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7522!橫沙東灘紅頸濱鷸數量創單次單點最高紀錄
紅頸濱鷸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近危物種,繁殖于西伯利亞北部,在東南亞至澳大利亞越冬,為中國東部及中部較為常見的遷徙鳥類。
記者從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了解到,在8月初的一次同步水鳥監測中,市野保站工作人員在橫沙東灘記錄到鳥類總數超15000隻次,其中紅頸濱鷸(Calidris Ruficollis)數量7522隻次,這是上海同步水鳥監測開展以來單次單點的紅頸濱鷸數量最多的一次。
紅頸濱鷸體長約15釐米,是一種灰褐色濱鷸,主要棲息于凍原地帶蘆葦沼澤、海岸、湖濱和苔原地帶,以昆蟲、昆蟲幼蟲、蠕蟲、甲殼類和軟體動物為食。紅頸濱鷸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簡稱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近危物種,繁殖于西伯利亞北部,在東南亞至澳大利亞越冬,為中國東部及中部較為常見的遷徙鳥類。在上海地區出現的時間主要為春季的4月、5月和秋季的8、9月,近年來主要集中于橫沙東灘。
上海市是水鳥的重要分佈區。經多年調查,上海市已記錄的水鳥種類達160余種,佔全國水鳥種類的60%以上。水鳥是上海市生物多樣性的重要類群,在生物多樣性的研究與保護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市野保站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上海同步水鳥監測工作始於2005年9月,剛開始的幾年,監測頻率、監測點都是隨鳥類的分佈情況而改變的,自2011年開始,監測頻率、監測點基本穩定下來。
目前,全市共有14個水鳥監測調查區域,每年開展16次同步監測,即在每月1次監測的基礎上,在4月、5月、8月、9月這幾個候鳥過境的高峰月份再加一次。“由於水鳥遷徙能力較強,上海各監測點分佈又比較分散,哪怕是同一個監測點,範圍也比較大,因此在監測時往往是各點同時進行、同一個點分片區由多人同時進行,這就是‘同步監測’的由來。即便如此,仍然不能保證監測到的水鳥完全不重復,故計量單位採用‘只次’,而不是‘只’。同一天在同一塊地方監測發現7522隻次的紅頸濱鷸,以前從未有過。”工作人員表示。
7522隻,也超過了紅頸濱鷸總種群數量1%(3200隻左右)的標準。這意味著什麼?專家認為,水鳥棲息具有混群性,佔全球種群數量1%以上的水鳥物種,往往可以作為同類水鳥的代表物種,反映整個水鳥的豐富程度,從而反映棲息地的生態環境品質。《國際重要濕地公約》(即《拉姆薩爾公約》,全稱為:Convention on Wetlands of Importance Especially as Waterfowl Habitat)對重要濕地的評價標準中有這樣一條:“如果一塊濕地定期棲息有一個水禽物種或亞種某一種群1%的個體,就應被認為具有國際重要意義”。
在2010年市政府發佈的《崇明生態島建設綱要》中,提出了“至2012年‘1%水鳥物種’達到7種以上”的目標。2012年時,在崇明記錄到的羅紋鴨、白頭鶴、黑尾塍鷸、白腰杓鷸、紅頸濱鷸、環頸鸻、蒙古沙鸻7個物種的數量,均已達到或超過了全球種群數量的1%。近年來,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如火如荼,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致力於成為鳥類天然博物館和候鳥天堂。在最近公佈的《上海市崇明區總體規劃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6-2040)》草案中,崇明明確到2020年佔全球種群數量1%以上的水鳥物種數將達10種,到2040年將達15種,打造成全球鳥類的重要棲息地、世界自然資源多樣性的重要保護地。
相關專家表示,紅頸濱鷸在橫沙東灘的數量近年來呈上升趨勢,這與橫沙東灘近年的圍墾工程也存在一定聯繫。在橫沙島的長江入海口處,原本一片江海相連的水域現在變成了一望無際的濕地,這就是上海橫沙東灘圈圍工程的成果,目前已進展到八期工程,為上海發展空間“拓”地。圍墾吹沙後形成的淺灘是紅頸濱鷸所偏好的覓食生境,為紅頸濱鷸提供了一個合適的“補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