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勇:把崇明建成綠色發展標杆和典範

2017-09-01 09:01:59|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把崇明建成綠色發展標杆和典範 應勇昨在崇明區調研指出,既要嚴格落實生態指標體系,又要努力走出生態經濟發展新路

  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8月31日在崇明區調研時指出,建設崇明世界級生態島,是上海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不搞大開發、共抓大保護”指示要求的重大戰略舉措。要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全面落實崇明世界級生態島發展“十三五”規劃及三年行動計劃,堅持生態島建設目標不動搖,堅持轉變生産生活方式為根本,堅持舉全市之力抓推進,既要嚴格落實生態指標體系,又要努力走出生態經濟發展的新路,把崇明建成綠色發展的標杆和典範。

  建設生態島,轉變人們的生産生活方式至關重要。崇明正大力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應勇與副市長彭沉雷一行來到陳家鎮花漂村,察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

  由上海電氣環保集團實施的污水處理項目,主要通過一個集裝箱大小的裝置,對周邊農戶的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出水主要指標可達一級標準。市領導察看出水樣品,詢問設施建設運營情況。三星鎮新安村正使用中國中車建設的凈化槽,對農村生活污水進行處理,出水指標同樣達到一級標準,鎮裏計劃明年為1萬多戶農戶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市領導叮囑説,整體解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問題,關鍵要加快截污納管。市領導還察看了三星鎮社會管理信息化系統、田園綜合體驗展示館和黨建綜合服務站。

  作為上海重要的農産品生産基地,崇明打造現代生態農業空間廣闊。市領導來到豎新鎮靜捷蔬菜專業合作社,察看金瓜等特色農産品種植區,了解農民就業增收情況,合作社負責人説,我們僅在豎新鎮就解決了100多人就業,農民不僅在合作社上班拿工資,還有土地流轉收入,夫妻倆年收入可達10萬元。在倉儲配送中心,市領導察看蔬菜加工配送情況,詢問蔬菜銷路,合作社負責人喜滋滋地説:“現在‘崇明’就是生態的象徵,農産品很受歡迎。”應勇説:“要發揮生態優勢,打造上海市民喜愛的崇明農産品品牌。”原長征農場區域內,正規劃建設30平方公里的光明田緣項目。光明集團負責人告訴市領導,未來這裡將完善區域生態水系,建成向日葵、薰衣草、油菜花等經濟作物為主的萬畝花田,通過發展“現代農業+旅遊服務”業,打造有産業、有生態、有文化的新型田園綜合體,並帶動農民致富。

  在隨後召開的座談會上,應勇指出,崇明“撤縣設區”以來,各項工作推進有力有序,生態島建設取得積極進展。要緊緊咬住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目標,攻堅克難、不怕遙遠,一步一個深深的腳印,堅定不移往前走,直到目標實現。崇明生態島建設水準如何,關鍵看生態島建設指標體系推進落實得怎麼樣。要加快建設一大批重點項目,構築生態島建設指標體系的“四梁八柱”,推動生態島建設再上一個臺階,真正讓生態成為崇明最顯著的標識和最重要的“家底”。

  應勇指出,有近70萬人生活在島上,是崇明建設世界級生態島的重要特點。要按照綠色、環保、生態的要求,全面推動人們生活理念、習慣和生産方式的根本性轉變,著力發展綠色經濟、低碳循環經濟。要充分發揮生態優勢,不斷提高規模化農業生産水準,打造一批叫得響的農業品牌,在發展高水準的現代生態農業方面闖出一條新路。要注重“農林水”融合、“農旅文”融合,加快發展生態旅遊。要大力倡導綠色出行,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要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努力做到垃圾源頭減量、全程分類,進一步提高末端無害化處置和功能化利用能力。

  “崇明生態島建設不是崇明區一家的事,而是全市共同推進的一件大事。”應勇強調,崇明區要承擔好主體責任,市相關部門要全力支持,光明、上實等市屬大企業要發揮主力軍作用,共同為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