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推進“三個一批”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在簡政放權上動腦筋、在提高效能上下功夫 聚焦“六位一體”,大膽探索實踐
就在前不久,《上海市當場辦結,提前服務,當年落地“三個一批”改革實施方案》正式出臺,圍繞讓企業和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和滿意感的要求,給各級政府上了一道“緊箍”。
新政推出不足一月,改革成效已經顯現。市級層面“當場辦結一批”改革已有329項事項實施當場辦結,“提前服務一批”改革已確定首批19項事項,“當年落地一批”改革已明確今年首批897個項目列入當年開工開業計劃、835個項目列入當年竣工驗收計劃,而各區目前也正梳理明確“三個一批”項目,向社會公佈。
敢於“刀刃向內”,勇於自我革命,不斷開拓創新。近年來,上海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始終聚焦管理科學化、權力標準化、營商便利化、服務智慧化、運轉高效化、成效項目化“六位一體”目標,進行著大膽實踐和探索。
管理科學化
該管的管住管好,不該管的不管不干預
政府干預太多讓企業跑冤枉路,“紅頂仲介”亂收費,讓企業負擔倍增……解決這些一直被詬病的問題,顯然無法單靠一個機關、一個行業來實現。上海態度堅決:要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推進政府“瘦身強體”,立足於把該放的徹底放開,該減的徹底減掉,該管的管住管好。
自2013年以來,上海分15批取消行政審批等事項749項、調整1105項;累計取消行政審批評估評審232項、優化簡化109項,強力推進評估評審“紅頂仲介”與政府部門脫鉤改制;取消行政事業性收費等逾200項,每年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約65億元;取消和調整各類證明145項。
從完善市場準入、推進社會共治、強化監督管理、規範監管行為和提升監管效能等入手,上海創新和重構事中事後監管工作框架,制定實施了133個市級行業、領域、市場事中事後監管工作方案和1330個區級工作方案;率先推行市場監管、城市管理等領域綜合執法體制改革,在市場監管執法及其他執法領域全面推開“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整合監管機構,下沉執法力量,提高監管效能。
權力標準化
優化提升政府管理全過程
沒有規矩,難成方圓。在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和收費的同時,上海自立規矩,先後制定出臺《上海市行政審批申請接收管理辦法》《上海市行政審批批後監督檢查管理辦法》《上海市企業投資技術改造項目行政審批管理改革方案》等十多部規範性文件,以制度化、規範化進一步鞏固改革成果,引領改革方向,保障改革落地,提升改革成效。
從市區到各街道鄉鎮,行政審批基本實現標準化管理,並探索目錄管理、業務手冊、辦事指南、網上辦事、數據共享、監督檢查“六位一體”行政權力標準化管理,力爭讓百姓一進行政服務大廳,就能對政府的辦事流程“一看就懂、一查就明”。
上海還對涉及城市建設,實施政府精細化管理,對規劃工業區塊所涉及的一個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公路、城市道路、燃氣、軌道交通、交通設施、給水、污水、雨水排水、水系、水資源論證、供電、信息通信、消防、環境衛生設施、綠化、環境保護、人防等17個專業規劃的編制情況進行全面梳理,形成了每一塊規劃工業區塊的規劃編制清單,推進實現規劃全覆蓋,以確保項目符合規劃就能落地。
營商便利化
制度創新破除“堵點”“痛點”和“盲點”
2014年,中央決定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實施“證照分離”改革試點。作為商事制度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上海從基礎性制度創新入手,下力氣消除“堵點”“痛點”和“盲點”。
重點聚焦企業反映強烈、審批頻次高的116項行政審批,從完全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制、提高透明度和可預期性、強化準入監管等改革審批方式入手,破除制約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的體制機制障礙。同時,強化監管配套,積極探索創新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有效方式和措施,切實增強監管合力,提高監管效能。因私出入境仲介機構資格認定取消後,通過推動政府管理從行業行政監管向消費者權益保障等轉變,在浦東新區進行工商登記註冊的因私出入境仲介機構,從改革前的10家增長到227家。首次進口非特殊用途化粧品備案管理自今年3月1日全面實施以來,已有293例産品取得備案憑證,大大縮短進口化粧品上市時限。首家由外商出資設立的經營性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已通過告知承諾方式獲得審批並正式開班辦學。
在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為依據編制外商投資重點行業和事項清單的基礎上,對清單以外領域的企業設立事項,從2014年起全面實行“告知承諾+格式審批”審批管理模式,推進外商投資監管由重“事前審批”向重“事中事後監管”轉變,大幅提升外商投資便利化程度,新設企業申請材料由十幾份減少到三至六份,辦理時間由20個工作日縮減至3個工作日左右。目前,“單一窗口”貨物進出口實現90%的業務覆蓋,運輸工具實現了99%的業務覆蓋,進口集裝箱貨物和空運貨物的整體通關時間較2014年分別減少25%和11%。
運轉高效化
再造政府效能建設工作框架
上海將政府效能建設融入到現有的政府管理工作中,落實到具體部門和崗位,進一步提高了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社會效果和管理效益。
探索在政府管理中引入行政協助制度,再造政府管理框架。在上海,行政機關因履行職責和行使權力需要,向無隸屬關係的行政機關提出協助請求,被請求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提供相關協助。把無隸屬關係的政府部門連成一體,實現“跨部門管理”,形成了政府整體合力,變群眾跑腿為政府跑腿,確保政府管理政令暢通、高效便民。
同時,為檢驗和考評政府工作效率,上海從去年起綜合利用政府和社會信息資源,採用效能考核和效能評價方式,對政府部門職能職責履行情況、基礎管理開展情況、行政權力行使情況、政府服務提供情況和滿意服務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及時發現和糾正制度設計、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形成發現問題、拿出對策、改進效能的工作閉環。在此基礎上,將年度效能考核結果納入黨政領導班子年度(績效)考核;將效能評價報告內容作為職能配置、機構設置、編制配備的重要依據。
服務智慧化
探索運用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手段
引入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等高新信息技術手段,通過信息收集輔助與智慧篩選、識別應答接受模糊任務並完成、替代人的自主決策和行為等,實現政府的智慧管理。
建立“用數據説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審查機制。上海於今年在全國率先形成建設項目全覆蓋管理信息系統,對134項行政審批實施網上預審當場受理或當場發證,每年通過網上預審當場受理60萬餘件、當場發證16萬餘件。
利用物聯網、射頻識別等信息技術,上海建立監管對象追溯體系,形成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信息鏈條。針對社會和企業反映強烈的行業,實施“先行攻破”,以物聯網技術為支撐,開發大型醫用設備物聯網監管平臺系統,對CT設備實施從設備購入、使用、維修保養到停用的全生命週期管理。建立統一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臺,至今年7月已有28031家企業註冊,累計上傳數據1.1億條,實現全過程、全鏈條、全覆蓋的信息追溯。運用大數據技術,建立監管制度和政策倣真模型,改進監測預測和風險預警,主動發現違法違規現象,實現有效監管。構建出口退稅“電子實時護欄”,實現退稅無紙化下的異常退稅業務實時阻斷、信息實施共享,累計推送新設疑點記錄220萬餘條,對近1億元業務予以暫緩退稅處理。
成效項目化
“三個一批”倒逼“放管服”改革
最新出臺的《上海市當場辦結,提前服務,當年落地“三個一批”改革實施方案》,先後經歷了八個月論證,聽取專家、企業、群眾等方方面面數千人的意見建議,按照讓企業和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和滿意感的要求,對各級政府上了一道“緊箍”。
推行“當場辦結一批”改革,對於群眾和企業的辦事,辦事部門能做到當場辦結的,要當場作出決定並加蓋印章,印製有效文書。無法做到當場辦結的,則做到在原規定時間內提前辦結,對照國際最高標準,大幅度縮短辦理期限。
推行“提前服務一批”改革,讓群眾和企業辦事少走彎路、回頭路、冤枉路。在群眾和企業正式提出辦事申請前,辦事部門根據辦事內容,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範、標準,提供現場勘察、現場核查、檢驗、檢疫、檢測、評審、技術審查、技術諮詢、技術指導等服務,特別是選址定點、現場建築要求、流程佈局、硬體設施等方面的服務,避免群眾和企業辦事走彎路、回頭路、冤枉路,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推行“當年落地一批”改革,實現項目當年開工開業、當年竣工驗收。在排除企業因素以及政策調整或自然條件變化等因素的情形下,辦事部門通過提高辦事效率和優化政府服務,推進已取得建設用地批准書或立項批文或建設工程報建表的未開工開業項目實現當年開工開業,推進已具備竣工驗收條件的未竣工驗收項目實現當年竣工驗收。
短評
政府職能轉變需要“刀刃向內”的勇氣
聚焦提升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感,上海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上又出新招。《上海市當場辦結,提前服務,當年落地“三個一批”改革實施方案》推出尚未滿月,效果已然顯山露水。市級層面首批項目已經明確,各區也在緊鑼密鼓地梳理各自的項目清單。
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是一場深刻的“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上海勇於開拓創新,此次“三個一批”改革舉措就是要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推行“當場辦結一批”改革,對照國際最高標準,大幅度縮短辦理期限;推行“提前服務一批”改革,讓群眾和企業辦事少走彎路、回頭路、冤枉路;推行“當年落地一批”改革,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優化政府服務。
改革只有進行時,敢於啃下政府職能轉變這塊“硬骨頭”,才能真正做到審批更簡、監管更強、服務更優。以最大限度減少審批,多措並舉加強監管,不斷創新優化服務為目標,上海力求打造便利、公平的市場環境,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