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實施“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

2017-10-17 09:35:47|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在黨的誕生地玩密室逃脫是怎樣的體驗?

  想要講對、講好、講全建黨的故事,做好史料挖掘、甄別、整理,還原遺跡本來面貌是關鍵。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上海,一座擁有光榮革命歷史的城市,曾留下無數革命先烈的足跡,遍佈著眾多紅色資源和革命遺跡。

  近年,為進一步深入實施“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黃浦區不斷開拓,在原有諸多市民耳熟能詳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黨史教育場所基礎上,又發掘出一批鮮活的紅色場館、舊址,設計了一系列精巧的活動和旅遊線路,編撰出一部部紅色記憶檔案書籍,繼續生動講述建黨故事,傳承共産黨人的光榮與夢想。

  遍訪歷史印跡 重視史籍編撰

  黃陂南路148號,1937年,李白受黨中央派遣來到上海,曾在這裡一間10平方米的房間內,建立了上海到延安的通訊電臺;1946年,鄧國軍、林影夫婦再次到此設立秘密電臺,聯繫延安。到了上世紀90年代,黃陂南路148號拆除,建造了今天的香港新世界大廈。

  一條黃陂南路上,像148號這樣被時光塵封、淹沒的歷史遺跡有不少:562號,中共江蘇省委新泰印刷所舊址。1940年,由中共江蘇省委創建,以承接信紙、卡片、賬冊印刷為掩護,實際上印刷黨的宣傳品、部分進步書籍,以及黨內文件;301號是有著百年曆史的原上海律師公會辦公場地,抗戰期間,會員曾組織救國會、宣傳抗日。去年3月,由黃浦區司法局籌建的上海律師公會舊址陳列館在原址上開放,是全國唯一一家專門展示早期律師行業發展史料的陳列館。

  想要講對、講好、講全建黨的故事,做好史料挖掘、甄別、整理,還原遺跡本來面貌是關鍵。當前,黃浦已啟動多項紅色書籍的編撰工作,力爭在建黨100週年前對一條條街區梳理,全面厘清區域內的紅色資源、紅色記憶。

  記者了解到,光是黃陂南路所在淮海中路街道,就已聘請專業人士對區域的人文歷史進行收集、整理,彙編成《淮海歷史文化》一書,講述一大會址周邊“紅色一公里”的故事,全面展示“黨的誕生地”的風采。

  同時啟動的還有區委黨史研究室的《紅色印記——上海市黃浦區重要革命遺址遺跡概覽》、區檔案館編撰的紅色記憶書籍《紅色遺跡,源起黃浦》,內容包含黃浦區的紅色歷史資源和人文故事。區檔案館負責人介紹,全書分為短中長期規劃,今年在對現有30個紅色紀念點相關資料進行校核的基礎上,還會進一步深度挖掘,查找紅色歷史資源新的線索。

  踏上發現之旅 穿越上海百年

  在紅色旅遊景點也能玩角色扮演、密室逃脫、城市定向?今年9月16日,以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為起點的“發現之旅——黃浦紅色史跡尋訪”城市深度遊線路首發,來自上海多個行業的市民以角色扮演、密室逃脫、城市定向等方式深度體驗有故事性、互動性的“紅色一公里”線路,深刻了解建黨故事。

  因黃浦紅色旅遊資源豐富,主辦方市旅遊局、市委黨史研究室、上海東方廣播中心、黃浦區委宣傳部等對相關街道、建築、文化、歷史均做了梳理、整合、挖掘和創新,設計研發了活潑動感的活動線路。周公館、復興公園等附近的紅色旅遊景點均被設計進了闖關環節,部分有著特別的歷史故事的老字號商店也被納入其中。

  這天一大早,“發現之旅”的11支隊伍從黨的誕生地出發了。通過手機端頁面引導活動,隊員們以“早期黨員”的身份穿越回1921年的上海,圍繞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再現扣人心弦的情節。

  手機上不斷跳出新的闖關題目,比如正在進行會議資料準備,有哪些不平等條約被提及?參加中共第一次代表大會的成員平均年齡是多少歲?……隊員們必須在展館內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闖關成功後才可以實現“密室逃脫”,繼續戶外的闖關環節。

  在隊員們近2個小時緊張的配合下,這些“早期黨員”最終實現了勝利會師。一位參與者表示:“我記住了毛澤東28歲參加一大、記住了博文女校,紅色知識貫穿遊戲全過程,在緊張、刺激的活動任務中我們體驗建黨之路的艱辛與艱險,讓我對黨的光榮歷史産生更直觀和深入的感受。”

  以紅色為核心,旅遊為載體,此次“紅色一公里”活動將紅色之旅與慢遊上海相結合,形式新穎的同時,也讓年輕人以沉浸體驗的方式,閱讀了上海這座城市的光榮與傳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