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閱讀版“馬拉松”6小時20萬字

2017-10-30 14:06:21|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閱讀版的“馬拉松” 6小時要完成20萬字閱讀?

  新時代閱讀推廣怎麼做?開一場讀書會?搞一次作者簽售?這個週末“上圖杯2017上海閱讀馬拉松秋季賽”在上海15個場館展開,1200名參賽者6個小時內完成這本書的閱讀,展開了一場安靜的較量。

  據閱讀馬拉松組委會介紹,閱讀完成後,所有的選手都將參加閱讀效果的測試,答卷有判斷題和單選題,外加200字的讀後感,最終得到一個以時間計算的總成績,並以此排列出名次。活動旨在通過簡單有趣的方式推廣閱讀。活動在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7所上海高校和上海圖書館、浦東圖書館、閔行圖書館等8個賽場共同舉辦,共有1200人參賽,與其他場館賽區不同,主賽區上海圖書館為了推廣數字閱讀,為120名參賽者定制了Kindle版本的比賽用書。

  6小時完成20萬字閱讀

  此次比賽書目《每一種人生都值得為之夢想》,講的是美國人克裏斯·吉爾博在35歲時環遊世界,一路上遇到各種追夢者的逸聞軼事,鼓勵大家要勇於求索、勇於行動。全書20萬字,還未正式出版。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圖片説明:比賽用書

  “閱讀馬拉松比賽用書的選擇是一大難題。首先得是市面上尚未出版的,然後還得有出版社的合作,另外閱讀難度得適量,並且題材要適合所有人閱讀。”上海圖書館讀者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李穎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次選擇的《每一種人生都值得為之夢想》便是從兩家出版社的四本候選的預印本中選擇出來的。

  比賽上午10點開始,每位參賽者都十分投入,邊看書邊做一些筆記。在6個小時內保持專注,需要非常的毅力。這對每個參賽者而言,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挑戰因為困難而變得更有意義,這在本質上和跑完馬拉松是一樣。來自同濟大學的參賽者説:很難相信自己在6個小時裏完成一本書的閱讀,以前很多書都是看了幾頁就放在一邊了,這次一口氣看完一本書,感到很有成就感。

  12點剛過,沈冠君就走出了賽場,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掃描二維碼開始答題。她是“冠軍隊”的隊長,平時閱讀速度就很快,這次因為比賽,更是卯足勁快速看,並記下了所有加粗的重要字體。最後她在1200名參賽選手中獲得了第8名的成績,她告訴記者:“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比賽,整個現場大家都在埋頭看書,氣氛嚴肅又活潑。這次的書目對我而言難度不大,我讀起來很快。以後難度再加大一些,有門檻的話會更有趣。|”

  “冠軍隊”的隊員柳日説:“也可以開設外文專場,外國人來看英文書,大家一起PK,活動就更國際化了。”談到這次參賽的體驗,大家都興奮的你一言我一語,跟朋友一起組隊參加,雖説是比賽但更像集體活動。

  參賽者年齡從10歲到53歲

  據上海圖書館謝影告訴記者,此次參賽選手中最小的只有9歲,最大的有53歲,是一場跨年齡跨職業的比賽。

  這次閱讀最快的選手出現在浦東圖書館,12點最早答題時間一到,她就提交了,僅用時2小時32秒,而第二快的選手和她之間只有一秒之差,而且是一位40歲的大叔。而答題分最高的選手這次和總成績第一的選手合二為一,成為本次比賽最大贏家,她是來自同濟的研究生。

  就最終分數排位靠前的選手來看,閱讀速度職場人士稍快,答題得分學生也只是略勝一籌,總體來説,大家不相上下。

  當然,獲獎與成績只是閱讀馬拉松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喜愛閱讀的人,可以通過閱馬把閱讀這樣一件美好的事情推廣給身邊更多的朋友。

  而且此次閱讀馬拉松報名人數眾多,上圖主賽場120個名額甚至9秒鐘就被秒殺。謝影告訴記者:“閱讀馬拉松的名額特別緊張,在之前的報名階段,1200個參賽資格很快就滿員了,上一次春季賽是26秒被秒殺,今年更火爆了。”

  因此,除了線下賽場的精彩紛呈,還有線上賽同時進行,沒有搶到名額的選手們與線下的選手們一起體驗到了閱讀的樂趣,通過微信參與線上閱讀,同樣也吸引了400多人報名參加。

  “我們覺得,線上參賽可以擺脫體量的限制,吸引更多人來參賽,也更有利於全民閱讀的推廣。”工作人員表示,在明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時,會舉辦一場更大規模的線上閱讀馬拉松賽。

分享到: