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外匯違規問題抬頭 審查不嚴成違規之源

2017-08-07 14:45:36|來源:北京商報|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2017年以來,國家外匯管理局對外匯市場的監管力度逐漸加大。近期,外管局通報了25起外匯違規案例,其中9起就是銀行外匯違規案件。在這9起案件中,8家銀行違規均是由於審查不嚴,1家銀行是因為該行員工“監守自盜”違規辦理外匯業務。

  銀行外匯市場違規亂象突出

  2017年以來,外管局加強了對外匯市場的監管,嚴厲打擊外匯違規行為。近日,外管局在其官網上又發佈了《關於外匯違規案例的通報》,共通報了25起外匯違規典型案件。其中,有9家銀行外匯違規被通報,沒收資金共計64.33萬元,罰款金額共596萬元。

  這9家銀行分別為興業銀行重慶分行、民生銀行三亞分行、寧波銀行上海張江支行、重慶農村商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嘉善支行、恒豐銀行泉州分行、中國建設銀行德州分行、中國農業銀行鎮江分行和平安銀行珠海分行。

  今年以來,外管局已先後兩次通報了18則企業、個人違規案件;在早前的《關於通報銀行外匯違規案例的通知》中,也曾通報了12起銀行外匯違規案例。

  審查不嚴成違規之源

  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在此次通報的9家銀行中,民生銀行三亞分行違規辦理個人分拆購匯案是由於該行員工違規出借個人購匯額度幫助該行負責人購匯匯往境外賬戶。

  然而,對於出借個人購匯額度協助他人規避額度及真實性管理行為方面,外管局早在2015年末就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完善個人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個人在辦理外匯業務時,不得以分拆等方式規避額度及真實性管理。

  除民生銀行三亞分行之外,其餘8家銀行外匯違規主要是因為在審查過程中沒有對企業客戶的貿易背景和單證的真實性、合理性進行嚴格的盡職審核。

  銀行對企業的相關材料審批不嚴就進行售匯,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巨大的風險。對於出現的多家銀行違規現象,北京科教大學金融工程系教授劉澄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銀行外匯違規主要是銀行在外匯審查過程中某種程度上放鬆了審查標準,甚至和客戶們一起為資金的匯出提供種種便利。

  外匯市場監管力度將加強

  外匯市場的每一次變動都引發了監管層的高度關注以及相關政策的出臺。自2015年下半年開始的一輪人民幣貶值,一度讓市場情緒緊張,跨境資本流動也變得十分敏感。監管層接連發出多份文件來加強跨境資本流動的審慎管理。

  2017年以來,跨境資本流動的情況明顯改善,但對於外匯市場的監管力度依然不減。金融分析師肖磊對北京商報記者指出,在國內的管制沒有放開之前,對於出現的外匯違規情況,監管層必然要加強監管,從個人換匯、企業貿易、海外收金等方面都要加強監管。

  外管局已多次表態將加強外匯市場的監管,嚴厲打擊外匯違法違規行為。外管局在最新會議中也明確表示,要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