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閱讀上海100勝 53丨大河環翠 滄海四秩行大治 碧水二度寫風華
大治河,1977年12月開挖,1979年1月18日竣工,河面寬達102米、全長39.543公里,穿越閔行與浦東兩區,連通黃浦江與東海,因1977年正值粉碎“四人幫”之後由大亂至大治的“大治之年”而得名,是上海最大的人工河道,有著“生命河”之美譽。
在上海,有這麼一條河,她從無到有卻桑田滄海波瀾壯闊;在上海,有這麼一條河,她雖遠離喧囂鬧市卻舉足輕重;在上海,有這麼一條河,她舊任未辭新粧漸披志在千里光追萬年……她,就是穿越閔行與浦東兩區、連通黃浦江與大東海的“大動脈”、有著“生命河”美譽的大治河。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影
一條大河波浪寬
大治河西端連接黃浦江的地方有一個水閘,名為“西閘”,西閘北岸茂林鋪翠,綠蔭連廊,有著“花園單位”之稱。水閘南側,船閘復線正如火如荼興建。
西閘站長夏建明介紹,船閘復線建好後可以通行1000噸級的船隻,遠超目前的300噸級。建好後的船閘復線邊同樣會種植花草樹木,同樣會綠意盎然。
與西閘遙相呼應的是“東閘”,東閘就在大治河入海口位置。閘外,芳草如毯,一望無際;閘內,曲徑通幽,啁啾不絕。
行走在大治河邊,綠,遠不止是在兩端。從浦江鎮段到航頭鎮段,從航頭鎮段到新場鎮段,從新場鎮段到宣橋鎮段,從宣橋鎮段到惠南鎮段,從惠南鎮段到老港鎮段,延綿而立的,不是原生的濕地,就是新造的綠地;不是桃樹連片的果園,就是稻苗茁壯的田園;不是高大挺拔的喬木片林,就是低矮精緻的灌木叢林。它們,吮吸著大治河的清流養分,裝點著大治河的粧容相貌。
粧容相貌中,初具規模但人氣旺盛的當數閘航公路浦星公路邊一平方公里左右的綠地。這片綠地南臨大治河,北接浦江大居地塊,原來居住在浦江鎮匯西村與永建村的居民,也有一個沙石堆場。現在,拆遷改建的綠地裏,“山巒”起伏,“峰”回路轉,亭臺樓榭,小橋臥波,香樟銀杏隨處可見,青草碧蓮觸目皆是。日未落山,人便紛至,有的閒庭信步,有的順道快跑;有的靜坐休憩,有的高談闊論;有的駐足水上露臺放聲高歌,有的群聚“山”間廣場踏樂起舞,聲樂中,一會兒“一條大河波浪寬”,一會兒“為你打開一扇窗”……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影
千辛苦引幸福泉
原在南匯水務局,現在在浦東新區水務系統工作的陳志強介紹,1977年,為減輕上海市區和蘇浙二省汛期的洪水壓力,上海市委、市政府作出一項重大決策:在浦東地區開挖大河行“大治”,為黃浦江分洪,為上海“解患”。從當年12月開始,當時的南匯縣20多萬民工、6000多輛中小型拖拉機、汽車以及2000多輛獨輪手推車,就迎著凜冽的寒風,浩浩蕩蕩奔赴開河工地,在河兩岸搭起了上萬個簡易工棚。
開河工地上,他們迎著招展的紅旗,有的用鋤挖,有的用鏟鏟,有的用肩挑,一個個喘著大口粗氣,喊出了響亮的口號:“寧吃千辛苦,引來幸福泉”“願流萬擔汗,匯成生命河”。
當年12月15日,在市領導彭衝、外交部長黃華的陪同下來到南匯縣大治河水利工程建設工地的巴基斯坦政府首腦齊亞·哈克將軍,也突然走下河場,拿起一把鐵鏟也挖起了泥,陪同人員笑著勸阻他,將軍肅然起敬地説,如此高昂的勞動熱情真令我感動,你們一定會成功的!
成功了——經過兩冬一春的奮戰,一條壯麗寬闊的大河不僅出現在浦東大地上,還在大河東西兩端各建河閘一座,在沿線建了公路橋、拖拉機橋13座。
當年參與挖河的大團市民周明介紹,大治河挖成後,就再也沒有遇到過洪澇災害了,村民們也沒有再挖其他小溝小河了,以往每年冬季要進行的“洗鹼”行動也因引入了大治河的清水灌溉而逐漸變成了歷史。
據了解,大治河的清水後來也成了南匯工業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在大治河邊建起的南匯水廠,為當時90%以上南匯人提供了飲用水源(青草沙水庫建成後,改用青草沙水源);因通航船隻可達300噸,大治河還成了南匯溝通上海市區及外省市之間的水上“大動脈”,成了市區95%生活垃圾運往老港地區的重要通道;在後來尤其是1989年排洪時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大治河也被人民親切地稱為“生命河”,在其開挖40年之際,有關民間人士還準備籌建一個“大治河紀念館”。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影
生態廊道漸可待
據了解,在建設國際航運中心進程中,作為水上“高速公路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治河與其他幾條通往蘆潮港的河流一起,均將被打造為Ⅲ級內河高等級航道,由黃浦江直達蘆潮港內河港區。
根據規劃,未來大治河可通行的最大船舶,將從300噸級升級為1000噸級船舶或90標準箱的集裝箱船,相應地,全線航道護岸將新建,航道將疏浚,橋梁將新建或改建,數量達20來座,其中,恒南路橋已於今年5月31日通過竣工驗收,西樂路橋、二團橋預計今年基本建成,興隆橋、南濱公路橋、航南路橋、航都路橋預計年內主橋合龍;楊輝路橋計劃年內主橋結構貫通。
來自閔行區水務局的消息顯示,今年將在浦江鎮大治河以南區域,以建設農業生産現代化、河網水系生態化、綠化林網全覆蓋為目標,推進“農、林、水、綠、體”五位一體建設,形成一張綠色生態“水網”。
而作為上海市級生態廊道試點項目的大治河生態廊道(S2-G1501段),規劃總用地面積達2630公頃,比整個黃浦區大六平方公里左右,將成為上海城市邊緣居民休閒、休憩、度假、親近自然的生態場所。其中,總面積555公頃的近期範圍中,水域、耕地、林園等生態性用地445公頃,生態功能包括河道綠道、農林複合區、郊野公園、景觀風貌區四個功能類型。根據不同生態類型具體的項目、作用、功能,又進一步具化為:河流型廊道+農作型田園+遊憩型公園+觀賞型叢林。其功能結構則將以大治河及其兩側的生態帶為生態軸線,根據類型和建設用地功能,劃分為觀賞林野、桃林野趣、水鄉田園和城市組團四個主題區域。
據了解,觀賞林野組團是以保護自然性和野趣性的半自然環境為主的農林地區;桃林野趣組團以建設培育大團鎮蜜桃園為特色;水鄉田園組團以農業生産用地為主;城市功能組團以酒店、文化娛樂、體育休閒、會展服務、研發設計、康體養老等功能為主。
項目建設方上海浦東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透露,已啟動了大治河生態廊道概念性綜合方案國際徵集工作,來自美國、德國、荷蘭等國家的著名設計團隊都已提交了設計方案,上海市規劃設計院正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綜合、優化。
不久的將來,你就可以看到這樣一幅立體畫:一艘艘船舶滿載集裝箱在大治河上劈波斬浪,一輛輛車子在現代化鋼拱橋上飛駛,精緻的生態組團在河兩岸接二連三,開心的人們在生態組團中自由徜徉,成群的鳥兒在生態組團與大河上下自由飛翔……(新民晚報記者 羅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