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視覺中國
電動車越來越多,滿足了短距離、乘用車的出行需求,但卻無法滿足大客車、貨運卡車等長距離、重型車的“大胃口”。作為目前新能源車發展最佳組合方案“電動車+燃料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燃料電池汽車的創新發展,決定著各地區、各企業在未來汽車産業中“誰主沉浮”。為了把握住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下一個“風口”,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燃料電池企業技術鏈、産業鏈,今天下午上海在國內率先發佈“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旨在將上海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燃料電池汽車創新中心和産業高地。
來源/上海市科委供圖
隨著,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開始預測燃油車退市“時間表“,全球燃料電池汽車已進入技術與市場示範階段,預計在2020年將全面進入商業化階段。目前,國內已初步掌握整車、動力系統與關鍵零部件等技術,具有百量級動力系統平臺與整車生産能力。廣東、湖北等地成立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産業基金,以資本為紐帶,初步了形成産業集群。但是,我國仍面臨著實施方案缺乏、基礎設施規劃與建設力度不夠、研發投入不足、産業鏈不完善等難題,嚴重阻礙商業化進程。
上海是我國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研發、産業化的先行者。從2003年“超越一號”到2015年上汽榮威950,上海技術始終代表了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最高水準。上海專注于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研發、製造的企業數量超過30個,形成較為完善的産業鏈。例如,嘉定區已初步形成産業資源聚集,具備較完整的産業配套要素,持續吸引國內外整車企業和産業鏈優勢企業落戶。
來源/上海市科委供圖
市科委副主任幹頻告訴記者,當下燃料電池汽車已進入産業化初級階段,最新發佈的《上海市軟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正是抓住未來3至5年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最佳窗口期,確立上海在燃料電池汽車競爭中的優勢地位。《規劃》明確提出上海燃料電池汽車發展“三步走”目標:
到2020年,上海將實現電堆、系統集成與控制、關鍵零部件等核心技術跟蹤國際水準;聚集超過100家相關企業,培育有國際影響力的技術研發中心1個、檢測中心1個,全産業鏈年産值突破150億元;建設加氫站5-10座、乘用車示範區2個,運行規模達3000輛,推動燃料電池公交、物流等車輛試點。
到2025年,形成系列化燃料電池電堆産品,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同步國際水準;聚集有國際影響力的整車企業1家、動力系統企業2-3家、關鍵零部件企業8-10家,世界前三的研發或公共服務機構2個,全産業鏈年産值破1000億元;建成加氫站50座,乘用車不少於2萬輛、其它特種車輛不少於1萬輛,在公交、商用大巴、物流車等前期試點基礎上擴大示範規模。
到2030年,實現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和製造總體達到國外同等水準;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全産業鏈年産值突破3000億元,帶動全國燃料電池應用産品多元化應用;上海燃料電池汽車産業鏈和價值鏈輻射全國,加速未來社會能源和動力轉型。
來源/上海市科委供圖
為了不斷培養燃料電池汽車的産業應用,上海正在探索互聯網與新能源深度融合的燃料電池汽車創新運營商業模式,將設置燃料電池汽車商業運營示範區,開展公共交通、定制共享班車、分時租賃等運營示範;以産業配套和氫源基地等為基礎,推動環上海加氫站走廊、嘉定汽車城、迪士尼、虹橋機場、金山化工區、臨港等示範區域加氫站的規劃與建設。
與此同時,上海還將突破燃料電池電堆關鍵技術,優化燃料電池發動機集成與控制技術,全面提升其可靠性、耐久性。據介紹,汽車城科技創新港、同濟科技園、外岡基地等燃料電池汽車園區也將積極發展,形成較為完善的産業集群,在關鍵材料、零部件與核心産品領域形成國內頂尖、國際領先的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