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腫瘤醫院介入科醫生手術室“負重繡花”

2017-08-17 09:12:52|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在腫瘤醫院介入治療科,一群“重甲醫生”每天身穿20多斤重的鉛衣為病人做手術 在沒有四季的手術室“負重繡花”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介入科醫生在術前穿鉛衣。劉雁冰攝

  夏日清晨,踏進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大門,前來就診的人群熙熙攘攘。透過他們紅腫的眼睛便可知道,這又是一個不眠之夜。

  緊挨著門診大樓的5號樓一樓就是介入治療科病房。儘管這裡只有19張床位,卻像腫瘤醫院的其他科室一樣,從早忙到晚。介入治療科主任李文濤教授告訴記者,雖然來治療的患者病種複雜多樣,但一般情況尚可,經過介入治療,基本不會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

  穿上20多斤重的行頭,仍無法完全避免職業暴露

  許多人都知道,外科治療靠手術,內科治療靠吃藥,而對介入治療知之甚少。李文濤解釋説,介入治療可以在不開刀暴露病灶的情況下,通過人體原有的腔道,或者在皮膚上做幾毫米的通道,在影像設備的引導下對病灶進行精準診斷或治療。

  為保障患者的生活品質,盡可能地延長生存時間,介入科醫生猶如一群“重甲戰士”———他們身披20多斤重的鉛制“甲衣”,頭上頂著“鉛帽”,鼻梁架著“鉛眼鏡”,脖子上圍著“鉛圍脖”,年輕小夥子還得裹上“鉛內褲”,以便最大程度地降低職業暴露對身體的傷害。

  副主任醫師何新紅一邊熟練地穿戴“手術行頭”一邊説,儘管現在的鉛衣已更新換代,從最初的40多斤減至如今的20多斤,款式也由原先的上下一體衣,改為上下分體衣,但是當介入科醫生在給患者做手術時,身體那些沒有被鉛衣保護到的部位,還是或多或少會受到X射線的照射。

  每每脫下厚重鉛衣,汗水早已浸透洗手衣

  手術開始,“全副武裝”的介入科醫生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的引導下,根據治療需求,選用不同的器械:或將牙籤粗細的導管通過人體血管,將高濃度的化療藥物直接輸送到病灶內,實現對腫瘤細胞的“密集殺傷”;或用芝麻粒大小的栓塞劑直接封堵住腫瘤的供血血管,斷其“糧草”,“餓死”腫瘤;或用圓珠筆芯粗細的消融針直接穿刺到腫瘤內部,利用高溫(最高110℃)或者低溫(最低-150℃)將腫瘤“燒死”或者“凍死”……

  這裡的每台介入手術,就如同“負重繡花”,若不是親眼目睹,很難相信這些穿刺、灌注、栓塞、消融等精細操作,是由這群“重甲醫生”完成的。

  “我們這裡沒有四季。”介入科醫生們説,為了確保介入治療影像設備的正常運轉,治療室內的溫度要始終保持在25℃左右。儘管如此,每台手術結束後,醫生們脫下厚重的鉛衣,汗水早已浸透洗手衣,而患者身上只有一個小小的針孔。

  治療恢復的快節奏讓醫生們愈發忙碌

  由於介入醫學獨具的微創、高效、精準和可重復性,在現代醫學中已經成為與內科、外科並駕齊驅的第三大學科。雖然腫瘤介入只是綜合介入中的一個分支,但其臨床地位和價值在不斷升高。介入治療不僅可以挽救中晚期腫瘤患者生命,緩解他們的病情,針對早期腫瘤病人,可達到根治的效果。

  如今,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介入治療室已然變成了一個高效的診療平臺。作為高速運行的腫瘤醫院列車的一個功能單元,介入手術室每年完成介入手術6000余臺,介入科CT引導下穿刺活檢量近4000例。此外,介入科醫生還幫助需要長期輸液化療的腫瘤患者構建“生命線”——靜脈輸液港。隨著醫生、患者對靜脈輸液港優越性的逐步認可,目前,靜脈輸液港構建量由最初的每年40余例,增至如今的近500例。

  微創介入的治療方式,使得這裡的病人恢復得相當快,平均住院時間不到五天,但這樣的快節奏,也讓醫生們更加忙碌了:入院、查體、問病史、寫病史、手術、出院,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項,叮囑定期隨訪,就這樣週而复始,送走一批又迎來一批病人。雖然一刻沒有停歇,可每當看到患者開心地出院,“重甲醫生”們的心就像脫下手術鉛衣一般如釋重負,彼此默默會心一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