委及有關企業出席了閉幕式。

  據介紹,第三屆臨港海洋節圍繞“擁抱海洋,走向未來”主題,舉行了涵蓋海洋産業、海洋科技、海洋科普、海洋文化及海洋美食五大板塊活動。此前,正在建設中的海昌海洋公園以10萬隻風車海及企鵝大篷車為明年的正式開園進行了預熱,中國航海博物館以“航海生活節”等活動繼續傳播海洋文化,滴水湖上的業餘帆船聯賽、西島的海洋主題電影展映等在豐富人們休閒生活的同時也盡展臨港的特色風情;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的正式立項、深海科考能力的不斷提升,以及大洋鑽探學術論壇、上海海洋論壇等則體現了臨港開展海洋科創的深厚基礎和拓展能力。“旅遊+文化”、“科研+産業”正在成為臨港實施海洋戰略、建設現代化濱海新城的兩大動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