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進社區”開展

2017-09-18 09:28:43|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支付安全最挂人心 “網絡安全進社區”于全市開展活動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

圖説:故事大王黃震良用滬語小故事,傳達信息安全和防騙意識 劉歆 潘高峰/攝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網絡安全與市民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今天,作為2017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的重要活動之一,“網絡安全進社區”在上海全市16個區的200多個街鎮、工業區、旅遊區等展開宣教活動。來自公安、銀行、運營商等關係信息安全的單位和企業,紛紛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通過佈置展板,分發宣傳品和交流互動,以及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表演、知識問答等形式,提升市民在網絡世界的自護能力。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

圖説:嘉定願者和民警向社區居民宣傳普及網絡安全防範知識劉歆 潘高峰/攝

  今天一早,在嘉定區菊園新區日月光社區,小區多媒體電子屏正在滾動播放防範電信詐騙的視頻。社區廣場上舉行的“網絡安全進社區”宣教活動,為現場居民進行防網絡欺詐、青少年網絡安全、信息法律維權等內容的講解。走進社區課,故事大王黃震良把“猜猜我是誰”、“QQ網戀詐騙”等詐騙常用的“套路”編成了小故事,讓居民們在笑聲中加深了信息安全和防騙意識。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0

圖説:嘉定公安分局網安支隊民警為居民講解電信詐騙防範知識 劉歆 潘高峰/攝

  嘉定公安分局網安支隊民警羅鑫告訴記者,社區居民們最關心的是支付安全的問題。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不少中老年人也都用上了移動支付,但是他們安全防範意識比較差,容易遭遇電信詐騙和個人信息安全的風險。67歲的社區居民汪綏芬説,通過社區課堂反電信詐騙的培訓,以及民警的安全提示,對於“騙子電話”現在已經有了防範意識,陌生號碼和涉及轉賬等內容的電話都不能信。

  “手機丟失後,除了報警還有哪些第一時間要做的事情”、“網絡支付有哪些陷阱?”在普陀區宜川路街道社區文化中心,來自普陀區銅川學校的學生以“移動設備安全”為主題,通過生動活潑的情景劇,向觀眾傳播如何在網絡世界保護自己的小知識。多媒體教室裏,普陀公安分局網安支隊的青年教師結合生動的影片,為社區青少年解讀網絡安全知識,指導青少年在虛擬世界裏保護自己的安全。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1

圖説:普陀區銅川學校的學生以“移動設備安全”為主題,演出情景劇向觀眾傳播如何在網絡世界保護自己的小知識。劉歆 潘高峰/攝

  在徐家匯港匯廣場,眾多市民停下腳步,通過手機掃碼參與網絡安全普法知識競賽。此外,全市300余家東方社區信息苑將開展網絡安全知識金點子徵集活動,組織居民集中觀看分論壇活動網絡直播。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2

圖説:徐家匯港匯廣場,通過手機掃碼參與網絡安全普法知識競賽 劉歆 潘高峰/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