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與信仰之二:迷你打字機為李大釗傳聲

2017-10-10 09:23:45|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分享到:

  這臺打字機就靜靜地陳列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展廳的恒溫恒濕櫃裏,每當看到這臺依然閃耀著金屬光澤的打字機時,仿佛還能聽到李大釗同志當年正在敲擊鍵盤的“噠噠噠”的打字聲。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這臺打字機的迷你機身,固定在黑色皮紙包裹的木盒內,閉合狀態下,如同一隻微型手提箱,箱體長28.5釐米,寬25釐米,高12釐米,打開箱蓋就能立即進入工作模式。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吳弱男借給李大釗的打字機

  這臺打字機陳列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展廳裏,牌子叫“CORO-NA”,小巧別致、略有殘破的機身絲毫掩蓋不了它的溫婉與優雅。一個個金色的圓形打字鍵通過一根根纖細的金屬導軌與機身相連,工作的時候玲瓏的鍵盤上下舞動,宛若一架鋼琴在演奏動人的樂章。你知道嗎?這臺打字機曾被中國共産黨主要創始人之一李大釗使用過,現為國家一級文物。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李大釗的簽名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李大釗贈送給吳弱男的簽名照

  打字機的原主人是孫中山的秘書吳弱男,由她從英國購買,至今已有百餘年了。吳弱男(1886-1973),安徽省廬江縣南鄉沙湖山人,“清末四公子”之一吳保初的愛女,著名愛國人士章士釗的夫人,中國國民黨第一位女黨員。在父親的影響下,年僅14歲的吳弱男就去日本留學。到日本後,吳弱男深切體會到中國婦女社會地位之低下,遂決心追求女權,參加革命,深得孫中山的信任。

  1905年11月,孫中山組織領導的中國同盟會創辦機關刊物《民報》,吳弱男在《民報》社擔任孫中山秘書。她用這臺打字機為孫中山列印了不少英文函件。

  這臺小小的打字機不僅與孫中山領導的中國民主革命有緣,也是中國共産主義運動的先驅、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産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李大釗開展革命工作的重要見證。當然,這還得從李大釗與吳弱男、章士釗夫婦的深厚友誼説起。在日本讀書期間,李大釗經常向章士釗創辦的《甲寅》雜誌投稿,這是一份中國近代史上影響極大的政論性刊物。李大釗在《甲寅》雜誌上發表第一篇文章《風俗》時,曾以自己的字守常為名給章士釗寫了一封信。章士釗讀後,“驚其溫文醇懿,神似歐公,察其自署,則赫然李守常也。”章士釗按照信上附的地址寫信給李大釗,相約見面。這樣李大釗在日本見到了敬仰已久的章士釗。後來,兩人幾乎每個月都會見面。在長期的交往過程中,李大釗與章士釗、吳弱男夫婦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民國時期的李大釗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北京文華衚同,李大釗故居。李大釗的書房,他在這裡主持過中國共産黨的會議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北京,李大釗任北大圖書館主任時的辦公室。

  1917年,李大釗和章士釗夫婦都回到祖國,章士釗在北京大學擔任邏輯學教授,並兼任北大圖書館主任。1918年1月,在章士釗的推薦下,李大釗擔任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北大圖書館對李大釗來説,是其人生中一個十分重要的舞臺。一方面,作為圖書館的負責人,他在這裡挑起了北大圖書館現代化改革的重任,成為中國現代圖書館事業的奠基者;另一方面,作為中國早期共産主義者,他在這裡學習並傳播馬克思主義、醞釀並成立中國共産黨早期組織,成為中國共産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1918年5月,章士釗應護法軍政府總裁岑春煊之邀南下,擔任護法軍政府秘書長,後來又被任命為南方“和議”代表,出席在上海舉行的“南北議和”會議。從此,章士釗與李大釗幾乎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旅程。雖然李大釗與章士釗在政治思想等方面持論不同,但並沒因此而影響兩家人的真摯友誼。李大釗是吳弱男三個孩子的家庭教師,他的大女兒李星華則是吳弱男的義女,夫人趙紉蘭及孩子經常到吳弱男的家裏做客,相處宛如一家人。

  1925年秋天,為了便於開展革命工作,李大釗向吳弱男借用這臺打字機長達一個月之久。利用這臺打字機,李大釗親自列印了不少黨的秘密文件,並與共産國際和蘇聯駐華代表進行了密切聯繫。

  1927年4月6日,李大釗被奉系軍閥張作霖逮捕。吳弱男夫婦四處奔走,竭力營救,但軍閥政府不顧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于4月28日將李大釗殺害。李大釗的犧牲,讓吳弱男悲痛萬分。為了懷念李大釗,吳弱男一直精心保存著李大釗送給她的簽名照、書信等,當然也包括這臺李大釗借用過的打字機。1964年7月,吳弱男把這臺打字機捐獻給了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1995年11月,它被國家文物局全國一級革命文物鑒定專家組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如今,這臺打字機就靜靜地陳列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展廳的恒溫恒濕櫃裏,每當看到這臺依然閃耀著金屬光澤的打字機時,仿佛還能聽到李大釗同志當年正在敲擊鍵盤的“噠噠噠”的打字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