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解決小區“停車難”效果初顯

2017-10-23 11:22:18|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錯峰、共享—— 解決小區“停車難”效果初顯

  2017年市政府創建停車資源共享利用示範項目紮實推進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5

  每每深夜來臨,開著私家車在小區兜兜轉轉卻始終找不到停車位的情況讓不少市民感到苦惱而又無奈,小區車位難尋的問題早已成為了不少市民心頭難解的頑疾。

  2017年市政府積極推進創建停車資源共享利用示範項目,針對已建住宅小區、醫院、學校等重點區域的“停車難”問題,推動錯時利用周邊公共、專用等各類停車資源。令人欣喜的是,目前效果已經開始顯現。

  一處交錢,周邊都能停車

  “我們小區車子不好停,但是你可以停到外面那個停車場裏。”居住在茸南苑的鳳小姐這樣和自己的朋友説。作為松江區的老式小區,茸南苑停車難的問題困擾了鳳小姐很久,“以前沒什麼感覺,後來有車的人越來越多,我剛買了車子,還沒有固定車位,好多次晚上回來都不知道可以把車子停哪。”鳳小姐告訴記者,茸南苑小區本身停車資源就有限,且樓棟之間相隔的間距又小,“臨時在樓下停一會兒,都會妨礙到其他人通行。”更嚴重的是,由於茸南苑離方塔公園的距離並不遠,不少去方塔公園遊玩的外來車輛偶爾也會將車輛停進小區,進一步加劇了小區“停車難”的問題。

  不過,令鳳小姐感到安慰的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路口那邊的停車場也可以停了。”現在,不少茸南苑的小區居民都會選擇將車子停放在一個路口之外的方塔南路臨時停車場內。

  據了解,為了進一步緩解小區車位難尋的問題,松江區交通委正積極推進停車共享項目,從去年10月開始,方塔南路臨時停車場開始參與停車共享項目,到了今年上半年,通過物業與茸南苑、方東小區、方西小區等周邊小區聯網對接,在門口配套安裝電子道閘,因此,周邊小區的車主只要交了小區停車費,憑收據都可以直接將車停進方塔南路停車場,不再另行收費。

  除了方塔南路臨時停車場之外,記者從上海市松江區交通委處了解到,岳陽廣場停車場、飛航廣場停車場、方塔南路臨時停車場、招商市場停車場、東明國際廣場停車場、三新菜場停車場、松江商業廣場停車場7個公共停車場都加入了停車共享項目。

  一位負責招商市場停車場收費的管理人員告訴記者,自從招商市場停車場成為共享的公共停車庫後,前來辦理月票的車主數量明顯增加了,“我們這邊的收費標準是750元一輛車,可以停3個月。”

  截至10月初,松江已有參與停車資源共享工作的公共停車場(庫)7個,開放共享車位288個。目前松江區參與停車資源共享的單位以公共停車場(庫)為主,後續還將增加共享停車資源,擴大到醫院、學校、企事業單位等。

  高架橋下,騰出共享車位

  除了小區內部挖潛拓源、與周邊商場錯峰共享停車位之外,位於長寧區中山西路的碧雲公寓則利用了小區門口高架橋下的空間,騰出了10個“共享車位”。國慶當天,位於中山西路的碧雲公寓首批有8位車主開開心心用上了新的停車場,從此不再為“搶車位”“無處停車”而煩惱。

  據記者了解,碧雲公寓只有一幢高層居民住宅樓,竣工於1999年,共有100戶,稱得上是微型小區。小區內公共空間少,近年來隨著居民車輛保有量的逐年上升,居民之間常常因停車問題發生口角矛盾,甚至打過“110”。“角角落落都用上了,居民把消防通道都停上了車,我們也擔心萬一有什麼事,救護車、消防車開不進來。”物業面對僅有的空間也是無計可施,停車難成為困擾大家的共同心病。

  今年上半年,周家橋街道組織了一次“兩代表一委員”聯合接待活動,碧雲公寓所屬的中五居民區黨支部將這一小區“停車難”問題向區人大代表、上海市政養護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穎君進行了反映,建議能否通過代表協調,把門口高架橋下空間開放給居民錯時停車。作為同一系統單位,張穎君知道上海市交通委員會交通指揮中心即將遷入並接手管理該高架橋下區域,便立即與相關負責人取得了聯繫,得到了他們的大力支持。

  9月25日,周家橋街道黨建辦牽頭召開了高架停車區域錯峰使用現場溝通協調會,交通指揮中心及其所聘的新弛物業公司、碧雲公寓業委會及其所聘的芳沁物業公司和街道相關人員及社區民警參加。會上對合作共建協議和錯峰停車管理的具體細節進行了充分討論。最終,由周家橋街道和交通指揮中心作為見證方,兩家物業公司順利簽訂了高架停車區域使用協議書,約定在工作日17:00-次日8:30時段和雙休日、節假日24小時將停車區域提供給碧雲公寓居民使用,由小區物業公司負責管理。

  國慶假期前,兩家物業公司進行了正式移交。芳沁物業公司立即將該高架停車區域納入保安、保潔管理,清掃區域衛生,配備消防器材,安裝監控探頭,停車區域煥然一新。為了保障文明有序停車,小區業委會和物業公司共同牽頭,通過召開“四位一體”協調會和車主溝通會,制定、發放《停車細則》等,向車主説明情況,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確定車輛停放規則。

  在現場,高架停車區域就位於小區正門口對面,非常方便。這塊空地約能停放10輛車,雖然數量不多但對於碧雲公寓來説卻是解決了大問題。據物業排摸,小區裏能停50部車,居民車輛約有60多部,“現在有了對面的停車位,保安調度起來就靈活了。”業委會主任俞建介紹,如今在社區民警的關心和建議下小區內消防通道和地下室進口處還同步安裝了圍欄,禁止停車,居民出行更安全。他還表態,工作日白天,小區裏的車輛都開出去了,如果交通指揮中心有停車需要,小區也願意為社區單位開方便之門。

  精確調研,避免共享名不符實

  記者在實地採訪多個小區的居民後了解到,居民首先比較擔憂的是“共享停車”的停車時段相衝的問題。

  據了解,目前大型商場停車庫的晚高峰時段往往要延遲至21時,週末甚至更晚,而需要錯時停車的對象大多為朝九晚五上班時間上班固定的周邊小區業主,使用時段集中在18時左右,中間的2-3小時車子停在哪。還有一些賓館的錯峰停車是從晚上8時到早上6時,意味著業主5點多鐘就要起床挪車。

  “這樣的共享可能還名不符實。”某小區居民向記者説道。上海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周宏偉表示,停車時段相衝其實還是管理者本身對於停車的潮汐空間沒有一個精確的調查和分析,“為圖省事,一些停車場所往往採取錯峰停車時段一刀切的政策,如果認真去統計過這些停車場所的低谷和高峰,相信這些停車資源的利用率還會更高。”

  共享停車價格還存在落差

  此外,一些小區居民認為商務樓宇夜間包月的價格大多都在300元-400元以上,而車位緊張的老舊小區內的停車費用卻相對低廉,大家還是擠破頭停小區。

  對此,周宏偉向記者表示,確實存在一些共享停車資源的收費高過周邊小區,但按照市場價格標準其實並不算貴,“尤其是小區停車矛盾特別突出小區,這需要業委、居委需要通過一個合理的價格杠桿去調節。例如提高業主第二甚至第三輛車子在小區內的停車費用,讓這些業主去選擇繼續停在小區還是周邊的‘共享車位’。”

  周宏偉還指出,有些房齡比較老的小區,可能停車價格還是十幾二十年前的標準,已經和市場完全脫節,“那麼在資源緊張的情況下,相關單位可以根據小區不同的地段位置進行一個整體協調和引導,提出適當價格指導等。”

  共享停車服務提升路還遠

  之前,晨報記者在採訪一些商務樓宇時,一些在這辦公的白領對於停車的管理也存在著一些擔憂。他們擔心部分車主不按時駛離停車庫、甚至造成“僵屍車”的管理痛點。對此,周宏偉表示在管理上這並不困難,通過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就可以解決。“例如浦東的一些共享停車場所,都有道閘和車牌識別系統,對於不按時挪車的車主第一次將進行警告,第二次將罰款,多次之後道閘就直接不予開放了。”

  “要真正的盤活停車資源,還需要高品質的數據支撐和高效的平臺來提供服務。”周宏偉表示,目前上海小區的停車共享模式,往往還是一個小區遇到停車難題,就在周邊找公共資源來對接,“都只是出現一個問題堵住一個問題,並沒有一個系統解決辦法。”周宏偉建議不妨先對全市12000個小區的停車情況進行整體的摸排,找出哪些小區是矛盾突出、哪些是有空余,結合周邊的停車資源,搭建統一的共享停車平臺,讓共享模式更加靈活和資源利用也更加高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