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菜籃子"供應 滬打造標準市場

2017-08-24 09:00:21|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保障"菜籃子"供應 申城打造中心批發市場和全國性大市場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圖片説明:靜安區洛平菜市場

  “這裡的菜價真心實惠!在”靜安區北站街道天目東路社區蔬菜直供點,市民楊阿姨對記者説起這裡的蔬菜價格,連連稱讚;而在位於靜安區的洛平路菜市場,牛心菜1元/斤,冬瓜0.8元/斤、大白菜0.9元/斤,番茄2元/斤,其菜價低於市場價15%—20%,受到了附近居民的歡迎。

  今天,東方網記者跟隨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每月一訪”集體採訪活動來到了靜安區。據上海有關部門近三年來對全市各區主副食品價格監測結果顯示,上海各中心城區中,靜安區的平均菜價多年來保持中心城區低位,一直以來是菜價的“洼地”。

  為何位於市中心,靜安區的菜價卻如此便宜?靜安區副區長周海鷹在接受東方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菜籃子”工程事關千家萬戶,靜安區以“方便、便宜、豐富、有序”為宗旨,不斷深化“菜籃子”建設工作,制定和實施了“菜市場建設與管理、綠葉菜供應、社區為老直供、應急保障供應”等一系列管理辦法。

  據周海鷹介紹,自“撤二建一”伊始,靜安區就建立了保供穩價工作機制,在每家菜市場每天設置一個平價菜供應攤位,以低於市場價15%—20%的價格銷售,在“兩淡”和“三節”等重要時間節點增設平價菜攤位,確保惠民工作不斷不亂。

  此外,靜安區還加大了對市場供應體系建設等相關工作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據了解,2016年和2017年,靜安區菜市場專項扶持資金均達到了1500萬/年以上(其中保供穩價約700萬元/年),區政府還將菜市場新改建、社區智慧微菜場等供應體系建設項目列為政府實事項目加以落實。今年,新改建標準化菜市場3家,新增調整社區微菜場17家,在建示範性標準化菜市場2家。

  而作為全市社區智慧微菜場的試點啟動區,目前廚易時代、強豐實業、食行生鮮、易小鮮等品牌在靜安區均有設點,並已落地微菜場78座,加上38家菜市場,構成了靜安區基本保供應體系。

  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吳興寶在接受東方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上海現有2700萬消費人口,每天消費農産品約7萬噸。除綠葉菜外,約80%以上貨源由外省市提供。上海的“菜籃子工程”在服務農業生産、促進農産品流通、滿足居民消費、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發展水準居全國前列。

  據悉,目前上海已經初步形成大市場、大流通、大基地、大數據、大合作的“五大常態”,總體實現了“菜籃子”供應穩定、價格平穩和安全可控。

  吳興寶介紹説,依據《上海市食用農産品批發和零售市場發展規劃(2013年-2020年)》,按照“廣覆蓋、低成本、高效率”原則,構建了“中心批發市場-區域批發市場、專業批發市場-標準化菜市場”的三級食用農産品批發和零售體系。目前,上海全市共有農産品批發市場25家,包括中心批發市場2家(已建1家,規劃建設1家),區域性批發市場15家,專業批發市場8家,年交易量1200萬噸,交易額約1000億元。菜市場986家,其中標準化菜市場869家,年銷售農産品650萬噸,是農産品零售的主渠道。超市賣場2700家、生鮮配送企業40家、智慧微菜場1427家,已成為農産品零售的有益補充。

  針對部分農産品區域批發市場規模較小、能級不高、管理粗放、秩序較亂的問題,吳興寶表示已加大淘汰、調整和改造力度,逐步轉型為區域加工配送集散中心。其中,把上海西郊國際農産品交易中心作為主中心批發市場,全力打造“一級批、全覆蓋、現代化、國際化”的中心批發市場和全國性大市場,西郊國際年成交量515萬噸、成交額375億元,佔全市批發交易總量、交易額的四成左右。目前,全市農産品批發市場從2012年的51家減少到2016年的25家,預計到2020年僅保留15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