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 科創推動轉型 深度打造現代新城

2017-09-28 13:32:09|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嘉定:科創推動轉型,深度打造現代新城

  以建設現代化新型城市為目標的嘉定,科創力量推動的産業轉型始終和城市化進程同頻共振,産城融合度不斷提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

  這裡是建縣已近800年的“人文疁城”,是上世紀50年代的“上海科學衛星城”,還是一座精美成長、宜業宜居的新城……嘉定區有不少“名片”,每一張都煥發著獨特魅力。

  至關重要的一張“名片”,當屬“汽車城”。嘉定是中國汽車工業高速發展的起點,21世紀初全面啟動建設的上海國際汽車城就落戶於此。

  2007年,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到嘉定區調研時指出,要立足全局,市區聯手,依託汽車製造業,促進汽車産業向研發設計和汽車服務兩端延伸,把國際汽車城建設成國家級的汽車産業高地。

  依託科技創新動能,十年來嘉定汽車産業蓬勃發展,從簡單製造業拓展為完整的汽車高端製造及服務産業鏈,並向新能源、智慧網聯方向轉型升級。這是嘉定産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作為上海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之一,“創新基因”正不斷促進嘉定産業精準轉型,積體電路及物聯網、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智慧化、高性能醫療設備及精準醫療、智慧製造及機器人等四大新興産業集群,正逐漸成為嘉定經濟新的增長極。

  産業轉型的最終受益者,還是“人”。以建設現代化新型城市為目標的嘉定,科創力量推動的産業轉型始終和城市化進程同頻共振,産城融合度不斷提升。在此工作生活的人們,日子也越來越有滋有味、有聲有色。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

嘉定區圖書館。李華成/攝

  汽車為本

  汽車産業是嘉定工業經濟的“壓艙石”。目前,嘉定與汽車相關的年工業産值達3800多億元,佔嘉定經濟總量的四成左右,全區有整車和零部件企業300多家,汽車專業人才兩萬多名,國家級公共服務平臺6個,研發機構100多家。

  近年來,在做大做強傳統汽車製造業的基礎上,嘉定汽車産業也在轉型升級,在新能源、智慧網聯技術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嘉定汽車産業發展有了新動能。從1985年上海大眾建立時的簡單代工,到後來大量零部件配套企業的入駐,再到如今研發機構、互聯網車企、汽車博物館等落戶,嘉定的汽車産業已成新時代中國汽車發展的一個縮影。

  嘉定將打造一個面向未來的汽車社會,能夠對標國際一流的世界汽車産業中心,建設面向未來的現代化汽車城市。一系列部署正在緊鑼密鼓推進中。去年6月,由工信部批准的國內第一個國家智慧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範區封閉測試區在上海國際汽車城啟動;嘉定還規劃在外岡新能源基地建設1000畝的智慧網聯汽車主題産業園,包括智慧交通測試區、公共平臺和産業基地。

  今年5月下旬,市經信委與嘉定區政府簽訂《關於市區深化共建國家智慧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範區合作協議》,力爭到2020年在智慧網聯汽車研發設計、測試認證、車路聯網等領域承擔不少於5項國家重大專項,形成10項以上行業標準,引進100名以上高端人才,孵化30家總估值超過10億元的創新型企業。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0

速度與激情。李卓翔/攝

  創新為先

  做強以汽車産業為主體的高端製造業的同時,嘉定也提出了“産業精準轉型”的目標,立足科技創新,規劃了高性能醫療設備及精準醫療等四大新興産業集群。年輕的“聯影醫療”,正是嘉定新興産業領域的一家“明星”企業。

  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亞信上海峰會後在上海考察。總書記考察了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在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超導MR系統、超高解析度PET-CT系統、數字化DR機等大型醫療設備面前,公司負責人向總書記介紹這些産品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産權,習近平稱讚他們為國爭了光,要求有關方面做好政策引導、組織協調、行業管理等工作,加快現代醫療設備國産化步伐,使我們自己的先進産品能推得開、用得上、有效益,讓我們的民族品牌大放光彩。

  牢記總書記囑託,如今聯影正研發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分子影像設備。今年9月15日,聯影成功完成A輪融資,融資金額33.33億元,這是目前為止中國醫療設備行業最大單筆私募融資。聯影的發展離不開嘉定的各種配套支持,公司還未成立時,創業團隊就臨時進駐了嘉定工業區管委會大樓開展前期籌建工作,區裏為這支創業團隊落實了産業園區,提供人才住房優惠政策,還協調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建立了合作關係。

  創新活力,來自長遠考量。2007年以來,嘉定向科研院所新增供地1800多畝,全部以科研用地劃撥,目前已集聚“十一所三中心二基地”,全力推進重大科技創新工程建設。

  聚焦“紙變錢”,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目前,國內首條8英寸MEMS研發中試線已在嘉定正式投入運營,瑞金醫院腫瘤(質子)中心在嘉定基本建成;國家肝癌科學中心、光機所先進鐳射應用科創中心、東海站超聲技術工程中心等重大科技項目和工程在嘉定有力推進。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1

嘉定科博會。李華成/攝

  宜居為上

  産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嘉定城鄉面貌也在不斷改善。這些年,嘉定有了不少“網紅級”地標:“高大上”的保利大劇院、有“滬上最美圖書館”之譽的嘉定圖書館、煙波盪漾的遠香湖、醫療設施齊全的瑞金北院、由舊廠房改建而成的韓天衡美術館……這些公共設施的落地,讓生活在嘉定的人們也能享受到中心城區般的生活品質。為讓城市“有財氣”的同時也“有文氣”,嘉定區在“十三五”期間將新建40多個博物館,使區內博物館數量達到80個。嘉定也是上海唯一的首批38個全國健康城市試點城區。

  為給綠色生態留出更多空間,嘉定正有序實施“百個公園、千塊綠地、萬畝林地”綠化工程,到2020年將建成100個公園。前幾天,被嘉定人譽為家門口“城市綠肺”的嘉北郊野公園一期正式對外試開園,人們在公園裏可看稻浪滾滾,品綠意陣陣。

  “城市精美成長”是嘉定今後五年的發展目標之一。所謂“精美成長”,必須要有獨立的城市框架、高等級的城市功能和全面的城市發展格局,應該有高等級的、齊全的教育、文化、醫療、體育、商業等設施配套。如今,嘉定正在佈局“一核三區”,即強化嘉定新城核心區的引領作用,北部建立科技城自主創新産業化示範區,西部建立國際汽車城産城融合示範區,南部依託于虹橋商務區,建設北虹橋商務示範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