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申城遊客追著科學跑
上海自然博物館為觀眾準備了一場超乎視覺體驗的原創天文主題巡展“星空之境”。袁婧 攝
國慶中秋黃金周,上海共有44座專題性科普場館開放,對於帶娃出遊的家庭,這些增長知識的趣味科普場館是個不錯的選擇。記者發現,節假日內,人們追逐科學的興趣高漲,以滬上老牌科普場館上海科技館為例,國慶假期10月1日至7日,參觀客流達13.95萬人次,同比去年增長8.48%;電影觀眾達3.38萬人次,同比增加32.55%。
“老場館”裏看新展
這個假期,上海自然博物館B1層臨展廳,為觀眾準備了一場超乎視覺體驗的原創天文主題巡展“星空之境”。全球知名星空攝影師的110余幅攝影作品、載譽世界的超高精度星象儀、第28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中展示的蘇繡作品“蟹狀星雲”、新疆阿勒泰隕石等展品,共同打造宇宙大觀。
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展覽自9月26日開放以來,每天參觀者達2000多人次,遊客最高峰出現在10月5日,達5800多人次。與往年相似,假期中間段遊客最多,是假期頭尾參觀人數的兩倍,且以外地遊客為主。
月有陰晴圓缺,魚有“鲀鲀圓圓”。上海海洋水族館為遊客找到了和月亮特別有緣的鲀類魚。它們擅長“身體改造”,時而膨脹、時而泄氣的魚身,仿佛是在應和懸在天際的圓月與新月一般。
説到鲀類魚,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有“絕命毒師”之稱的河鲀,其實鲀類家族種類繁多、各具特色。此次場館三樓“鲀鲀圓圓”特展區集中展示了十余種鲀類魚。它們中有身懷絕技的“毒場高手”、有色彩明艷的“時尚達魚”,還有脾氣古怪的“求愛高手”。各類鲀魚歡聚一堂的盛況,在國內水族館展示中亦屬首次。
小眾場館裏有新意
國內科技館不少,但以“生態”命名的專題科技館,崇明區是第一家。走進崇明生態科技館,映入眼簾的就是弧幕投影《一沙一世界》,通過影片,觀眾可以了解崇明島是怎樣從一粒沙子發展起來的。在“世界著名生態系統”展品前,人們只要頭戴耳機,將耳機線連接到身前的地球儀上,就能“按需聆聽”全球13個著名濕地的語音介紹。“歡樂的鳥鳴”是金牌展品,只要踩中地板上的鳥類圖案,相應種類的小鳥就會“飛”出鳥屋,併發出鳴叫聲和你“打招呼”。
“彩虹魚”深海科普體驗基地今年剛入選市級科普教育基地。它依託上海海洋大學,與彩虹魚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共建,開放區域包括上海海洋大學深淵中心1號樓和彩虹魚公司7號樓,總開放面積超過4900平方米。在這裡,觀眾既能看到各類海洋裝備模型、深海生物樣本以及深海大數據中心,又能看到忙碌的科研工作者身影,而他們手頭的工作並非模擬,而是真正進行著的前沿科學研究。
你或許看過電影《查理的巧克力工廠》,在黃浦江畔,也有一座珍得巧克力劇院。這是一座由百年老紡織廠的棉花倉庫改建而來的雙層建築。在這裡,觀眾可以見證從可可原豆到成品巧克力的全製作過程。一路上經過巧克力知識走廊、巧克力噴泉、巧克力切片機等,甚至可以品嘗到100多種巧克力。而在製作巧克力的原料中,你會發現不少全新的混搭組合,比如薰衣草、茴香等奇特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